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前田园诗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诗经》时代,两汉时期,魏晋时期和南北朝时期.虽然唐前田园诗的创作还未形成气候,但已在题材内容、主题内涵方面确立了基本的表现范围;在创作方法、艺术表现上,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唐代田园诗的繁荣、发展作了充分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继承了前人的田园诗风格,还融入了释道观,他以一个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把绘画构图中的色彩、动静等引入诗中,形成了其特有的“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丰富了中国的山水田园诗类型。其山水田园诗给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田园诗在唐代的崛起与繁荣,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促成的:其一,唐代隐逸之风的盛行;其二,唐代经济的繁荣与园林别业的广为修建;其三,唐代的政治状况与唐代文人对政治的疏离、对田园的态度;其四,文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王、孟及盛唐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真朴之美徐维熹盛唐山水田园诗是唐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在被誉为“诗必盛唐”的黄金时代里,此派诗人以其创作赢得了后世的不朽赞誉。因此,研究考察这派诗歌的美学价值,对干认识唐代诗歌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无疑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田园诗的概念,对中国田园诗的内容特色、发展概况、风格流派作了考察和分析,并把田园诗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其中三个是高峰期);指出历史上田园诗创作每一高峰期的出现,总是与农民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社会上“人权”观念的进步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田园诗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杨万里和范成大的田园诗是这一时期较有代表性的田园诗,通过二者的比较,可以见出田园诗的新变,即充满浓厚的泥土气息突破了前代田园诗狭窄的题材;能够深入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从多个视角来观察田园生活,打破了它的局限性,使得田园诗有了更广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王绩是初唐著名诗人,他独拔于流俗之中,大胆对诗歌创作进行革新,融合了山水与田园诗,推动了诗歌律化,对唐代诗歌兴盛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盛唐的诗坛上,群星灿烂,很多有名的诗人和各种各样的流派都出现了。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 盛唐时期的山水田园诗派就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先简单讲讲盛唐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不始于唐代,六朝时就有了,还是比较成熟的山水田园诗。但六朝时的山水田园诗是公开的,以陶渊明为代表是写田园风光的;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是写山水的。二谢的山水诗,按前人的评价是“有句无篇”,只有些好句子,没有整个篇章好的。而  相似文献   

9.
李白、杜甫、白居易堪称唐诗三杰,但就山水田园诗而论,则又不是最优秀的。这方面首推王维、孟浩然。李白虽亦擅长山水田园诗,但其诗傲气太盛,潇洒之风太浓,那天马行空的气势似乎蹈碎了山水田园那幽静之气,所以李白不能算上乘。而杜甫、自居易诗中的忧国忧民,诗之功利风气太浓,又似乎污染了山水田园诗之纯净,只有王维、孟浩然二人的诗作,无论从价值上,还是从意境上,都堪称唐代、甚至整个中国诗歌历史上的山水田园诗之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从时代、诗人、诗风等视角对魏晋“田园诗”和盛唐“边塞诗”进行了比较,认为田园诗是魏晋“乱离之世”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儒士无奈的悄声低吟,边塞诗是唐代“开元盛世”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战士”高亢的战歌;前者是苟身全性的消极逃遁而后者是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取,是盛唐精神的典型体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相似文献   

11.
宋代田园诗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高峰.宋代具有田园诗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宋代田园诗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宋代乡村的真实风貌,在艺术上多有创新与开拓,创造出了很多内容与艺术完美统一的佳作,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唐代道教对唐代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道教发展到唐代,由于老庄思想的介入而发生了显著变化──道家哲学成为道教思想支柱;轻方仙道术,重心性双修;道教全民化。唐代道教渗透于唐代文化各方面。本文拟从唐人的文化心理意识、审美情趣和唐代的文学、艺术、民俗、科技诸方面探讨唐代道教对唐代文化的影响及唐文化的道教特征,说明唐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唐诗的禅趣     
唐代是众体兼备的诗的王国,不论是古体、律诗、绝句;不论是史诗、叙事诗、抒情诗;也不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的,都留下不朽的诗篇。以山水田园诗为主的禅趣诗虽不在唐诗中占主导地位,但它以精深的哲理和淡泊洒脱的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悠远、恬淡、清新的感受,并给以后的诗和诗学留下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意象空灵,境界清幽,深含禅意,呈现出一种闲淡冷寂、悠然自在的情趣,语言素雅清淡,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了诗人非凡的才情和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意蕴无穷,具有永恒的魅力,在唐代诗坛独尊一宗。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独特的意境美。本文通过审美透视,指出其意境的三个特点:冲淡幽美的画境、物我一体的化境、生命历程的悟境,并结合具体作品及王维的人生际遇加以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澳大利亚田园诗的发展与变迁,同时也简要地分析了澳大利亚田园诗的写作风格及审美特征。朴素,纯真和恬淡超然是澳大利亚田园诗的独特气质。面对朦胧而苍茫的自然景象,澳大利亚田园诗人表达了一种疏远、孤立的心境以及对人生易老的感叹,同时也创造了对澳大利亚大地的美好希望。澳大利亚田园诗寓哲理于自然,并因此而表现出它最具魅力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五言律诗是唐代诗坛上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山村初秋雨后的晚景。诗章清新自然而饶有韵致。  相似文献   

18.
王绩与山水田园诗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派与陶渊明的田园诗有着割不断的精神联络,它是在陶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初唐诗人王绩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题材视点上,王绩第一次把田园诗与山水诗结合起来写,表现了田园中的林泉之致。在对待人生行藏的态度上,王绩是从陶渊明固志守穷到王维身心相离的中间环节。在诗歌的表现手法上,王绩也开始注意创造物我相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官学教育体系主要是为科举考试培养和输送生员,童蒙教育则处于缺失状态,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唐代私学补充了儿童教育的不足。童子科的设置为童子入仕开辟了捷径。助涨了士大夫对童蒙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唐代童蒙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唐前期,在官学教育的考核标准基本上跟科举考试相一致的情况下,童蒙教育势必要顺应科举考试的要求,为科举服务;随着中晚唐五代科举考试标准的不断调整,童蒙教育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童蒙教育的发展,蒙书的编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体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阿贸易发展史上,唐代是一个关键时期。在唐代之前,中阿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路进行,从唐代中后期开始,海上丝路快速发展并取代陆上丝路成为中阿贸易的主要通道。这一变化是由航海技术的进步、海路商道成型、商业交往增多、陆路交通受阻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