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迅速崛起。网络媒体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经济问题,其中,外部性问题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按照公共经济学的经济外部性理论,网络媒体的外部性问题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个方面。正外部性主要表现在以梅特卡夫法则为中心的一系列网络效应和由此引起的各种经济效应;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缺乏法律、道德上的规范和约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信息发布不当给消费者带来的负效应。采取政府调节和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的措施来矫正网络媒体的外部性,促进其社会效用达到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具有负外部性。从负外部性理论和强化激励理论出发,运用经济手段促使行为成本内部化,有利于矫正负外部性大学生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3.
运用西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实地调查问卷与深度访谈数据,分析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西部矿产资源开发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并存,正外部性主要表现为带动资源地经济与社会发展,负外部性表现为对资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通过明晰矿产资源产权、强化资源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唤醒民众环保意识、统筹利益相关者利益,可促进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实现西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资源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中各国的温室气体减排进程缓慢。文章通过“负外部性权力”的视角分析这种国家行为体削减自身负外部性意愿和行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特定条件下,负外部性形成一种权力资源。其发挥作用的原理是产生负外部性的主体可以凭借负外部性为条件与其他行为体讨价还价以增加自身的获益或使自身处于有利地位,因此负外部性具有关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的属性。在气候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特别是排放大国倾向于使用负外部性权力影响总体谈判进程和其他行为体以获取利益。通过案例研究,文章认为在国际气候政治里美国主要是消极使用负外部性权力,欧盟则是积极使用负外部性权力的典型,而中国也拥有越来越多的负外部性权力资源。为了更好地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应当承认负外部性权力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并在合理限度内对其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界对网络的广泛研究,我们越来越了解网络外部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因此有必要再次深入研究网络外部性对厂商行为的影响,以获取网络时代的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6.
以制造业中资本和技术相对密集型行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动态外部性等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专业化经济对该类制造业发展存在着显著正向作用,地方竞争经济影响显著为负,而多样化经济影响效果则不确定。此外,市场条件的考察中,市场范围可及性、人力资本外部性和产业关联外部性都对该类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界对网络的广泛研究,我们越来越了解网络外部性.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因此有必要再次深入研究网络外部性对厂商行为的影响,以获取网络时代的市场规律.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下的网络外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产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根据网络外部性起源与表现,对衡量外部性的非线性形式可用于网络外部性的度量,表达形式在正网络外部性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正、负消费外部性对于外部性的“制造者”和“承受者”会产生不同的福利影响。但无论是正消费外部性还是负消费外部性,都会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经济存在两种规模经济供给方规模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外部性),此基础上划分了互联网经济中的两种网络(Network)平台性网络和信息专用性网络,它们都具有网络的外部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亘古不变的经济法则,为获取网络时代的市场规律,从需求方规模经济、网络规模效应、用户镇定、网络间的竞争及网络产品的兼容和标准化5个方面深入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厂商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城市房地产发展水平作为城市化程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开发经营的外部性对于社会繁荣和经济昌盛既存在着正效应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效应。当前,我国房地产开发经营中外部性的形成有其特殊原因。通过价格、税收、补贴、政府管制等纠正其外部不经济,可以促进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和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因邻避设施的兴建而产生的邻避冲突越来越多,邻避设施的后果承担者及其所带来的社会收益享受者之间是不对等的,这种负外部性和成本—效益不均衡性的存在致使邻避设施极易升级为矛盾的导火索。减少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实现成本—效益对等,避免或解决邻避冲突的对策在于:提高邻避设施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采取适当的经济补偿,弥补邻避设施的负外部性;扩大利益受损者的话语权,降低因预期性负外部效应引起的不安和忧虑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网络外部性、网络效应及与此相关的概念时常在经济学文献中被提及 ,但在许多文章中或者语焉不详 ,或者存在一定的误解。文章主要分析了网络外部性的涵义 ,并对与网络外部性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形成机理做详细的论述 ,为网络外部性的进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立法活动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显得空前活跃.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存在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冲突、个体利益的差异性等原因,经济立法不可避免地产生负外部性,导致了局部利益失衡.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构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之上.对此,我们应建立利益补偿体系,补偿利益失衡群体的损失,实现法的公平价值,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和谐地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市功能联系网络的空间外部性对解释区际互联互助、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产业联系下的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及其协调发展空间效应:首先,根据城市产业分类及功能特性构建了城市功能结构体系;其次,基于产业联系角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城市功能网络联系强度,并借助重尾分级法确定网络层级结构;再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空间分布结构、网络密度效率和网络边界效应三个层面剖析各类功能网络结构特征;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城市功能联系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全域内各类城市功能网络结构形态存在差异,流通和公共服务功能网络呈跳跃式交织联结分布,其余三类功能网络均呈“东密西疏”梯度化递减的网状分布;全域内各类功能联系网络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异性,上游以成渝双核引擎式联动发展,中游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三足鼎立式”轮轴辐射结构,下游呈“一核多中心式”扁平化结构;城市综合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这种空间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产业联系的分功能网络对区域经济协调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生产功能溢出效应最大,流通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7.
探讨自然资源正外部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激励理论,提出自然资源正外部性激励的主要途径,包括依据正外部性的作用范围选择合适的规制方法、综合使用激励手段以及尽量让市场起作用等;阐述抑制自然资源负外部性的三种主要手段,即法律禁止、政府规制和道德约束。在分析这三种手段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抑制自然资源负外部性的主要途径,包括选择合适的规制方法、明确产权和引入市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