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柳莺 《老友》2011,(8):42-42
婆婆64岁了,一直生活在老家的农村,任我们怎么劝说,她都不肯来城里和我们同住。日子一久,我们也只好不再勉强她了。  相似文献   

2.
向婆婆道歉     
生女儿时,婆婆来侍候了两个月便回老家了。女儿六个月时,单位通知我必须去上班,否则我的岗位要安排别人。我让爱人打电话给婆婆,希望她进城给我照看一二年孩子,可婆婆却说:"家里有几十只鸡鸭要喂,来不了。"我气恼地接过电话对婆婆:"难道我们孩子还不如你养的几只鸡鸭重要吗?"婆婆说:"你们不会雇人看吗?"我说:"雇人看孩子我不放心。"但不管我们怎么说,婆婆就是不来。那几年是我人生中较为困难的时期,在这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婆婆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而我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别人常说,婆媳关系不好处,更何况是农村的婆婆和城里的媳妇。可在我们家婆媳从来没有争吵过,反倒是其乐融融。这是因为婆婆和我各有“三招”。婆婆虽是个农村老人,思想却一点儿也不封建,她的“第一招”就是“重男不轻女”。当年,我生下女儿,唯恐婆婆心里有想法,于是吃不香、睡不实。谁知我是庸人自扰。在乡下的婆婆一听说我生了个女儿,赶紧把平时很少出门的公公也拉来,体体面面地为孙女过了个“满月”,我的“余悸”消除了,对婆婆也多了几分敬意。为了帮着带孩子,婆婆进城和我们小住了一段,使…  相似文献   

4.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5.
宗寅 《老友》2014,(3):43-43
正婆婆是南方人,却没有南方女人的温文尔雅,倒是有点儿北方女人的直爽泼辣。有时候,婆婆的直爽泼辣让我和爱人觉得她真的是一个"难缠"的婆婆。公公在外地工作了几十年,她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面对生活,慢慢地就养成了直率泼辣的性格。但是如果要让我来形容婆婆,浮现出脑海的便是她忙碌的身影。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南方老家过年,兄妹4人也都会带些吃的用的东西回去。今年,我们家带了一箱核桃、杏仁、开心果等零食给她,一时吃不完,婆婆便张罗着  相似文献   

6.
《可乐》2006,(12)
她生病住院了,得要人送饭。可丈夫工作忙,家里一大堆家务事儿,丈夫说:"让妈来帮咱们几天吧。""谁妈?"她问。其实,她心里清楚,由于婆婆跟自己的恩怨和纠葛,婆婆是不会来的。她也不希望婆婆来,因为打心眼里她就没觉得婆婆好,只记住了她曾经的刻薄和恶毒。每每想起那些争吵斗嘴的场面,她就心有不快。"你说呢?"丈夫笑着问。丈夫曾经提出过让婆婆来,被她一口否决了。"当然是我妈了。你妈要能来,哼,等下辈子吧。"她说着,心里又泛  相似文献   

7.
回家的路上,妻神秘地说,今年除夕年夜饭她要进行一项重大改革,必定让我感动半天。我不信,说她故弄玄虚。她说走着瞧。从城里回到家,熟悉的小院洒满温暖的阳光。母亲听到门外的说话声拍着身上的灰尘,笑着走出厨房奔院门而来。女儿甜甜地叫一声:“奶奶。”便扑了过去。进了门,女儿就嚷开了:“哪儿有茶叶蛋的香味?好香哎。”母亲拉着女儿的手:“就你鼻子好使,快进屋吃,赶了路,肚子肯定饿了。”每年三十这一天,母亲都要拿自家鸡下的鸡蛋,煮上满满一盆茶叶蛋让我们吃。稍事休息,妻子对母亲说:“妈,您已把菜都洗好了,我来炒菜…  相似文献   

8.
每年冬天,儿媳都要陪我去公共浴池洗澡。在浴室里,她总是紧紧抓着我的手,小心翼翼,生怕我摔跤。婆媳俩的亲密举动,让所有人都认为我们是一对感情深厚的母女。当得知我们是婆媳时,浴池的工作人员都啧啧赞叹:“我们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看到的都是女儿陪妈妈来洗澡,儿媳陪婆婆的还  相似文献   

9.
婆婆是个乡下妇女,特别重男轻女。我产下女儿后,婆婆对和我同产房一个生了男孩的产妇说":还是你争气,生男仔。"婆婆不懂XY染色体,她只认定生男孩是靠女人的肚子去争气。  相似文献   

