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侗族风雨桥     
在中国南方湘、桂,黔边境地区山清水秀的侗族村寨里,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造型别致、结构精巧的桥梁,这就是侗族所特有的水上建筑杰作——风雨桥。风雨桥又叫花桥、风水桥,多建在离村寨不远的通衢溪河上,一般都为杉木组合托架简梁式木桥,桥上建有长廊,桥墩上建有亭阁。它采用杠杆式结构原理,以挂枋衔掌的方法,支撑悬桥,托起阁檐。全桥常常不用一件铁器钉铆,只是在各种构件上凿孔穿眼,以榫衔接,直套斜穿,纵横交错,左右吻合。这种桥结构科学,构思独特,造型优美,建筑坚固,融美观和实用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侗族在建筑艺术方面的聪明才智。风雨桥和鼓楼一样,是侗族人民引以为豪的民族标志性建筑。  相似文献   

2.
侗族热心公益的美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毗连地带的侗族人民多依山傍水而居。为了便利农事活动和往来行旅,他们往往在寨子之间修铺一条条青石板路,修建一座座木筏桥、石板桥、石拱桥、石木结构的长廊式的风雨桥、木质结构的宫殿式或宝塔型的风雨亭。 侗乡的石板路,一般是以寨子为起点向四方延伸,伸向田垌、溪河、山林,一直伸至与邻寨交界的路口,成为联贯村村寨寨的干道。道路修铺很讲究。路面多用削平的石板铺垫;盘山而上的路段砌铺平整的层层石阶;逢溪涧必架木筏桥或石板桥、石拱桥;遇河流则建风雨桥;遇悬崖陡壁,背山临水的险道旁装制雕有花草、鸟龟之类精美图案的石条栏杆,供行人  相似文献   

3.
相思风雨桥     
在鄂西山区的万山丛中,有许多风雨桥,大的,小的,高的,矮的,长的,短的。风雨桥横卧在深沟浅涧上,人们在桥上歇息纳凉、说话谈天,甚至做点买卖,这都是很平常的事。这一次,我去宣恩县的彭家寨,虽然只是匆匆一晤,彭家寨那座小小的风雨桥竟让我不能忘却了。  相似文献   

4.
正金秋时节,桂花飘香最诱人。金灿灿的稻谷裹着侗家人辛劳的汗水铺满田垄山坳。悠悠坪坦河犹如一条银光闪闪的玉带,自南向北流入渠水。河水清清,蜿蜒如歌,沿河的17座福桥将两岸珍珠一般的侗寨一个个连起来,共同构成了"百里侗文化长廊"中美丽的风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月桥、中步头桥、中步二桥、永福桥、迥福桥、永定桥、文星桥、普济桥、迥龙桥等9座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坪坦风雨桥"。如此密集的风雨桥群让来到这里的专家及游客啧啧称奇,而这里侗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热爱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更是让人大为惊叹。  相似文献   

5.
为公桥     
编辑同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三家田公社惹坝大队土家族乡村医生李启培一家自筹资金请石匠,去年初冬在本村前面的惹坝河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这桥长九米,宽三米,高两米。还修整了桥两端的八华里道路。全家投入了几百个劳动日,花费1,200多元钱,方便了周围20多个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劳动生产、赶集买卖。大家称赞这座桥是“为公桥”、“共产主义思想桥”,称赞李启培一家的高尚道德和思想。惹坝河位于湖南省永顺县至桑植县的公路边,这里山重水曲,公路盘绕山间,人称九弯十八拐,是河两岸村寨往来的必经通  相似文献   

6.
侗乡福桥     
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南部侗族古村落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百里侗文化长廊”。这里完整保存有古朴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侗族传统建筑更是异彩纷呈。干栏式吊脚楼民居、星罗棋布的侗族鼓楼、横跨溪河的福桥,无处不证明侗族是一个擅长建筑的古老民族。福桥建筑形式与浙江廊桥近似,当地人将这样的桥梁称为“福桥”、“花桥”、“风雨桥”。侗乡福桥@吴景文  相似文献   

7.
天下第一天生桥文/冯继1988年版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桥———美国犹他州雷恩博拱桥,跨度84.73米。可宽度才6.7米,桥体最长的天然桥是同一州的兰茨开普拱桥,跨度88.7米,高于峡谷地面30.5米。然而,这两座桥的跨度、长度和高度都远远...  相似文献   

8.
知识荟萃     
我国造桥史上的杰作——双龙桥在滇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县城,有一座雄伟壮观、造型奇巧的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所谓"双龙".即此桥架于塌冲河、泸江河两条河汇合处,含有一桥镇"双龙"之意,因此而得名.双龙桥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全长155米,宽3米,全部用凿得很平整的500块石块镶砌.最先只建了三孔,后因塌冲、泸江两河连年泛滥,河床逐渐增高,使三孔小桥孤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为此,后人增建了14孔,与原来的三孔桥首尾相联,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中间一座甚为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古人云:"巍巍乎,西望一大观".远看双龙桥,它突起在建水西  相似文献   

