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管华  管林 《学术研究》2006,(5):144-145
2004年12月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是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史的奠基之作。该书作者郭延礼教授是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出版的专著有《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三卷本)、《中国近代文学新探》、《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自西徂东:先哲的文化之旅,》以及“秋瑾研究”、“龚自珍研究”等专著八种。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介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80年代后一直从事该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这些都为他完成《2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  相似文献   

2.
郭浩帆 《文史哲》2001,(2):126-126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0年 1 0月 1 5日至 2 0日在福州市召开。对2 0世纪近代文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反思便成为本届年会的重要议题之一。郭延礼教授的《2 0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历程之回顾》一文把“五四”以后至 2 0世纪末近代文学的系统研究归纳为“开始期”( 1 91 9- 1 949)、“重建期”( 1 950 - 1 978)和“繁盛期”( 1 979- 1 999)三个阶段 ,认为尽管直到 2 0世纪 50年代前 ,“近代文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 ,但鲁迅、胡适、郑振铎、阿英、陈子展诸前辈学者卓有成效的拓荒工作为近代文学研究奠…  相似文献   

3.
日前 ,本刊记者就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有关问题访问了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中国文学学会会长管林教授。管林教授对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并展望其在 2 1世纪的走向。管林教授的看法颇有见地 ,对中国近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很有启迪意义。现将访问记发表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岭南为中国近代文化荟萃地之一,其文化名人之多,文化成就之大,文化思想之精,历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为了深入开展对岭南近代文化的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于1990年12月21—22日在中山市小榄镇召开了岭南近代文化史问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华南师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研究》编辑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二十余人。会议主要讨论了岭南近代文化史的研究范围、岭南近代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岭南近代文化的基本特点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编撰岭南近代文化史丛书的设想。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蓬勃发展,逐步成为一门显学。不过,很多研究者都将眼光集中在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证、作品题材内容、艺术特点的分析上面,而对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文学理论缺少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陈永标教授《中国近代文艺美学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立足于近代文化背景,从美学角度切入,对近代文学理论进行多侧面、全方位的思考,史论结合,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论稿》虽是一部论文集,却颇具系统性。全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近代文艺美学的发展与特点、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演变、中…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分为四个时期。其中 ,2 0世纪 2 0至 40年代 ,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第二时期 ,也是现代学术体系的建立时期 ,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为代表 ,而陈子展是最早使用“近代文学”这一概念的学者。 2 0世纪的最后 2 0年是近代文学研究的第四个时期 ,近代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研究视野趋于开阔 ,研究水平有较大提高 ,高质量的学术论著纷纷问世 ,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学术群体 ,并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山东、河南、江苏、广东、东北为主的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随着人们对近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具有的特殊意义的深入理解 ,随着研究者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视野的扩大 ,随着近代文学学科队伍的不断壮大 ,近代文学研究将显示更加美好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7.
新体例的成就与不足─—《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略评张求会由华南师大管林、钟贤培两位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①,自1991年问世以来,学术界多有好评。研究者们首先注意到了该书在文学史编撰体例上的突破,认为“组合型”体例的创造是这部近代文学史的最大...  相似文献   

8.
学海短波     
由《哲学研究》、《世界哲学》、《人文杂志》、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哲学界的学术走向与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0— 1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 ,来自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四川、陕西、吉林、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河北学刊》编辑部应邀派代表参加。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艺理论的边界’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4年 5月 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山东、河北等省市的三十…  相似文献   

9.
中国具有近代意义的留学生的出现是在 1 84 0年鸦片战争之后 ,以容闳 1 84 7年赴美留学为开端。虽然对留学生的研究从 2 0世纪 2 0年代就开始了 ,但形成研究“热点”却是改革开放后近 2 0年的事。著名留学教育专家李喜所教授是最早研究留学生的学者之一 ,1 980年以来 ,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 ,对中国近代的留学生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好评。进入90年代后 ,李喜所先生开始对中国留学史分国别进行专门研究 ,而首选的国别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留美教育 ,《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郭华清 《学术研究》2005,(7):139-140
赵春晨教授的《岭南近代史事与文化》一书,2003年已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近代岭南文化与广东地方史的力作。该书是作者论述岭南(主要是广东)近代历史与文化的个人学术专著,共43万余字,由40篇专题论文组成,分为史事篇、文化篇、视野篇三个部分。书中既有对近代岭南历史特征和文化精神的宏观论述,也有对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各时期岭南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文化现象的个案分析,并把近代岭南区域社会的变迁置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加以考察,涉及的方面则有政治运动、社会转型、中外关系、思…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1 1月 1 6— 1 9日 ,由澳门基金会和《学术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澳门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肇庆市举行 ,来自澳门、广东、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 3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者就澳门历史研究的状况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并对澳门历史研究的走向作了展望。一、澳门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与会专家学者认为 ,对澳门历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 ,最远可追溯到 1 740— 1 745年间成书的《中国和日本的亚洲》 (AsiaSinicaeJaponica) (FreiJos啨deJesusMaria著 )、 1 75 1年刊行的《…  相似文献   

