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气候资源的典型性、生物资源的独有性、草地资源的特异性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是西部地区农业地域资源的显著特点。然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市场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生态环境普遍脆弱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市场机制不很完善限制了地域资源优势开发和利用。据此 ,树立经济全球一体化意识 ,积极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建立民族医药产业、草原畜牧产业、观光旅游产业是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我国面对全球化战略发展所采用的重要策略,为民族边贸口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口岸经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保障,由于民族八省区的口岸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差异较大,文章根据口岸体系特征、口岸经济发展模式将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发展划分为四类区域,尝试从"一带一路"建设对不同类型区域的口岸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进行探讨,并对民族地区口岸经济发展潜力和前景进行了预判,指出民族地区内陆沿边口岸经济受到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建设以中心城市作为心的城市圈(群),在城市圈(群)内部发展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趋势。本文认为,以建设武汉城市圈为契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于提高武汉和湖北区域竞争力,实现湖北中部崛起的战略构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产业作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超越区域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实践中,其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却不可避免地发生异化、变形,丧失其原有的审美魅力与文化价值.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处理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互为依托的关系,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具有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优势和系统合力,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地区都将发展产业集群提升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高度。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已引起各方的强烈关注,也向国家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在长吉图一体化产业集群的培育、建立和发展中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建立生态产业集群,对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从特色经济的价值特征和产业价值链的价值特征进行分析,能够揭示出构成产业价值链的价值活动与特色经济价值实现之间所存在着密切的内在经济关系,由此成为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又一理论指导.因此,在关于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的探讨中,以民族地区所拥有的某种核心价值(如核心技术、工艺或独特文化等)为基础,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模式,使民族地区各具的价值、相互关联的资源和产业实现优化整合,以推进民族地区潜在资源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的转化,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有竞争力的、持续的价值增值过程,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的整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为例,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分析了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背景和依据;论证了建立统一市场,促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实现共同发展的合作目标;最后,从体制、基础设施和产业分工方面,分析了区域经济合作的障碍和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安徽省推出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省内经济水平得到迅速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较大.基于2006—2018年安徽省制造业面板数据,将安徽省分为皖南、皖中、皖北三个部分,分析安徽省以及皖南、皖中、皖北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情况,从产业集聚的角度探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结果表明:(1)安徽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明显,其中皖中地区制造业水平在三大地区中领先.(2)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符合倒U型理论,其中皖中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最大.(3)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有着明显的正向作用,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9.
岛陆一体化是沿海国家和地区统筹岛陆关系的一种战略思维,同时也是依靠岛陆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岛陆一体化的重点是岛陆经济一体化,其基础是产业的互补性,发展的方向是产业联动、区域协调;岛陆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是以区域政策为杠杆,通过技术、资源、区位的配置与规划,实现岛陆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环太湖地区处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对长三角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太湖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推进区域整合,加快环太湖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助上海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并与经济全球化无缝对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保持地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形成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1.
湘西凤凰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发展创意产业已成为经济落后地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摆脱贫困增强软实力的有效战略。对位于湘鄂渝黔边区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湘西来说,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也是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湖南湘西凤凰县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模式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以区域民营经济发达著称的中国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表现出较好的互动。改革开放以来,萧山先是实施“强县战略”,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工业集聚和推进城市化,以求在地区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和更好地参与世界经济循环。而后主动实施都市化战略,则是为了拓宽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和视野,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规模和区域经济的集聚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后形成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严重阻碍中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实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问题,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依靠财政与金融的转移支付的规范化,依靠制度创新和特殊优惠政策的实施,按经济原则进行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重新组合,在民族地区逐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增长中心,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优化我国民族地区的空间结构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必要手段.本文依据空间优化的核心原理,提出民族地区空间优化的思路是: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挥龙头作用;以路和边"轴线",打造区域发展的骨架;优先发展城市聚集区,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推进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战略相结合,大型工程建设与空间调整相结合两方面入手,优化地区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5.
提出构建"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经济带,即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支点,以陆桥通道等交通线为轴,连接关中—天水地区、兰州—西宁地区、天山北坡地区、宁夏沿黄经济区四大重点经济区,以区域联动与合作发展为核心,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最终目标。通过构建"西兰乌"经济带,提高西北地区要素空间配置效率,形成西北地区联动发展局面,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继而从实现市场一体化、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机制出发,探讨了构建"西兰乌"经济带的路径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其建设目标是通过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必须识别其重点建设任务,并构建有效的支持体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目标下,把中心城市建设、产业分工合作、贸易投资便利化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点任务,并从设施互联互通、发展战略统筹、合作机制构建、风险辨识与防范等四个方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现代化的呼唤也越来越紧迫.纵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民族地区落后现状令人担忧,工业产业不足状况亟待改变.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优先扶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格外重要,因此,必须加快提升民族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奠定民族地区现代化的牢固基石;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人文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必须加强民族地区人的现代化建设,推动民族文化、区域文化、高原文化和草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着眼于中国未来的战略构想,打造坚实稳固的现代化大后方,进一步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拉动作用,制定优抚政策,吸引投资开发,加强社会组织与管理,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民族报》2015年5月15日以《立足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为题,选载点评了《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经济学研究"栏目刊载的《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作者李忠斌、李军)一文。该文认为,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长江流域的交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为地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在这一宏覌战略背景下,沿长江流域少数民族该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浞进自身经济跨越式发展,已成力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论文借助于因子分析法,选取了长江经济带中的西部五省(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的13个少数民  相似文献   

19.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部分源自于"中部塌陷"的严峻现实,从经济总量、居民收入及发展速度来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势已不客乐观.中部塌陷的历史成因分析表明我国非均衡发展战略所造成的区域经济差异落差必须由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来弥补.而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棋子,是社会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中部崛起有待研究的主要课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部崛起的战略规划研究;科技创新与中部崛起;中部崛起的产业发展策略;中部崛起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部崛起的宏观政策研究;中部崛起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长株潭地区的最大优势是人才优势,要实现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良性发展,必须对其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协调、优化与控制.分析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从人才学的视角提出促进长株潭区域经济开发一体化格局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