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荀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中.从其名实关系论、制名枢要论、语词功能论、结构系统论及语言时空观五个方面来看,并与索绪尔的语言观作比较,可以看出荀子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论荀子的语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32篇,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了汉字的起源、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修饰、方言与共同语等语言学的基本问题。在论证上述问题时,荀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时闪烁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曙光,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可以这样认为,荀子的语言观,为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荀子》32篇,其中相当一部分涉及了汉字的起源、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修饰、方言与共同语等语言学的基本问题.在论证上述问题时,荀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时闪烁出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曙光,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可以这样认为,荀子的语言观,为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孔子君子观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荀子君子观的核心是"礼".荀子的君子观既是对孔孟君子观的继承,又与孔孟君子观有较大的区别.孔子君子观中的许多内容符合人性的需要,荀子的君子观则相对狭隘、偏激,很多言论违背人性,违背教育与学术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荀子天人论的几个问题--兼论郭店竹简《穷达以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天人论是荀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知与不求知、对庄子天人观的评价、人性定义与价值判断、对孟子人性论的评价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有必要重新认识和评估荀子的天人论.郭店竹简《穷达以时》关于"察天人之分"的观点,当是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渊源之一.但"察天人之分"与"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内涵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荀子是先秦诸家之集大成者,其语言观以语言规范化为核心,视语言规范为转型时期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强调“循旧作新”与“约定俗成”,既适应当时文化重建大势之需,又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纲领,并最终经由李斯等人的努力在秦得以实践。探讨荀子的语言规范思想对当今的语言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荀子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是卓越的语言大师。他的文章不仅有深湛的内容、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语言运用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是荀子讲学论政的实录,本文试图对《荀子》的语言艺术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研究。一、且简且明的“谈说之术”对于语言修辞问题,荀子没有专门的论述。在讲到怎样使人接受意见时,荀子指出:“谈说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欣欢、芬芗以送之,宝之,珍之,贵之,神之,如是则说常无不受。”(《非相》)在此集中讲了这样一条意见:你要说话,就必须想方设法把话讲明,使人相信,达到“说常无不受”的目的。如何来实现这一目的呢?荀子以自己教学和著作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个修辞问题。荀子很注重文辞的运用,他认为文章要讲究文采,但不宜过于  相似文献   

8.
传统认为荀子的人性观就是人性本恶的观点是不完整甚至是片面的,事实上,荀子人性观是以天道自然为起点,以性伪之分为核心,以化性起伪为目标;它既指出了人性的与生俱来属性,也提出了“顺是”所引发后果的解决方案;荀子的人性观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开展与建设同样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荀子天人关系观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的天人关系观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石,学术界对此的看法和评价也多有分歧。从天的涵义、明于天人之分、知天与不求知天、制天命而用之等方面对荀子这一重要思想作了辨析,希望能更为准确深入地把握其原意。  相似文献   

10.
从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对荀子的生态观进行现代诠释,指出荀子的生态观对解决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荀子的生态观及其对解决现代环境危机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对荀子的生态观进行现代诠释,指出荀子的生态观对解决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在先秦思想家中,荀子最早提出了人性恶的问题。《荀子》书性恶篇第一句话就讲:“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据此,说荀子是性恶论者,笔者没有异议。问题是,性恶论者就一定是人性本恶论者吗?或者说:“人之性恶”就是“人性本恶”吗?我以为不然。可是,学术界在讲到荀子的人性观时,实际上解释为人性本恶了。下面略引几例:  相似文献   

13.
荀子的名实观主要是对孔子正名主义的继承,同时也受到名辩学派的影响。荀子认为,“名”的实质是“期累实”;其作用是“明贵贱”、“辩同异”;重视“名”的分类,并对“乱名擅作”进行了批判,形成了“依实定名”的唯物主义名实观。  相似文献   

14.
对荀子"多言而类"的阐释应该在荀子理想人格以及人格等阶差别的意义域中展开。荀子"多言而类"的观点既是对理想人格语言特质的抽象概括,在特定的荀学语境中又转化为具体的、极富实践性的礼言规范,并可以与其他礼学典籍中的语言观相互参照。"多言而类"既是政治意义上的治国理念,又是修身意义上的道德规范。其对言行之间的一致性、言语所遵守的礼仪规范、言语的务实态度所做的规定不仅仅是对圣人个体语言的修养要求,言语的修养次第实际暗喻了各个人格位阶不同的政治地位,以及与其政治地位相对应的政治职能。  相似文献   

15.
荀子道德修养观探析刘玉明迟淑荣荀子属于儒家还是法家?目前学界认识基本一致,即荀子属于儒家,并认定荀子是先秦儒学之集大成者。然而,在论及荀子的道德观时,有论者认为,荀子侧重于“礼制”和“礼教”,而不注重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学说...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在批评《释名》声训时,往往说《释名》违反了荀子约定俗成的理论,其实《释名》和《荀子》的语言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荀子》一书也存在大量的声训,《荀子》对《释名》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荀子援法入礼,礼法互补的思想在政治层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分析荀子的“礼”与“礼治”思想的主要内涵,对荀子礼治观的历史意义与在现实中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可行性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议。  相似文献   

18.
荀子天人观新探:基于明分的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所说的天,有形上与形下之分。对形上之天,荀子的思路是天人由合而分;对形下之天,其思路则是天人由分而合。在评价荀子的天人观时,需要注意其两面性。  相似文献   

19.
哲学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不同于西方哲学在语言方面对Being的探求,中国古代哲学对语言的思考开始于对"名"的反思。孔子首先提出了"正名"论;荀子提出语言的"约定俗成"论;老子提出"无名"论;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语言观;墨家首先把"名"作为一个逻辑概念提出;名家有关"名"的理论中含有辩证的因素。因此,中国先秦哲学思想的沃土能够诞生有汉语特色的语言理论。  相似文献   

20.
"天人之分"的天人观是荀子人学思想的逻辑起点,人性趋恶的性恶论是荀子人学思想中教化思维的前提条件。"明分使群"的社会历史观彰显了荀子人学思想的伦理价值,"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是荀子人学思想的政治价值之旨归。荀子人学思想是他对人性情怀关注的直接阐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