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诚信友爱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但在法治社会里,它同时又是法律问题。诚信的确立有赖于诚信制度的建立和法律的保障;社会成员相互友爱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保障的普遍化和相关道德要求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社会的诚信问题与诚信法律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某种意义上说,“失信”是任何商品经济社会都存在着的一种客观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社会,诚信问题仍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分析了诚信缺乏的主要原因,诚信与法治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法律信用规范和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诚信法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是权利与权力缺乏正当性之程序安排所导致。国有股权主体不适格是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故此,我们必须进行权利与权力的结构性改革;否则,诚信法治就不存在应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治: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历史经验证明,和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和谐社会蕴含法治价值,二者在本质上契合,因此,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5.
“徒法不足以自行”,从根本上突破诚信建设困境,必须确保法的实施,以法治化方式提升法律治理效果.诚信建设法治化实现法治的诚信与诚信的法治的统一,是解决道德治理难题、建设法律信任体系的需要.完善诚信的法律制度、建立诚信的执法保障、培育诚信的法治精神是诚信建设法治化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老赖现象"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常见现象,也是法律无法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老赖现象"的普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的利益,是对法律以及道德底线的一种挑战。通过分析发现,"老赖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社会诚信价值观的缺失;二是人们法治思维的欠缺;三是契约精神的匮乏。在社会主义法治下,要有效解决"老赖现象",必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诚信价值观;培养人们的法治思维,强化法治观念;弘扬契约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法治具有同质性,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社会必定是法治社会。历史经验证明,和谐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调节中实现的,而实现手段之一就是法治。因此,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法治本身就是一个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它可以为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塑造诚信友爱的社会精神创造一种基本的制度环境。和谐社会蕴合法治价值,二者在本质上契合,因此,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司法诚信建设,不仅是社会科学领域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已成为当今的一个时代主题。司法诚信是维护社会诚信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引领社会诚信的最佳示范,司法诚信建设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最有力突破口。加强司法诚信建设,要以法官诚信司法为前提,以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诚信诉讼为核心,以执行诚信建设为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政府诚信是政府职能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内在要求,其本身是一个应然命题。然而,在现实中,政府失信问题日益凸显,不仅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外部形象,而且侵害到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甚至造成政府与公众关系紧张。故化解政府失信危机,打造诚信政府,是行政法学领域应该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的道德信条,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阵地的高等学校,诚信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大学生诚信缺失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从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入手,例举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并且提出强化诚信法治效应、坚持诚信认知和诚信行为的结合、开展诚信教育、建立信用指标体系、增大失信成本、营造诚信氛围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我校900名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仍然存在着"对权力心存畏惧与无奈、对平等理解不深入、权利意识淡薄、诚信行为选择从众性明显"等不足,同时体现出"法制观念与学生年级高低呈反比关系"和"文科生法制观念强于理工科学生"两个显著特点。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一是要着力发挥校园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二是要大力优化社会法治环境,三是要充分发挥家庭法制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正义是毛泽东法律观的价值基石,它提供了我们窥视毛泽东法观念的一个重要视角,亦有助于我们弄清社会主义法律秩序危机的症结所在。人民正义作为法律价值的标准有着先天的局限,只有用法律本身的价值来规约人民正义的价值诉求才可能有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The rise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China's legal practice will bring many challenges to legal professionals. Low-end legal profession will be replaced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ll bring some difficulties to judicial work and legal research. Legal professionals must master various legal methods, learn to use common sense and reason in legal work, and master certain basic knowl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legal profession in the era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herefore, the law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be reformed and adjusted in order to cultivate legal talents adapted to the era of leg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irstly, the education of legal method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rom the aspects of curriculum, textbooks and teaching methods; secondly, the education of common sense and reas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legal education; finally, the education of basic knowl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should be added to the legal education to train compound legal talents.  相似文献   

14.
论违反行政程序的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违反法定行政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一律得撤销?这在学界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对违反法定程序里的“法定程序”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并根据行政程序的立法目的,区分广义法定行政程序与狭义法定行政程序之不同。凡是违反狭义法定行政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一律得撤销。  相似文献   

15.
契约正义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契约正义、契约自由、契约自由的限制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 ,论证了契约正义是契约自由的核心 ,人们崇尚契约自由是为了契约正义 ,人们限制契约自由 ,也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契约正义。结合我国立法关于契约自由及其限制的规定 ,本文得出结论 :我国新合同法将契约自由确定为法律原则并大力倡导 ,其根本原因也是为了确保契约正义在我国的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16.
理工科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呈现出矛盾冲突的态势,这同其对法律的认知有关,也反映了这个群体一定的特殊性。这种冲突除了植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之外,还与理工科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心理基础密切相关。理工科大学生应当树立起理性化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7.
行政执法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执法存在行政立法不统一,法律疏漏,执法追求经济收入,缺乏透明度,部分机关缺乏必要编制和经费,领导人员法治观念差等问题。推进依法行政,应当采取完善立法制度,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建立行政公开制度,保证必要的编制和经费,强化领导人员法治观念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法学研究的转向,法律方法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对法律方法的内涵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法律方法一词主要在三种意义上被使用,即社会学意义上的法律方法、法制意义上的法律方法以及司法意义上的法律方法。我们认为,应该直接用司法方法来指称司法意义上的法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凯尔森在区隔于传统解释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种规范法学意义上的法律解释理论。经由详细地检视,可以发现凯尔森法律解释理论所面临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法律规范的开放意义框架需要一种根本的立场转换,即从作为解释对象转向于作为一种解释图式;另一方面,法律认知和法律意志的二分使得一种纯粹的法律解释理论在调和意志因素的作用时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法治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治意识、法治知识、法治制度,是群体性事件法治成因的三个重要方面。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与思考,有助于群体行为秩序化观念的培养和增强,有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