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职业幸福这个话题,教师这一职业也不例外,甚至因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而更需要探讨教师如何幸福成长.探讨大学音乐教师的幸福成长是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和教师职业的需要.大学音乐教师的幸福成长是其职业生涯中的生命成长体验,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职业阶段、专业阶段和事业阶段.从大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审视其是否处在幸福成长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在音乐教育工作中因获得自我发展、体现人生价值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产生的满足心态.  相似文献   

2.
宋建东 《新天地》2011,(6):68-69
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全面的教育质量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认知水平,还应该包括学生一生发展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包括自主发展的动力、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即教育要塑造学生美好的人生,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幸福奠基。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不竭源泉不仪来自于外部的压力,更来自予教师内心深处对不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渴望与追求,即教师生命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育首先是人文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的灵魂应该是“功在做人”,而人文教育的功能恰恰是使人成为人。教师教育就是培养教师,培养教师能够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教人做人。教师要教人做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人,而要成为人,则依赖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与人类的自我尊重、自我反省、自我关怀直接相关的教育,他使人们了解了世界,了解了祖国,了解了人类,了解了自己,了解了对社会的责任,从而使每一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个人利益,发展公民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格调,智力修养,纯洁人们的情趣,使人们超然物外,高瞻远瞩,最终获得造福人类社会的道德自觉,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幸福教育的校本解读与内涵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种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确立"幸福"为学校的办学主旨,即从教育的内在本质和人之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在教育心态上,强调教师爱教;在教育状态上,关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分实践师生身心和智慧都获得自由充分发展的教育本质。幸福教育旨在通过成就幸福的学校、幸福的教师、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学生生命真诚性表现出多种迷失趋向:在自我真诚性上表现为真我接纳性的自欺趋向,在人际真诚性上表现为交往利益化的欺人趋向;在社会真诚性上表现为价值体制化的伪善趋向。对此进行教育归因分析,主要归结为三点,即生命超越性教育难以获得认同,自我反省性教育难以行之有效,社会伦理两难性教育难以理性对待。为此,学校需要引导学生,感悟世间生命超然性存在的"清净"真谛,追寻个体生命"反求诸己"的意识和能力,反思、践行生命两难冲突的"舍得"智慧。  相似文献   

6.
论幸福教育视野下教师的主动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师幸福感和幸福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幸福教育与教师主动成长的关系:幸福是教育的本真要求,幸福即是教师成长的动力,也是教师成长的境界.教师幸福感缺失是教师不愿意主动成长的重要因素.教师自我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来自于其创造性的教学劳动中,教师应该把教育看作幸福的职业,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创造和享受幸福,在教育过程中主动成长.  相似文献   

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理论上,便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倡意义学习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进而达到自我实现。这些教育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人人心向往之。幸福是什么?对于教育者而言,幸福就是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幸福就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淋漓体现。自有教育以来,人们就探索着教育的完美。在丰富的教育记载中,有一种论述非常的诱人,那就是以幸福为目的的教育。什么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中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幸福的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9.
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幸福感是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真诚奉献与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与享受幸福的统一。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 ,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培养幸福感 ,教师既要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又要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还要掌握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要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升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美术教学普遍的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主体而轻主导。形成了教师只重讲、忽视了学生怎样学。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的孩子依赖于学的法子。”“既管教又管学”、“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这些至理名言说明了教学中学生自学、主动性的重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这种独立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特别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发挥主动性。“要自己去学,不要坐而求教”陶行知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体现师范性。在教学中,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