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今,中国在东亚的地位虽不是一成不变,但处于核心位置的时间还是相当之久.《东亚秩序变迁中的中国角色转换》一书就从中国古代开始追溯,梳理中国在东亚秩序中的地位变迁,并对当前中国在东亚秩序中如何自处进行分析.本文将就此书内容略谈感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回族的社会地位始终与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经济生活的变迁为载体充分展现出来。唐宋时期,以外向型经济为特点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回族先民在中国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元代回回人经济的多元化和特殊重要性,使其社会地位得以空前提高,并促进了回族共同体的逐步形成。到了明清以后,随着回族经济的变迁和衰退,造成回族社会地位的不断下降和民族危机感的日益增长。历史证明,回族商业经济始终伴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迁,并同回族的荣辱成败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3.
《回族研究》2015,(1):9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华著《回族民俗文化变迁与社会性别研究》一书,于2014年8月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分十章,第一章集中论述回族民俗文化在回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至第九章全面介绍和论述了回族的民俗文化及其变迁,这些民俗文化包括生产、饮食与禁忌民俗,婚姻、家庭和生育民俗,服饰民俗,经商习俗及商贸民俗,人生礼俗民俗和行为礼俗民俗,民居民俗、清真寺建筑民俗和审美民俗,宗教信  相似文献   

4.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特级教授、法国科学研究中心东亚语言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徐丹的《唐汪话研究》一书,作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中的一部著作,于2014年7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此前,她曾三次赴唐汪作过调查,并于2011年、2013年先后在《中国语文》《方言》上发表了《唐汪话的格标记》《甘肃唐汪话的语序》两篇论文,  相似文献   

5.
笔者以宁夏南部山区H村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在收集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H村哲玛提时空变迁做一简单概述,并对其原因做一思考.笔者认为哲玛提变迁作为时代的产物,对回族村落的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基于深隐于回族哲玛提中的乌玛理念的维系,回族村落秩序在分坊建寺中也始终保留着一份永恒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应瑞典隆德大学东亚及东南亚研究中心和史雯教授(Marina Svensson)的邀请,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在3月11日到14日访问该校,13日下午连续做了两场演讲,受到与会者欢迎并展开热烈谈论。第一场演讲,庄孔韶教授介绍了中国人类学的汉人社会研究,早期研究的平衡论及其代表人物林耀华的著名英文作品《金翼》,以及他本人的后续回访研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非常珍贵的是,庄教授在25年前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2010,(12):50-51
满族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在其两百多年的统治过程中,满族在自身的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也经历了巨大变迁,这一点在满族服饰的变迁过程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尤其是清代满族女子的代表服装——旗袍,它由适应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设计,逐步发展变化,成为中华民族服饰的典型代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8.
卡伦在清代边防中占有重要地位,见证了中国边界的变迁和中国屈辱百年的历史进程。在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增进各民族的交往、沟通边地与内地的联系等方面,卡伦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荷兰籍国际法学者米凯尔·范瓦尔特·范普拉赫,写了一本关于西藏历史及其法律地位的书——《西藏的地位》(1987年美国卡罗拉多州西方评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和西方肆意诬蔑中国,标榜研究所谓的“西藏的地位”,顽固坚持“西藏是个独立国家”的反华书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但是,《西藏的地位》一书在西方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作者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国际法学者,为所谓的“西藏自古独立论”寻找了法理依据,给“西藏独立论”旧货包换了一个新包装,招摇过市,而且因为作者是政治流  相似文献   

10.
大金统一思想研究董克昌,董宇军大金政权灭辽、平北宋、征南宋,夺得半壁江山,与西夏、南来形成鼎足之势,在东亚一度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谓成就辉煌。那么,是什么思想指导其行动,成为一个王朝呢?有必要研究金统治集团的统一思想,揭示金廷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和评述了社会人类学家雷蒙德·弗斯及其著作《人文类型》,指出了他在社会人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文类型》一书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并对弗斯未能纠正发展其主张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12.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除了涂尔干意义上的劳动分工以外,现代社会的个体是如何让渡自己的利益而达成群体的利益,并维持了社会的秩序呢?通过对"公地悲剧"、"囚徒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以及"自主治理模式"的回顾发现,上述解决之道都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社会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然而道格拉斯《制度如何思考》一书却从制度的何以生成与如何运作两个方面,同时回答了社会起源与秩序维持的两个问题。作者想要强调的是,所有的研究都要回到社会学的经典研究问题中,因为无论是社会学理论还是社会现实,都是沿着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中轴来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是青海女性社会地位发生变迁的时期,本文从女性形体观的转变、女性教育等方面,论述了近代青海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汉末以来的频繁战乱,让人们对董仲舒时期建立起的儒学秩序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旧的秩序崩溃、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时,追求绝对自由的魏晋风度应运而生。然而魏晋风度虽然在当时被传为美谈,却在后世多遭责难,直到近代起才被重新拾起赞扬。人们对魏晋风度接受度的变迁,从一个方面也体现出了社会主流思想一千多年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龙伟 《民族学刊》2015,6(2):65-68,118-121
汪洪亮《民国时期的边政与边政学》一书将边政学还原于近代民族危机、国家重建的历史背景之下,将边政学的兴起置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从传统向现代的学术转型这一学术语境中加以考察,首次相对完整地重建了近代中国边政学产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事实,概述了民国边政学的学术面貌与特征,构建了民国边政学的发展谱系。这不仅有助于从历史的脉络、学术史的层面重新认识中国近代边疆史地研究,而且在边疆政治地位再度升温的当下,亦不无深刻之意义。当然,是书较着力于"边政学"的"今生",尤其是边政学与时局的关联,而对其"前世"着墨较少,从而未能很好地回答边政学究竟是清季以来的边疆史地研究的现代转换多一点,还是西学中直接移植并运用于中国本土的再造多一些。此外,"边政学"的学科独立性也是值得再深入考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古罗马后期,妇女虽然可以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她们的主要活动空间还是家庭。随着妇女地位的提高,她们的家庭责任感更加强烈,并努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甚至追求更大的权力。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壮族民间文化变迁经历了高度政治化、国家引导下的恢复发展和国家、市场、社会三者博弈中变迁三个阶段.国家、壮族民间社会和市场三者间的互动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壮族民间文化的变迁过程,三者的互动关系不同,壮族民间文化的实践方式和存在状态亦不同.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壮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在国家和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同时,回归壮族民间社会在壮族民间文化中的基础和载体地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产权不是一种纯粹法律的或经济的抽象,而是充斥着历史、社会因素的现实存在物.国家在产权体系中有中心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不同的阶段.私营企业H厂在社会主义改造这一产权变化过程中,国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产权制度变迁背后的动力是国家的权力.这样的一种变迁实际上可视为产权制度的一种政治重构.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刘姥姥王征(满族)《红楼梦》叙述了贾府的衰败和没落,同时深刻地揭露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虚伪、丑恶、残酷和腐朽。在书中众多地位不同的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貌似疯疯颠颠的刘姥姥。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户刘姥姥家,怎么与地位显赫的贾家攀上了亲呢?原...  相似文献   

20.
对《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一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