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略论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体育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外交取得了增进国家交往和赢得国际认可的巨大成就.当前,奥运外交辉煌犹存,中国"体育热"持续升温,国际体育交往活动日益增多,这些都为中国体育外交提供了机遇.同时,在如何提升自身体育综合实力,摆脱体育政治化困扰等问题方面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需要重视并把握体育外交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体育外交工作健康发展,以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构建和谐世界的总体外交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与外交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社会、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国际政治问题社会化和国际社会问题政治化、权力政治和权利政治共存竞争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基本国际环境。这种国际环境要求中国的外交必须从外交取向、目标、原则、策略、心态、身份、重点、难点等诸方面,着力处理好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尤其是中关两国之间的崛起和反崛起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新型大国关系"成为探讨新一届中国政府外交理念的切入点。审视"新型大国关系"论述在中国外交话语中的发展进程,即历史地剖析"新型"、"大国"和"关系"的含义,那么中国外交新理念中更深层次的考虑是"共同发展"。在"新型"意义上,主要是降低不同国家制度对国家间关系建构的负面作用;在"大国"含义上,中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大国",而是一个通过融入开放性世界经济,从而不断取得发展的社会主义大国。在"关系"层面上,中国持续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国际社会是利益共同体。因此,"新型大国关系"的建设要以推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新理念为方向和指引。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同时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战略,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外交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外交利益实现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对外交利益实现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自主;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外交利益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良好的国际关系有利于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同时,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外交决策在外交工作中起着核心和大脑的作用 ,对外交工作起着指挥部的作用。当代中国外交决策机构由最高决策机构和行政决策机构两个层次来决定外交路线和方针及重大、一般和偶发外交事件的处理。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主要因素有 :中国根本的国家利益、国际大背景和趋势、国内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地缘、民族历史、宗教文化等因素 ,新中国成立 50年的外交决策成绩是令人瞩目的 ,它保证了国家的成长、壮大 ,避免大规模战争的伤害 ,促进了国家经济和各方面建设和发展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经济中国"和"政治中国"是从宏观层面定义中国发展的两个前后相继的阶段。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国"出现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中国"背景下,中国的外交体现出中国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等特点。随着"经济中国"向"政治中国"的转变,中国外交除了延续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同时,这个转变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外交带来困惑。只有正确解决这些困惑才能促进中国外交向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之后,新一届党中央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特别指出中国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道义取向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做出的选择,也是基于中国自身根本利益的战略研判。回顾对外交往历史,不同时期的中国外交理念和政策实践,都体现出对于国际道义的高度重视。"公道正义、义利兼顾、以义为先"作为集中反映中国外交道义的核心价值,突破了西方国际关系道义理论的传统观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外交进行创造性结合,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标志。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欧美强国发展势头衰减,一批新兴国家特别是体量庞大的中国开始从国际体系的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国际秩序处于加速转型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外交,面临各种现实问题和矛盾,如走和平发展之路与维护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的博奕、制度参与与制度创设、韬光养晦与奋发有为、大国责任与量力而为等一系列发展问题和矛盾.这要求中国外交具备驾驭各种复杂现实问题和平衡解决矛盾的艺术.对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恰当定位的基础上,中国外交需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给出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
多边能源外交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主要趋势,中国多边能源外交发展迟缓,亟待加强。新能源安全观是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基本指导原则。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经历了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在双边能源外交基础上发展起来。中国多边能源外交途径多样,领域宽泛。但中国多边能源外交的不足也很明显,在后续发展中须坚持国家利益诉求与国际责任义务相协调,加强能源外交力度,拓展外交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是近年来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提出的认知中国发展的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立场不同,角度不一,观点各异。本文分别从科学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世界历史的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和外交诸层面,来说明中国的当代巨变,解读"中国模式":它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模式;是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现代化模式;是发展中大国和平崛起模式。  相似文献   

11.
