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在中国的拳土化这一历史进程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客观事实,并且它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对英语本土化的进程进行概述,并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从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四方面作以探讨,就英语本土化教育作以展望。  相似文献   

2.
英语本土化问题已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对世界范围内英语的国际变体即本土化的现象进行了概述。特别对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现象从音位、词汇、句法和语篇等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并就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英语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英语在全世界的传播 ,也带来了英语本土化的问题 ,并形成带有地域特色的各种新英语。中国英语产生于英语、汉语接触的过程 ,是一种新英语 ,它不仅包含了标准英语的规范形式 ,又汲取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汉语的养分 ,成为中国、中国人的标识。未来的英语既是国际化的 ,又是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4.
兰兰 《理论界》2007,(6):165-166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中产生的。本文通过对中国英语概念、现状的研究,论证了坚持中国英语本土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论证出只有采取多渠道的发展途径才能维护和促进中国英语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言变异理论基于语言系统异质说,对英语变体的形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如果将世界英语看做是一个有序异质的系统,不同区域所使用的英语都有本土化的异质因素(共核英语除外),当这些异质因素在本土社团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开始传播时区域变体就会产生。中国英语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实例。作为一种英语变体,其语法规范以母语国家的英语语法为标准,擅长表达中国社会特有的经济、文化等概念和事物,在句式和语篇诸多层面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英语是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英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发展方向对语言学的研究和我国的英语教学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之后的使用变体.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的,它属于规范英语,是可以被英语国家的人们接受的.作为变体语言,它具有其自身的完整体系、规律性和不稳定性等特征.本文从母语思维、文化认同、语言变异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英语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7.
英语的"全球化"带来了英语的"本土化"和"当地化"。虽然"nativization"和"localization"均可译为"本土化",但"localization"是英语在全球扩张的"常态",而"nativization"则是前者的深入表现。英语在"外圈"国家的适应性变化必然会是"当地化"的。但由于英语在这些国家已经"内化"、"制度化",因而这种变化是更为彻底的"nativization"。作为"扩展圈"国家,中国英语成为"功能性"母语的政治、文化、历史基础,其"本土化"将一直是"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8.
关于经济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转型迫切需要经济社会学特有的解释力和洞察力,这是经济社会学本土化的现实支点和推力。本文对经济社会学本土化的涵义、意义、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突破口及应遵循的原则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语的国际化打破了以英格兰英语为中心的一体化的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带有地缘政治、经济和民族特色的各式英语变体。论文从英语在亚洲、非洲、澳洲、北美洲被当地化的示例阐述英语本土化的成因。正如英格兰的足球现已属于全世界,英格兰的英语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导致英语国际化的同时也使英语变体本土化,因而出现多种英语变体,于是需要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来规范英语的使用和传播。英语的共同核心是每种变体被称为“英语”的前提,无论它们本土化的程度有多深,都不能脱离这个共核,故国际标准英语只有建立在共核的基础上,才不会影响其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11.
英语本土化研究有利于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知识。建构英语本土化研究是指一种语言在某一地区被采用,而后再生的过程,部分是语言上的再生,部分是文化上的再生。在我国高校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母语语言和文化阻碍外语语言学习,使得很多师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重视目的语、轻视母语,同时重视目的语文化,轻视本土文化。因此,颠覆以往的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本土化身份,推动其重构对促进高校跨文化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丁伟 《广西社会科学》2006,(10):189-192
丁韪良立足我国国情,考虑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在京师同文馆进行了我国英语教学本土化的尝试,这不仅体现在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层面,更体现在英语教学法的层面。他把西方盛行的语法翻译法与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遵循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控制、循环原则,使英语教学呈现出分阶段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赵忠宇 《学术探索》2013,(1):140-144
由于西方科学心理学自身的狭隘性,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心理学本土化运动蓬勃兴起,菲律宾心理学为其杰出代表。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起步较晚,但依然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文献比较法,对中菲心理学在概念、理论、方法、测量和问题等方面的本土化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存在的不足及心理学本土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解释"本土化"概念入手,分析国内外学术界对在华基督教本土化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进程分为五个阶段。考察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进程,对理解明末以来天主教在华的历史状况,以及进一步探讨天主教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进程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纪德尚 《河北学刊》2005,25(6):69-74
以对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再认识作为问题商讨的逻辑起点,在既定形态意义上,不仅仅是对已有学术成果进行综述性的解释,而是基于已有的特具学术价值的思想和观点,把社会学本土化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从历史形态出发,则需要继续遵循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适时转变已有的思维定势,从新的发展观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轨迹,从中可以窥探到,它既是一个引进、吸收、消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综合、转换、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学的发展,行政学本土化问题开始进入国内学界的研究视域。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学界对于什么是行政学本土化、行政学为什么要本土化、行政学如何才能本土化却未能给予科学而清晰的回答。基于对本土化概念的阐释,行政学本土化应是中国人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特点,对中国行政场域进行研究,并进行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建构的过程;行政学需要本土化,行政学也能够实现本土化;行政学本土化是"由外而内"的本土化和"由内而外"的本土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全球化后出现的一个新课题,人力资源国际化融合是吸收全球优秀人才、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大国崛起的一条捷径;本土化配置是开发本土人力资源,注重人才的本土适应性,创造海归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机制。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国际化、本土化及其关系作一些梳理和界定,对人力资源国际化融合、本土化配置的路径选择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的本土化充实和完善了心理科学。通过考察心理学本土化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心理学的本土化采用改造运用和自主创立两种途径,通过求同、求异的两种研究定向,达到以本土问题为研究中心,培养本土的研究人员、编写本土的教科书、得出与本土相适应的研究成果——建立本土的数据库和量表、形成本土化的理论——建立本土心理学。通过构建中国人的个性量表,研究孝道、人情以及社会生活中关系等,心理学在中国开始了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本土化在文化发展中的缺失,与我们忽视历史的经验迷失本土化、理不清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失落本土化、盲目提出文化软实力建设必须"与世界接轨"虚无本土化有关.以守护家园的文化立场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本土化问题,必须弄清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传承,在全球化视域中生成本土化,扬弃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增强并培育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针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的现状,从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本土化产生的原因谈起,接着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人才、R&D、市场等方面本土化的策略,及其对我国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企业针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本土化策略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