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内心独白既是传统心理描写的方法,又得到了意识流作家的重视和发展,内心独白分为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包括联贯式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式内心独白,由于意识流作家的探索和实践,集内容和形式于一体的自由联想,成为展示心理过程,反映潜意识的独特手段,丰富了文学的心理表现。  相似文献   

2.
意识流是最先走进中国新时期文坛的西方现代派表现手法,它的主要艺术特征有心理结构、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感觉印象等要素。内心独白的价值指向是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传达人们积聚于内心又不能言表的无声语言。中国新时期作家在运用内心独白时,吸纳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各种独白技巧,同时根据中国传统的接受方式使之本土化。因此新时期小说中的内心独白是一种创造性的运用。同时,新时期作家还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将对社会、集体、个体和生命的认识逐渐融入到作品中,体现了对西方文学艺术形式借鉴和接受的自觉。"有意味的形式"可以概括内心独白作为意识流小说技巧步入中国新时期文坛的行进轨迹。  相似文献   

3.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英国20世纪意识流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之一,她摈弃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娴熟地运用间接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手法、时间蒙太奇等意识流技巧来揭示人物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对生活与现实的独特理解。其代表作《黛洛维夫人》就充分运用了意识流的技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广泛流行于欧美的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小说是主要派别之一。其现代性的形式表现与传统文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蒙太奇技巧、人物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小说表现技法的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意识流小说的现代特质。  相似文献   

5.
内心独白是演绎意识流程的一种特殊语体。乔伊斯最先发现了现代意识流内心独白语体的最初样式,并在《尤利西斯》中进行深度开发。深度发掘潜意识流程的非理性成分,将传统独白的哲理化开发成生活口语化与谜语化,将传统独白的单向思维改建为双向或多向思维定势,将类比联想开发成通感联想独白等,均是乔伊斯在《尤利西斯》中深度开发意识流内心独白语体的主要艺术手段,这标志着意识流语体技法的全方位实验和高度成熟。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弃妇》采用典型的放射性意识流结构和线形意识流结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常用手法,形象而准确地描述一位多次被遗弃,饱经沧桑、频临死亡的老妇人的生理及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的英国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创作中的现代主义特色是极为鲜明的,如人称变化、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象征手法等的运用。《帕克大妈的一生》一文中,作家娴熟运用了意识流技巧。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在运用意识流技巧方面,继承前人,又有所创新,开辟了意识流叙事的新途径,《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两部作品是其典型范本。今以叙事学原理揭示其作家多层次叙事、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创作手法,以此管窥作家在展现人物精神世界、细致刻画人物意识话动方面的独特技巧,以帮助读者理解其意识流作品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尤利西斯》中,乔伊斯运用了意识流手法,将现实主义的描写与对角色最隐秘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记录融为一体。小说的故事是在几个意义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缺乏连贯的情节;主人公的思想任意流动,读者几乎看不到人物的行为而只是在读人物的思想,窥测人物瞬息万变的内心。文章从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出发来分析作者如何采用意识流手法,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潜流,以一种彻底革新的艺术方式表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失落和价值危机。  相似文献   

10.
契诃夫在探索描述人物的心理和意识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晚年创作的一些小说已步入内心审美化阶段,开始着力于从人的灵魂世界考察外在世界的探索,将描述的焦点对准人物的主观感受,通过人物意识的流动透视其瞬间的心理状态。在发掘人物心理和意识方面,契诃夫主要采用直接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的形式。这种艺术方法与西方意识流文学已经很接近,尽管在创作目的和行文风格上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但已经初具意识流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达罗卫夫人>是伍尔夫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之作.在这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动、汇合不仅成为作品的表现主体,而且还改变了作品的结构.该作品偏重于心理时间的结构方式十分精巧,作者还成功地采用了内心独自、蒙太奇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表现人物心理.  相似文献   

12.
新西兰女作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本世纪初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大师。她的作品着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叙事结构又迥异于伍尔芙、乔伊斯的意识流小说。《金丝雀》通篇采用内心独白,但作家在意识流动中通过不断变换视角、精心营造意象、多层次进行对比呼应,使现实主义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刻画获得有机整合,因而小说在深刻表现主题的同时亦获得诗一般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浅谈乔伊斯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分析,从而说明包括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象征暗示等在内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在乔伊斯作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帕克大妈的一生》通过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两种现代创作技巧描绘了帕克大妈的悲惨命运。通过自由联想 ,帕克大妈从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 ;通过内心独白 ,帕克大妈讲述了自己的悲苦经历。这位老妇人的内心世界透视了在传统的父权社会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人的悲惨命运 ,她没有任何权利 ,没有任何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5.
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善用意识流手法,在其意识流小说代表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她娴熟地运用了多视角叙述、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间接内心独白、时间蒙太奇等多种意识流技巧,生动、逼真地揭示出了韦瑟罗尔奶奶临终前复杂的内心思想,多角度地塑造出了韦瑟罗尔奶奶立体的、丰满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示了意识流技巧在其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内心独白是最基本、使用最多、作用最大的意识流技巧。通过对乔伊斯与伍尔夫三部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中的主要内心独白使用方法的分析比较,我们了解到乔伊斯更多地采用直接的人物内心独白,语言上不拘语法、传统的限制;伍尔夫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记叙人物的感受,语言风格上较为清丽、典雅。  相似文献   

17.
乔伊斯与伍尔夫作品中内心独白使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心独白是最基本、使用最多、作用最大的意识流技巧。通过对乔伊斯与伍尔夫三部代表性的意识流作品中的主要内心独白使用方法的分析比较,我们了解到乔伊斯更多地采用直接的人物内心独白,语言上不拘语法、传统的限制;伍尔夫则采用间接的方式记叙人物的感受,语言风格上较为清丽、典雅。  相似文献   

18.
《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的意识流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特在《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一文中通过时空跳跃、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将一个临终前老人混沌模糊、飘忽不定的意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现实主义批评的基础上,从情节简单化、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等方面对塞林格的经典之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意识流手法进行分析,旨在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灵魂的真实和强大的物质压迫下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各种病态心理。  相似文献   

20.
意识流文体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真实,展示人物的主观感受、印象和各种意识流动过程,尤其注重显示人物的潜意识。意识流小说家大量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序颠倒、幻觉梦境、象征暗示等意识蔓延手法,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融合在一起,表现西方现代社会异化人性、变态心理和扭曲性格,使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创作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