美元是当今国际经济体系的主导国际货币,其国际化的历史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美国在美元国际化的进程中采取了什么策略,有什么样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值得探讨。美国在20世纪前30年推行的金元外交是现代金融外交的开端。金元外交在推动美元国际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金元外交在拉美建立了美元主导的货币制度,通过海外投资和商业贷款推动了美元的交易规模,推动了纽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相对"去政治化"的对外援助和相对"中立"金融专家的参与使美元更能为国际市场接受和认可。金融外交可以为货币国际化营造政策环境并通过实际推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货币国际化的政治经济条件。金融外交可以推动建设有利的货币制度、扩大本国货币在其他国家地区的使用规模、推动本国国际金融市场建设并提升本国货币在国际体系中的影响力和国际认同度。鉴于美国的经验,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利用金融外交建立有利的货币制度、推动交易规模和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同时以平等互助的方式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形象,争取他国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际战略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立场,也是衡量政党和国家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是否远大、高超、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邓小平是一位具有非凡洞察力的思想家和战略家,他本着对国际社会和我国利益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继承了毛泽东的国际战略思想,又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格局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发展、开拓创新,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和主张,如: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干涉内政;倡导睦邻友好,实现亚洲民族大团结;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坚持国际平等,主张用外交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联合被压迫民族结成联合战线,争取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等等.反霸维和是孙中山外交思想的核心.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不仅开创了中国争取独立自主、维护世界和平和要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关系的理论宝库,而且影响和推动了毛泽东、邓小平在更高层面上提出"两大阵营"、"三个世界"、"东西南北"的外交战略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由于时代的局限,孙中山的外交思想中也存在对于帝国主义软弱和妥协的一面,包含着对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历史经验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孙中山争取中国独立平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战略思想只是一种不能实现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是中国学界的一个奋斗目标。自从近代以来,面对来自西方列强的压力,中国学界就寻求建立独立的外交理论体系,并先后受到欧洲、苏联、美国等外交理论的深刻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推动下,中国外交理论界与欧美同行进行了日益频繁和深入的交流,外交理论研究在中国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传统派、特色派和非传统等流派。然而,在开展国际外交理论交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本土化和学术自主性不强的问题,面对欧美丰富的外交理论成果,中国外交理论一直被笼罩在西方外交理论的阴影之中,在西方外交理论的框架中,中国外交研究长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张皮"问题,在理论上无法解释中国外交的行为规律。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探寻外交理论的中国路径,将各方外交理论与中国外交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外交理论的本土化和自主化,是今后中国外交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中国国民权益保护的国际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导致海外国民保护的客观需求迅增,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促进了国际层面个人权益保护的发展,中国政府的职能调整在外交领域促生"外交为民"理念,需要有效承担海外国民权益保护的重任。外国人待遇是确定海外国民权益的国际法基础,属人管辖是国籍国保护在外国民的国际法依据。海外中国国民权益保护的途径首先是受害人用尽当地救济,其次是起到预防与协助作用的领事保护,而外交保护、国际人权保护只是补充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与中国周边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国家利益观是我国周边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新的时代特征对实现经济利益的要求 ,把追求稳定国际环境的周边外交放在了重点地位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和“不以意识形态划线”、发展共同利益的国家利益观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存在的障碍 ,开拓了周边外交的新境界 ;周边外交是我国全球外交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一种软权力,在世界经济、政治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以文化为媒介的国际文化交往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水平,文化外交在各国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文化外交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已经成为我国继经济、政治外交之后的第三大支柱,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8.
国际体系是国际问题研究者们分析国际关系的核心概念.(1)1648年"威斯特伐尼亚和约"的签订导致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出现.从此,建立在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原则基础上的欧洲国家体系逐渐演变成由独立国家构成的现代国际体系.(2)二战后形成的两极体系是不同政治制度、相互对立的意识形态以及美苏双方对当时国际环境错误判断的不可避免的结果.(3)冷战结束后,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紧密交融,政治问题经济化和经济问题政治化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全球化、政治多元化为特征的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向纵深发展.中国在国际体系转变中坚持尊重并吸收那些为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所认同的文明准则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经验中引申发展出新的对外战略观.中国不再自外于国际体系,不再以打破现存国际体系为目标,而是以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开放的全球视野适应国际体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中国外交价值观成为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突破某些西方国家国际话语权制约的重要指导原则.中国外交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化思想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人类共同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中国外交价值观的基本脉络是:以"文明多元"为基本出发点,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原则,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实践途径,以共同构建"命运共同体"为追求目标.中国外交价值观提升了中国的道义感召力,增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促进更为合理的国际话语体系及国际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当前,西方国家已将外交伦理视作提升本国国际影响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有效工具。本文拟从"软实力"的视角出发,通过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总结中国外交实践对于人民、国家与世界的伦理阐释,认为中国与西方在制定外交政策时的伦理依据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更具代表性。本文提出,重视总结中国视角下的外交伦理观,能够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争取话语权提供镜鉴,也是中国建构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