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充满了艰难曲折甚至是重大的挫折,每一次的曲折和挫折都是社会主义走向胜利的历史代价,每一次的代价都以社会主义的新高潮作为补偿。从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过程看,代价与补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末所付出的历史代价,必将以社会主义的又一次发展高潮作补偿。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也作了重大探索和发展。但因历史的局限,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陷和偏差。邓小平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结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上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运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的河北,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河北的小三线建设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一回顾与总结,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意义都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他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把大力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尤为重要。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认识上的重大突破。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改革开放,允许私营,个体经济存在和发展等共同构成了这一特色理论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5.
《宣言》是从历史实践中求得社会发展规律而形成的理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在基本理论上和《宣言》一脉相承。学习这一理论,并在现代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是对《宣言》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蕴含的哲学思想是极其丰富而深刻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是对世界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作出的历史性科学结论和正确选择。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制定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标准的理论,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物质明、精神明和政治明协同发展的历史。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本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明的结构模式和建设中的任务及问题。  相似文献   

8.
第 三 讲 无产阶级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 科学社会主义告诉我们,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胜利。但是,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也不会自发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说无产阶级必须拿起武器,进行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推翻资本主义,胜利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必须经过无产阶级革命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 社会革命来实现的。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孙宝林同志《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一文所阐述的“通过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对人类的卓越贡献”表示非议,认为马克思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只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不能视为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每个民族都是依据自己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发展道路的,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需要“跨越”什么,也没有什么可以“跨越”。  相似文献   

1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全球观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与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经济的历史起点,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起点。邓小平理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历史新阶段上一国如何搞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经济全球化构成了中国改革理论建构和制度选择创新内容中关键的部分。经济全球化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外部环境;经济全球化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世界市场的依存度;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列宁“一国胜利”学说的提出,到“一国胜利”学说经受十月革命的检验,最后对“一国胜利”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探讨列宁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如何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论述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苏中两国所进行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3.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在城乡差别方面,斯大林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城乡差别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在斯大林的城乡差别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斯大林既立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苏联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关注对未来社会的设计。通过对斯大林城乡差别思想中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工业化思想、农业集体化思想和消灭三大差别的思想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国当前日益扩大的城乡差别问题并对寻找解决路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了科学的设想和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结合自身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这一理论有新的突破,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更有力地发展生产力,加强公有制经济"的重要途径,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将实行计划经济,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方面身体力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计划经济思想,另一方面都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提出商品货币关系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思想。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理论堡垒,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发挥国家对经济集中调控的优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形式理论。  相似文献   

16.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舆论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报刊监督和批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丰富和完善有重要影响;资产阶级的报刊监督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形成有借鉴意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舆论监督和报刊批评实践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观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列斐伏尔认为,列宁斯大林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列宁从一开始就以一位政治人物的身份来思考国家理论问题,他认为经济问题和科学分析应该服从于政治问题,即服从于国家问题。而斯大林用国家主义化代替国家的消亡,又用国家社会主义代替社会主义,把国家建成了一个政治专制体。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学性建立在可靠的理论、思想、物质、制度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都从理论上讨论过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战略构想坚持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考察中国的现实问题;贴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状况较低与发展不平衡的物质基础现状;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质的必然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世界革命理论作为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左右了苏联共产党在前苏联的实践。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便把消灭资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真诚地想推进世界革命,其集中体现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斯大林始终坚定的输出革命,世界革命理论是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世界革命理论引发了前苏联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并最终发生危机的根源,而对世界革命理想的追求是苏联共产党最终形成一元化个人独裁体制的首要原因,这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败亡、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