10.
婆婆来了     
春妮 《老友》2010,(12):16-17
公公去世后,82岁的婆婆搬到城里来和我们同住。婆婆小脚,不识字,82年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偏僻的小山村。想儿子的时候,她会到村头等待,踮着脚张望,却从来没有提过来我们家看看。  相似文献   

11.
老妈进城     
歌子 《山西老年》2008,(4):47-47
奶奶、爸爸和妈妈都是农民,一直住在乡下。奶奶从没进过城。她常常遗憾而又无限向往地说:"这辈子,我连县城都没有去过,不知城里啥样儿。"我安慰她说:"等我一工作,就把你接到城里去玩儿。"让我终生遗憾的是,没等我实现这个诺言,奶奶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她的嘴张得  相似文献   

12.
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时,芦山县清仁乡任家村的媳妇王美,先是背出了90岁高龄的婆婆。婆婆安全了,而当她返身救女儿时,房屋坍塌了,她和女儿媛媛再也没有走出来。  相似文献   

13.
郭华悦 《老友》2011,(2):40-40
曾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婆婆有点失常。她动不动就打电话来,说身体不舒服。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老公就赶紧请假回去,守着婆婆。可是,往往都是虚惊一场,什么问题也没有。后来,婆婆又经常打电话来,不是说这个亲戚生日,就是说那个亲戚要结婚,让老公一定要请假回去一趟。老公马不停蹄地赶回去,结果却是婆婆记错了。  相似文献   

14.
婆婆一直对我怀有偏见,她认为是我教坏了她的儿子,让一直对她言听计从的儿子屡屡对她"抗命"。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前朝的窦娥,怎一个"冤"字了得!当初我和老公恋爱时,婆婆就一百个不同意我们在一起。原因是婆婆认为我配不上她的宝贝儿子。老  相似文献   

15.
河北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丈夫兄弟共4人,其他3人都在外地。我公公于2006年初去世,现在我们与婆婆在一起生活。2006年6月,婆婆说她去世后将其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胸怀     
母亲一生为我们操劳,现在七十多岁了。我好不容易将她请进城里来住了两天,她还说闷得慌。我劝她说,您帮着买买菜、拖拖地,到大院树林里乘乘凉,同那些婆婆们聊聊天,日子不就过去了?可我没想到,没多久母亲竟当起了破烂王。一天,我下班回到家,没有看见母亲,正疑惑间,忽然门铃响了,拉开门,  相似文献   

17.
婆婆的遗嘱     
《新天地》2007,(11)
丁老师:我婆婆今年已经九十有一,自己有一套三居室的住房。婆婆育有一儿一女,她立遗嘱说,由于女儿给她养老送终,因而决定把自己的住房留给女儿。对于她的这个决定,我并不以为然。我们本来有自己的住房,何苦要和小姑子争房产。可是小姑子一看最近房价高攀,绷不住劲儿,自己又买了一套  相似文献   

18.
丁宁 《新天地》2016,(4):28-29
丁老师:您好! 我最近心里很烦,您能不能帮我排解一下.我有个胆子很大的女儿,也是我们家读书最好的一个孩子.她上完高中,就离开家到城里打工了.几年以前,我想办法把她找了回来,让她和一个在外面当兵的人订婚,我想让她有个归宿.她一百个不愿意.她在门上留了个条子,说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然后就又走了.  相似文献   

19.
薛海荣 《老友》2014,(12):42-42
正婆婆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平时很少出远门。她一共有3个儿子,当最大的孩子还不到10岁的时候,公公就去世了。之后,婆婆就一个人辛苦地拉扯着3个孩子,并且供他们读完大学。如今,她的3个儿子都在城里安了家,而婆婆依然守着乡下的那栋老房子,不肯离开。我的爱人在兄弟3人中排行最小。他们兄弟3人的关系自不用说,我们3位儿媳妇与婆婆的关系也一  相似文献   

20.
刘卫 《社区》2012,(8):49
原以为女儿上课以发的教材为主,没想到,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老师经常让学生搜集一些特殊的"教具",让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也跟着忙活了起来。那天放学后,女儿要我帮她完成一项重大的任务。老师要他们捉蜻蜓或蚂蚁,以便观察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对女儿说,家里周围没有花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