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资本概念和思想引入政治与行政学以来,人们给予了高度关注.文章在简述其思想后指出,政府与民间社会资本影响着地方行政行为,其突出表现是现实行政行为与政策、制度规定之间存在偏离现象.矫正这种偏离的对策依赖党纪和制度、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宋代谶谣的产生取决于宋代特定的社会背景,其流传又对宋代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宋代谶谣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宋代谶谣除了涉及政治以外,还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为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民风民俗提供了最直观的历史材科.而谶谣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形式,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及自由活泼的表现形式对宋代及后世的诗歌、话本小说、人物传记、文人笔记等文学作品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波 《北方论丛》2005,(5):138-141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它的变化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它将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阐明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变化,并从政治权威结构、政治参与以及政治结构分化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这些变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可以深入分析中国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的应对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媒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萌  刘永平  吕霞 《理论界》2009,(9):180-18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载体,发挥其巨大作用,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承载.传递社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并引起公众对信息反馈的载体和工具.大众传媒具有时效性、渗透性、交互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其快速发展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通过对大众传媒特点和影响的分析,从国家、高校、媒体、家庭和大学生的角度提出"五位一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
ATTAC是反全球化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规模最大的跨国社会运动组织之一,其活动受到国际与国内双层政治因素的影响.受不同层面政治机会的影响, ATTAC在法国和德国的产生和发展呈现不同的画面.法国ATTAC的的产生和发展与法国国内的政治机会紧密相关,而德国ATTAC的产生和发展则过多地依赖国际社会提供的政治机会,其中最重要的是法国ATTAC的国际扩散与跨国社会抗议运动.尽管如此,像ATTAC这样的跨国社会运动组织,只有对国内社会与国际社会所提供的"散漫的政治机会"给予重视和利用,才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敏 《学术论坛》2001,(6):151-153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他人与社会评价、社会角色意识.这三种层次不同、影响方式各异的因素交织作用,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7.
许开轶 《社会科学》2008,1(2):71-80
东亚威权政治的形成背景十分复杂,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国际环境等原因.深受集权主义的专制传统和殖民主义的政治遗产的影响是其历史渊源;经济基础的极端落后和"追赶"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是其经济诱因;民主体制政治要件的残缺和民主政治尝试失败的教训是其直接动因;社会力量的孱弱和"庇护制"社会关系的存在是其社会条件;东方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胶合是其文化基础;而冷战对峙和意识形态斗争则是其形成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8.
民族政治精英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其中政治精英掌握着重大决策权,其政治态度、政治行为、政治决策对政治发展方向和前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决定着政治活动的性质.在民族社会中,以民族领袖和政治家为代表的政治精英深谙民族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民族政治体系的运作,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方向.通过探讨民族精英的内涵以及民族政治精英的形成、特征、类型及其功能,可以清晰地了解和把握民族政治生活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9.
信息沟通是人类社会最为常见、最为普遍的现象和行为.没有沟通,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无从谈起,政治生活自然也不例外.政治是一个动态过程,政治系统的运作及其功能的发挥,是靠不断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来维持的.这样,信息沟通的样式、水平、取向,必然会影响甚至决定着政治系统的动作功效.惟其如此,K·杜茨其(Karl Deutsch)在其《政府的难题》(The Nerves of Government)一书中将沟通看作是理解全部政治的关键.当今人类社会已逐步跨入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现代社会的政治运作,在手段、方式、水平及渗透和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同传统社会有了很大区别.其主要标志是信息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现代社会政治系统运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信息日益成为政治系统维持其功能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政治发展史中,宗教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马基雅维里力图借助宗教的方式改变意大利格局,从而建立政治新秩序.为此,他致力于重新诠释基督教教义,使经改造的基督教迎合政治需要,进而发挥其政治功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技术的影响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吉锋 《阴山学刊》2001,14(1):82-87
信息网络技术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政治生活,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道德风貌与行为方式.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扩大其正面影响,抑制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化彻底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社会组织结构:不仅社会利益集团组织有了新的发展,而且社会政治组织(特别是政府和政党)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就为西方现代集团政治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参与的空间.现代集团政治出现了政治活动范围大为扩展,通过政党政治来进行利益表达,从多元政治走向中庸政治或保守政治,使政治更趋制度化、规则化等基本特征.然而,现代集团政治也有加剧政党政治"衰败"、使多元政治走向寡头政治、跨国性集团政治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越来越大等主要缺陷.  相似文献   

13.
政治社会化是专门研究政治共同体内部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以及与此过程相关的各种机制和机构.学校就是社会政治体系中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传播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机构.学校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政治态度、灌输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念、对青少年公民的政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虽然现代社会普及教育、全民教育的发展,使整个社会都被纳入了教育网络,但学校在政治社会化中起的作用仍不可替代.因此,研究学校教育和政治社会化,了解学校教育传播政治文化的特点,对于形成我们社会主导型的政治文化,提高整个社会政治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社会化是指国家适应社会的政治状况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途径,使公民学习和掌握社会政治规范,并使其形成适应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与政治行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所普遍关注.邓小平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果,推进了我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文人秉承先秦时期即已形成的道义感和责任感,对家国政治怀有深厚的感情.无论其社会地位如何,都无法阻挡对政事的关注.在这样的政治情结支配下,唐代即出现以小说影射时事的作品,在明末清初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时代,出现了大量的“时事小说”.“时事小说”影响深远,在清末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政治环境下,再次掀起一股创作热潮.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服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面临的大变革.本文以清末民初城市女子服饰的变革为着眼点,考察了中国剧烈转型期城市女子服饰的变革,认为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并深入分析了服饰变革背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波 《北方论丛》2004,46(5):92-95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作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特别是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利益结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转化功能,它的变化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它将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现存的政治结构的变化才能实现,所以,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的状态对政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发展正是在不断调节这些矛盾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政治哲学从天命天道观出发,围绕以"仁道"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展开,其政治方法论以德治、德化贯穿始终.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仁道",其政治哲学处处以人为本,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施行仁政,以君臣的理想道德品格感召天下;建立理想的人本化的社会政治秩序以稳定天下;以民为本,取信于民,德化天下.孔子的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动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阶级阶层、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为其提供了强大动因;外部环境变迁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它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改革与建设始终是其主要"带动"力.我们应当更积极、主动、自觉地运用这四个方面因素.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瑞  杨柯 《天府新论》2009,(2):125-130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深远.长期以来,学界对科举制的评价多从选拔人才角度出发,而对其政治统治效用认识不足.其实,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它立足于把官员选拔权力全部收归中央,并能够扩展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进而保持社会的政治稳定,实现社会教育和政治统治的密切融合.科举制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具有极大的亲和力,高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成熟以后不断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起到了社会凝聚和社会稳定效应,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特殊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