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课程资源提高到新的地位。课程的开发需要资源成本,如何选择和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显然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于一般农村普通高中而言,主要考虑可选择一些卷入人数少、涉及面窄、需要经费少的课程开发项目。我校的“中华诗教”校本课程开发,就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了网络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对我国网络课程的现状及网络课程设计制作和网络教学中存在的误区,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网络课程设计、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个社会发展生产力和完善生产关系都不是最终目的。人们不是为了效率而提高效率,也不是为了公平而追求公平,在公平和效率背后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展开,显现为效率、公平及其关系。反过来,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实际处理,必须以是否有利于人的本质的实现和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作为最终判据。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实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西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需要较大经济投入的课程资源方面显然没有优势。但西部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我们应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观念、政策与行动三个层次.西部大开发必须首先解决外部的和西部自身的观念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西部开发中需要的政策支持,并提出了应该采取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倡导学校以学生需要为起点,以教师为主体,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依据学校办学思想,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以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科学有序地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课改的重要课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是主体一切活动的源泉、动力和出发点,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形成的前提,价值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的统一,是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实践是价值的基础,其在价值关系中的作用表现为促使主、客体发生关系,并导致价值的产生和创造出新的价值.价值是实践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它规定了实践的目的性,丰富了实践的选择性.需要、价值和实践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8.
《华人时刊》2010,(3):12-14
芳春草树萌动,百花新生,大地如茵,繁花似锦。漫步街头,樱花簇簇,各类报纸不时提醒着大家:2010年上海世博会己进入倒计时。 随着5.28平方公里世博园区各国自建馆和各类主题馆等建成,行走在浦东南路上的人,已经能够清晰地欣赏到中国馆方正的棱角,以及中国馆身后庞大的世博建筑群。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反复强调西部大开发要有新思路.新思路从何而来?新思路能否被深刻地理解和接受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关键在于新的人.西部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和客体.而人是生活于一定文化中的人,新人要从西部文化的改革与创新开始.  相似文献   

10.
人类在创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由于过度地开发、利用自然,产生了超额熵增,自然环境本身提供的负熵却不足以抵消与平衡,从而引起了生态危机。本文试图运用熵理论来解读这一现象,认为人类在积极寻找诸如“能源负熵”、“科技负熵”的同时,更应该在认识系统中引进“文化负熵”———生态文化来指导、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生物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按空间分布,既有校内的课程资源,又有校外的课程资源。以生物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例,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因地制宜,整合区域资源,使生物能基于生活化真正为学生所接纳及运用。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写作训练要有一定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牛晓丹 《新天地》2011,(11):177-177
上级检查学校工作的时候艺术校本课程是必检的项目,校本教材、教案一个都不能少。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的是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我们平时用的教材属于国家课程,它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组织专家决策、编制的课程,它注重的是教育的基础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时间如白驹过隙,尺波电谢,转瞬我们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已经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这20年都会留下弥足珍贵的记忆。作为一所成人高等学院,与全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一样,我们有过曾经的辉煌,也有过低谷的迷茫;有过生源满堂的拥挤,也有过室无满座的清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成人高等教育,曾经走过,而且还在走着一条充满矛盾和坎坷的路。  相似文献   

15.
教育,从实质上讲本应是素质教育;其根本职能与目标,本应是提高国民素质与民族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作为基础的教育,其根本质能就是培养人才;人才是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社会最重要的一种资源.因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高素质人才的特质.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施教育,生产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均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庞贤佳 《今日南国》2009,(19):16-16
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绿城南宁,地处祖国南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从1971年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南宁为一类人防重点城市,到1982年4月广州军区人防委将南宁列入战区要塞式城市至今,南宁人民防空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走过了不平凡的昨天,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美好的今天,热情地迎接充满希望的明天……  相似文献   

17.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起源于汉。据说,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一度篡权:其死后.一心保汉的周勃、陈平等人协力扫除诸吕,拥刘恒为主,立为汉文帝。文帝博采群臣建议。文施仁政。救灾济贫,精心治国,使汉又变强盛。因扫除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于是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晚”同“宵”,正月又称元月,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应从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解决不合理利用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等问题,以保持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20.
习语是一个民族历史、风谷和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英汉两个民族习语的文化重合、文化差异和文化陷阱使相关英汉习语之间相应地呈现出基本对应、半对应和根本不对应三种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