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需要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而语言正是沟通不同群体间的桥梁。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言语交际行为优劣等都对语言环境有很大影响。语言文字应用的不规范现象不利于汉语语言文字的传承,还会导致不和谐因素扩展,影响到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当前在网络、广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有意、无意地出现的不规范汉字现象,要注重建设规范的语言应用环境,并应有相应的思考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等学校网络语言生活具有平台较为齐备、主体较为年轻、环境较为宽松的特点。网络语言生活对高校师生语言文字综合素质有积极与消极的影响,其积极影响是能够丰富高校师生的语言生活,增强高校师生的语言表现力;消极影响是导致部分师生运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有所弱化,运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有所退化。加强高校网络语言生活的规范与引导,一是强化运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识与措施,二是遵循语言运用的得体性原则,三是提高运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以构建和谐的校园语言生活和网络语言生活,并努力发挥高校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引领与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20年是新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的第三个黄金期.这一时期的工作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提升国家语言能力.主要工作成就可概括为8个方面: (1)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大力推广普通话; (2) 颁布《国家通用规范汉字表》, 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3) 开展语言文字国情调查, 启动语言保护工程; (4) 传承中华经典; (5) 语言扶贫; (6) 加强语言科学研究; (7) 努力做好港澳台语言工作; (8) 语言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这些工作体现了语言规划学的若干理念, 如具有语言资源意识, 尊重语言多样性; 具有语言生活意识, 形成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导的和谐多语生活, 科学处理语言关系; 具有信息化意识, 以互联网和语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主线; 用"大语言观"的视野, 全方位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等.  相似文献   

4.
伦理的内涵与和谐的构建是道德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伦理内涵的正确理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伦理是对人伦之理、关系之真、道德之善,和谐之美、规范之据、人性之本的理性认识。生活的实践、社会的和谐、利益的实现需要理论的证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和谐伦理的支持,构建和谐伦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仿古领域语言文字应用应该遵守语言法律,坚持现代规范,和谐处理应用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关系。南京大屠杀公祭鼎上的文字虽然规范,但是语言不规范;长沙太平街等历史文化古街的文字不规范,建议尽量不用古代汉字或者在古代汉字旁用现代规范汉字做辅助展示。今后,应该研究相应对策以更好地处理仿古领域语言文字规范与传统习惯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制定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国家利益的需要。目前已有的规范与标准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需求。无论是硬标准还是软标准,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缺乏科学的标准,导致我们的汉语教材和语文教材缺乏科学性。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祖国的安全,为了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要加速基础研究,要加速研究、制定有关语言文字的各项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语言生活中的引导、教育作用,当前应当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关系、语言立法与公民个体语言行为的关系、语言文字的规范与语言生活丰富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时代主题,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语言和谐为桥梁和纽带。现今新疆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生态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该文从生态观、语言观、文化观视角,阐明了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可行性;通过对宏观层面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观层面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以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剖析,阐明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而指出新时期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需要更为理性的引导,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和语言生态构建是一种互动关系.构建良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语言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人们正常的语言生活的需要.语言生态从历时上看有原始生态和人为生态之分,从共时上看有和谐型和不和谐型之分.语言的多样性、语言的功能定位和语际关系等,都是影响语言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良好的语言生态的构建创造必要的环境,良好的语言生态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支撑,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和谐的语言生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能力是编辑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业务能力,良好的语文素养是胜任编辑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营造和谐语用状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社会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与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交往实践对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和谐交往是交往实践的理想状态.实现和谐交往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合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调整好各种利益关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建设和谐文化,为实现和谐交往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的各个组织和单位的和谐。是构成社会整体和谐的基础。各级党政机关代表党委、政府行使权力,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认清各级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的神圣使命.切实加强和谐机关建设.为构建“和谐南京”当好表率,是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委、市委《意见》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语言舆情是对社会语言生活和谐程度的集中反映,也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供着力点。我国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语言文字相关的舆论热点不断涌现,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语言冲突时有显现。在此情形下,分析语言舆情对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具有实践意义。通过监测语言舆情的易发领域,制定相应标准对语言舆情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语言舆情(关键舆情、非关键舆情和虚假舆情)提出不同的应对策略。此外,还需要密切关注海外语言舆情,积极应对国际汉语传播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言生态变异和生态文明建设都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相连,人口的异动、语言与语言关系的变化、语言的功能定位发生改变以及语言使用中的各种复杂因素都会引起语言生态变异.正确地把握语言生态变异的走向,形成和谐的语言生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民族地区的和谐生活,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经济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城乡关系、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有着诸多密切的联系,主要是一种体与用的关系,只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构建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并最终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无疑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关键词,报告还特别强调“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意即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这是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能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更加繁荣,不断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基础;能促进各种体制和机制更加完善,不断健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能促进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不断改善构建和谐社会的心态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和谐,制度具有了“和谐性”特质才能科学、公正地规范、调控各种社会关系。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制度间的失衡与悖论对社会关系的有序与和谐形成了制度性障碍。基于理性价值与现代技术双重支点的制度创设与制度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本源与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生态思想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建立人与自然新型的和谐关系。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改革不合理的社会生产方式,既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