9.
亿万年的造山运动把大巴山和武陵山的余脉凝固下来,于是便有了这一片峰峦奇秀、溪河明丽、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的土地,也便有了共和国版图上的一点——湖北省建始县。几经沧桑,几番风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建始各族人民在不懈地与大自然抗争中,逐步摆脱大山的禁锢,走上了一条告别贫困,奔向小康的道路。特别是改革,更是给建始50万各族群众在资源与市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化部最近拨出32万元,用于修复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风雨桥。湘、桂、黔交界处的一百多万侗族同胞擅长木制建筑,这里有鳞次栉比的宝塔型鼓楼,木楼村寨旁有侗族特有的建筑风雨桥。风雨桥造型精美,结构坚固,是可供  相似文献   

11.
在亚洲南部,有一块驼鸟状的桔黄色土地.它就是面积达200余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由一系列世界著名的大山及高原面和高原盆地组成.在其南缘,横亘着一座高峰迭出、气势磅礴、巍峨起伏的巨大山系,即源于印度梵文中"冰雪之地"的喜马拉雅山.地球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里就占10座.其中,海拔8848.1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雄踞群峰之首.被称为地球"第  相似文献   

12.
在湖北省利川市毛坝乡五一村的一座风雨桥的桥头碑上,刻着这样一幅颂联:“民族民委民心民情,实事实办实在实惠”,这是当地群众对市民委的最高褒奖。利川市民委的工作也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上级民委的充分肯定———连续十三年被恩施州民委评为先进单位、省民委授予了先进集...  相似文献   

13.
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建筑的缘起潘世雄在建筑形式与建筑工艺上别具一格的侗族鼓楼和风雨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颇为游人所青睐。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发展地方旅游业,近年来有关部门有意将鼓楼和风雨桥等民族建筑引进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使游人用不着长途跋...  相似文献   

14.
神奇万佛山     
正在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有一处长约40千米、宽约2千米的红色山体地带——万佛山丹霞地貌景观区。传说龙王乘坐海龟,带领众神和虾兵虾将从南海出发,一路云游,到万佛山区域时,被这里的美景所迷倒,于是都化为一座座山峰常驻于此。因此得名万佛山。  相似文献   

15.
接龙桥     
从湖北恩施南行130公里,便到了来凤土家族自治县县城。县城西南有条兰河,河上有座青石拱桥,上刻“接龙桥”三个红色大字。  相似文献   

16.
花桥竣工日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花桥普修竣工剪彩就要开始了。这时,在通往黄土乡的山路上,急匆匆奔走着看热闹的乡亲。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县政协等各界领导都赶来祝贺。花桥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乘凉歇脚的处所,是交通往来的要道,又是接待宾客的盛堂。黄土花桥位于黄土乡外河上,全长80多米,三孔四墩,桥宽五米,高30米。桥的正梁,每孔用直径1尺7寸、4丈多长的  相似文献   

17.
登上希夏邦马峰是我国继一九六○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之后的又一个喜讯,是我国登山史上新的光辉一页.我们在此谨向英雄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慰问.希夏邦马峰拔海八○一二米,是世界上十四座拔海八千米以上的高峰中最后一座尚未被人征服的处女峰.它座落在我国西藏聂拉木县境内,在地图上曾写作高僧赞峰,居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西北部,东北部有它的姊妹峰漠拉门勤峰,北面屹立着它的卫峰北峰."希夏邦马峰"是当地藏族人民对这座高峰的称呼,意思就  相似文献   

18.
塔什库尔干     
在地势高耸、山峰绵亘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有一座别具特色的山城,这就是塔什库尔干。它,座落在东西两列山脉当中台地上,北依海拔771,9米的公格尔久别峰和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南临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塔什库尔干,维吾尔语是石头围墙的意思,因县城高坡上有一座用土石垒筑的  相似文献   

19.
虎台寻踪     
西宁城西杨家寨南边有一座高约30米、底周长约100米的四方锥截体土堆,名虎台。它在千年风雨中昂首挺立,好象诉述着一段苍凉悲壮的史话。 虎台为南凉王国所筑,以秃发傉檀之子虎台命名。公元407年,傉檀征集(?)夏兵马5万余人伐北凉,筑此高台阅兵誓师,也称将台。然而这一仗战于均石,南凉败绩了。以后屡败于强邻,终致亡国。这须从406年说起。  相似文献   

20.
11月7日,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城,彩旗飘飘,鼓锣喧天,上万余名侗苗同胞身着节日礼服,欢歌载舞,与前往该县的中央、省、市代表们汇聚于此,热烈庆祝复修天下第一风雨桥──长江龙津风雨桥的竣工落成庆典。龙津风雨桥横跨于湘江支流舞水,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公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