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2、2007年福建省国民经济核算投入产出表为数据基础,利用投入产出方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度的动态演变趋势,明确了后金融危机时期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是:主导产业将在资金与技术密集型的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等行业中产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已具备一定基础.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消费、就业、贸易摩擦等因素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福建省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产业结构既要顺应福建省经济发展规律,又要带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基于相关经济数据的福建省产业结构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的福建省产业结构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长度不同、经济发展特征也不一样。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及竞争力分析的偏离-份额分析表明,在2001-2010年间,福建省产业结构对本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第一、三产业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竞争力较弱。为了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福建省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SSM的环渤海经济区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区的33个制造行业为分析对象的基础上选取了10个主要行业,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2001-2008年区域内各省的制造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旨在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分析表明,北京和天津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河北、辽宁和山东需发挥后发优势。此外,可通过区域协作进一步提高环渤海经济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张盛文 《理论界》2007,(11):55-56
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动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这就要求人才的供给结构要做相应的调整。人才供给就要从战略上进行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广东东部、浙江南部和江西的上饶、鹰潭、抚州、赣州.海峡西岸是与东岸(台湾)相比较而言的.福建与台湾处于产业升级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在为将来与台湾共同构建"海峡经济区"奠定基础.闽赣两省历史上就有密切的经济往来.江西是福建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地.江西可以搭乘海峡西岸的班车与台湾对接,扩大对台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闽赣两省在经济建设中各有优势,互补性强,闽赣经济技术合作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角度出发,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定位,提出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泛海峡西岸经济区到环海峡经济区的梯度推进构想,同时要加大厦门湾经济区建设力度,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龙头。  相似文献   

7.
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节点,具有多重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定的挑战。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选择扩量提质、龙头带动、重点突破、科技创新、外向发展、节能环保等发展路径,实施突出规划引领、重点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条件、加强创新驱动、深化产业合作、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论海峡西岸经济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晓荣 《东南学术》2007,(5):196-200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的福建省势必肩负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输送人才的福建省高等教育而言,既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目前,福建省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对福建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办学水平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区生产力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应符合科学的发展观,引导区域产业合理分工,促进沿海经济密集区、内地经济发展区、周边经济协作区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以城市化为依托,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促进产业聚集,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支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在2006年初提到核心位置的区域性经济环境。该文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企业信用状况的分析,探讨了企业和社会的信用度与品牌价值的相关性,提出海西区域内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途径以及品牌创建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VAR模型,从技术选择指数和产业结构效益系数的演变趋势分析入手,分析了青海省技术选择指数和产业结构效益系数三十年来的交互演变关系,认为技术选择是青海省产业结构升级演变的内生变量。进而得出结论:青海省技术选择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带动、渗透和填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创造了重要机遇。本文围绕如何学习贯彻好《意见》精神,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极 目前,海峡西岸经济区效益凸显,根据<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今后的10-15年内将逐步建成为两岸三地经贸合作与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基地,区域创新网络将促进这一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功能定位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势头,福建究竟要怎么发展?在全国出现已成形的经济区(如长三角经济区)快速发展、未成形的经济区(如泛珠三角)加快构建、国家重点考虑跨省区区域规划的形势下,福建必须作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抉择。本文着重研究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范围、经济区形成的必然性、经济区的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并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分析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的进展与成效,重点剖析了结构升级转型中面临的偏差与问题。其中,结构偏差、区域差距与投资冲动是广东产业结构优化的最为关键的难题。文章认为,广东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一个基本的战略选择是,必须将广东的工业化进程由以工业资本的形成、产业规模的扩张和大量人口的非农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级阶段,推进到以产业技术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人口素质的改善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方向演变。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球外包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逐步改善,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但其结构不合理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营造更有竞争力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台商对福建投资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自新 《东南学术》2005,(4):148-152
加大台商在闽投资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一环.福建在吸引台商投资面临着挑战大于机遇,尤其受到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吸引台资的影响,为此,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的新趋势,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为战略目标,抓住机遇,深化招商,全面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拓展台商对闽投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云鹏 《河北学刊》2003,23(5):60-63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强 ,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必须遵循新的经济运行规律 ,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本文依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理论 ,引入经济全球化这一变数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两个主要方面来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差距 ,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体、动因和外部环境力量进行了初步研究 ,探讨了作为后发国家如何结合其独特的资源要素特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准确理解"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科学内涵,是正确处理建设"平安福建"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关系的重要前提.在两者关系上,一方面,建设"平安福建"既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又将有力推动"平安福建"建设上新台阶、上新水平.必须着力构建"平安支撑体系"、处理好三大关系,同时,必须打破旧有工作格局,创新平安思路.  相似文献   

20.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产业升级是当前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产业优化为着力点推进转型升级,始终注重存量优化和增量扩张相结合,提升产业层次.我们从产业升级效应的三个影响因子,即产品结构升级、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出发,分析了福建省产业升级的效应,构建了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测评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结论是:在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的三个影响因素中,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技术结构升级次之,而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是产业升级效应得以发挥的重要缘由,在技术结构升级方面,技术开发是技术结构升级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