12.
<正>近代文学观念发轫于何时,它不断发展丰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一直缺乏较为明确的分析阐述,存在着争议。如赵慎修就认为,“当时(鸦片战争)的文坛论争仍然不过古代文学理论的延续,当时的文学思潮还没有显示出鲜明的近代特色”,龚自珍的文学主张“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进步意义”,近代中国文学思潮的显著变化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时期。而钟贤培则认为,鸦片战争时期以龚自珍为代表的爱国诗人的文学思想具有中国近代早期反殖和反封建的社会特点,是中国文学思想进入近代社会在性质上与封建社会的文学思想有了质的变化的标志。基于这种分歧,我们选取了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辛亥革命前的梁启超这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从文学观念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更具体地把握近代文学观念的发轫、嬗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中,对近代文学的研究是薄弱的一环。近几年一些研究者在发掘近代文学史料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对某些在近代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社团流派以及对近代文学分期等问题的研究,有所进展,但却缺乏从宏观审视,以史为系统的论著,尤其是在高等学校近代文学的教学中,尚无一部材料翔实、见解深刻、阐述全面的通用教材。陈则光教授致力于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多年,他的新著《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册)(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填补了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的空白,刚一问世,便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丁宝兰教授主编的《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1985年1月出版。《评传》涉及了从唐代的惠能到近代的刘思复等二十一位思想家,在三十多万字的篇幅里,为我们展现了一千多年以来岭南思想发展的缩影,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岭南思想家的群像,这对于我们了解岭南地区的思想文化,进而把握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热爱乡土,热爱祖国,促进中华文明的发扬光大,都有积极的作用。概括起来,《评传》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立足岭南,通观全国。岭南思想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这就要求人们:一方面,研究中国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岭南思想家;另一方面,研究岭南思想家不能不放在中国思想史的总体中来把握。《评传》的编  相似文献   

15.
作为开一代风气之先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显赫的。一位著名学者说:不了解龚自珍,就无法研究近代文学。此言甚是。对于这样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解放以来,学术界(主要是指文学研究界)对他的研究是很不够的。尽管也发表过若干篇论文,不仅研究面狭窄(主要集中在他的诗),而且深度也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管林、钟贤培、陈新璋三位同志合著的《龚自珍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书的出版,是值得我们欢迎和珍视的。《龚自珍研究》(下简称《研究》)全书分十章,对于龚自珍的生平、政治和文艺思想、诗、文、词,以及经史研究、佛学思想与龚自珍创作的关系,和他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观点明确,时有新见,是  相似文献   

16.
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普及的热烈状况相比,中国近代文学的研究和普及要冷落得多;在近代文学中,诗文又远不及小说受人重视。仅以近代诗歌选本来说,建国后的三十年间,只有《近代诗选》一种断代选本;近几年,始又有两种《近代诗一百首》,问世。这与近代诗的成就和地位极不相称。正因如此,读了郭延礼选注的《近代六十家  相似文献   

17.
张荣芳 《学术研究》2000,(9):125-126
胡守为教授著《岭南古史》 (2 6万字 )一书 ,作为《岭南文库》之一种于 1999年 9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书主要叙述自秦统一至南朝约80 0年岭南地区的历史 ,读后觉得可以用“厚积薄发 ,纲举目张”八个字来概括它的优点。下面是我读后的几点体会。第一 ,该书写作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胡教授有感于近 2 0多年来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并出现了许多探讨广东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论著。但一个地区的发展 ,必有一演变的过程。所以 ,“总结岭南的历史 ,探讨其发展的原因 ,寻找规律 ,把握积极因素 ,为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序第 4页…  相似文献   

18.
近代广东词人辈出,凌迈以往,形成“岭南词派”。由于去今毕竟未远,故大多事迹可考。只有少数词人生平仍模糊未清。这里谨纠谬一二。一、黄玉阶,字季升,号蓉石,广东番禺人。道光十二年举人,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详同治《番禺县志》卷四十八。他有《游仙唱和词》,见许玉彬编《粤东词钞》(道光二十九年刻本)。《县志》未言其生卒年岁,陈永正先生认定为1803-1844,见孙文光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黄山书社1995年)页857。按,陈说误。考玉阶之《黄蓉石先生诗集》(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仲夏南海谭颐年刊本),卷首有潘飞声《序》云:“吾县黄蓉石…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与社会的关系,是近代小说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这方面著述颇多,而观点不外乎两种:一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片面夸大小说的社会作用,完全颠倒小说与社会关系的观点;二是以黄人、徐念慈为代表的,认为小说既反映社会又反作用于社会的观点。那么,在近代后者是否彻底纠正了前者的偏颇,从而使正确的观点完全占了上风?学术界历来倾向于肯定的回答。如,刘柏青在《晚清的小说理论》一文中说:1908年以前“梁的观点一直成为统治的观点。到1908年《小说林》问世,东海觉我、黄摩西等人才对梁的观点作了有力修正。”(见《中国近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49—1979)小说卷)裴效维在《近代小说理论的勃兴与价值》一文中认为:“从理论角度看,梁启超等人的观点显然是不科学的……然而,梁启超等人在理论上的缺陷,也很快得到了其他理论家的纠正”,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小说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见《中国近代文学百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对此,我以为颇有值得商榷之处,因此提出质疑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刊作者     
马卫中1959年生。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早年曾随钱仲联先生参加《清诗纪事》、《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等著作的编撰工作。主要从事明清诗文、近代文学、中国古典文学文献学研究,在《文学遗产》、《社会科学战线》、《江海学刊》、《社会科学辑刊》、《文史哲》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佘篇,著有《近代诗论丛》(合著)、《光宣诗坛流派发展史论》、《陈三立年谱》(合著)等多部著作,并整理选注《江山万里楼诗词集》、《翁同稣选集》等古籍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