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辞旧迎新之际,正是广大职场人写年终总结之时。在笔者看来,年终总结,应以“上干货”为要义。职场新人大多对此较为陌生,笔者送上三条建议:第一,把写年终总结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学习。年终总结的写法没有固定模板,但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通用规则,新人不妨从入职起就有意识地去了解、学习、领会。具体来说,可以向领导及同事请教,可以看书自学,也可以参考职场博主们的分享。  相似文献   

2.
"话题‘浙大学霸作息表太震撼了’冲上微博热搜,一张张精美、详细的日常作息表令人惊叹。""部分职场新人对年终总结怎么写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笔。"岁末年初,这两则看似没什么关联的消息,引起笔者的注意。"职场新人若能像学霸那样事先制订作息表,然后认真执行,积极反思,何愁年终总结无话可写?‘计划—执行—总结’何其重要!"这是笔者最直观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领导交代的会议发言稿怎么写?如何将枯燥的统计数据变得简洁生动?第一份年终总结要写些什么?初入职场,大小挑战接踵而至,成为职场新人们的压力源。面对各式各样的策划、报表、总结汇报和团队会议,你是否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你是否感到心中"花团锦簇",落笔却只剩"一地黄花"?  相似文献   

4.
每到年终,各单位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要召开年终总结会议,各部门负责人进行年终述职,社区也不例外。作为一名社区副主任,笔者想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对年终总结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5.
年底将至,作为一名职场新人,你会写年终总结报告吗?一份有实量、有份量、有质量的年终总结,既能总结过去工作中的优缺点,也能展望未来,是一个展现个人工作业绩、能力的绝好平台。那么,你会归纳总结吗?归纳总结能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它不仅可全面系统地了解过往的学习、工作情况,正视过去经历中的得与失,还可明确下一步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第一批90后毕业生集体走向工作岗位,于是大家纷纷称2012年为90后"职场元年"。90后走上工作舞台,给社会带来新鲜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这年终岁尾,让我们看看90后在这半年里,曾遭遇何种大考。闪辞考缘起:日前发布的《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的调研数据则显示,"90后"员工离职率整体偏高,这批职场新生代员工离职率达30%以上,高出平均水平5%。"90后"员工的就业观显得很随性,稍有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就决定辞职,甚至在就职几天之内就选择辞职。  相似文献   

7.
刘春彦 《成才与就业》2008,(Z2):101-115
即将跨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犹如刚通过驾驶考试的新手,面对职场,心中自然充满着喜悦与憧憬,但同时又会有着几分不安,如何才能走好职场上的每一步呢?要想在职场上走得更顺更远,知晓职场规则是新手上路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因为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规避职场"陷阱"是顺利前行的保障。本栏目就职场新人在签约前后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列举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年终岁末,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开始安排起了一年一度的年会。今年春节来得早,围绕着作为职场岁末的重头戏——年会,各式彩排已经火热上演。如果说央视春晚是全国观众的年会,那么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年会则是与同事或工作伙伴的团圆节。  相似文献   

9.
黄晓林 《社区》2011,(14):54-55
好,我来说几句。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做《社区·读书》的编辑工作,前几天写工作总结,有同事说,写得是不是短了点。是的,短是短了点,其实也传达了几个信息。  相似文献   

10.
肖华 《山西老年》2009,(9):46-46
在很多文件里都会有"圆满成功"这样的字眼,而原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却说,除了礼仪场合的外交辞令外,他一直反感这种过头话。"有的司在内部工作总结上写什么圆满完成任务,访问圆满成功。不送来看也罢,印了也就印了,再修改浪费纸张和印刷工人的劳动,但凡是经我审批的,则统统划掉‘圆满’二字。"  相似文献   

11.
对于大多数职场新人来说,由于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因此如何在简历中体现自己的"职业化"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小田就是这样一位职场新人,工作刚满一年的她,想通过跳槽换一个工作环境,但如何才能在简历中处理好较短的工作时间和较少的工作经历?为了凑数她不得不挖空心思、东拼西凑、尽可能地将自己在工作中做过的、学到的以及一些心得体会写在简历中,她的简历格式套用了网上的下载模板。然面,这样的简历在网上投递及网上申请中总是石沉大海,看到别人一次次获得面试机会,小田心里不免有些着急,但又无从着手。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小田的简历是怎样的?其中到底存在些什么问题呢?  相似文献   

12.
电影《致青春》上映已经有一段时间,影片自播出以来就受到众多网友的热评,影片中性格各异的人物角色也悄悄的溜进职场办公室,成为白领们有趣的谈资。今天,笔者就来分析下电影《致青春》中极具代表性的四类职场角色:职场拯救者、职场狠角色、职场老好人、职场励志代言人,你是否中枪了呢?  相似文献   

13.
职业视窗     
职场动态黄金周职场人大多选择短期培训自"黄金周"推出以来,已有8年的时间,职场人已不像刚开始时那样在黄金周扎堆儿外出旅游。某调查机构通过对7000多个职场人的调查,发现今年有将近半数的职场人都把主要时间放在了家庭中。其中,9.7%的人,选择了短期的充电培训,这其中近九成的人选择了英语和职业类培训。  相似文献   

14.
仇荃 《成才与就业》2014,(Z1):37-39
正年终岁末,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开始安排起了一年一度的年会。今年春节来得早,围绕着作为职场岁末的重头戏——年会,各式彩排已经火热上演。如果说央视春晚是全国观众的年会,那么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年会则是与同事或工作伙伴的团圆节。能歌善舞的肖安入职才半年,今年是第一次参加公司年会。为了在年会上大秀一把自己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每个职场人士而言,转行就像换个跑道重新起跑,要赶上前方选手,不仅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且还需要良好的个人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尽管新行当与老行当之间的转换,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可目前职场上转行的人并不在少数。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冒险而为,他们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相似文献   

16.
2009年7月,小李实现了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这一转变让他无法马上适应。从事销售工作的他常常感到时间紧迫、压力很大,因此只要有空闲,他就回母校,或是看书,或是打篮球。在校园里,很多学弟是他的"铁哥们",这让他感到很轻松。"我觉得学校的休闲生活可以很快缓解工作带给我的紧张感。因此,我很怀念校园生活。"小李如是说。这样的想法对于处在"断奶期"的职场新人来说并不少见。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后,工作压力陡增对于新人来说是很正常的,这种压力也确实会让他们无所适从。一般而言,职场新人必定会经历两三年的迷茫期。在这段迷茫期,职场新人应当尽快看到自身素质和工作要求的客观情况,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同时必须积极调整自身,克服种种不适应,以便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有效缩短职场"断奶期"。  相似文献   

17.
阮立军 《可乐》2011,(6):69-69
我们日常有很多工作,其中许多是难以用量化标准来衡量的,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大多要靠员工自己把握。这时,员工的表现会各不相同。很多人都会用自认为聪明的方法去做,而有些"傻人"则是"傻乎乎"地做。李莉所在的公司规定,每到财政年度末,员工都要写一份年终总结,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走向社会、走上职场,很多同学知道要给人留下"成熟、稳重、专业"的好印象。但除了从外表上进行一些改变外,有的同学不知还应做什么,甚至缺乏"职场形象管理"意识。那么,笔者就从其重要性说起。职场软实力之一不少人觉得,我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自己穿什么、怎么讲话,别人管不着。笔者甚至碰到这样的同学,他们说:"我就不能有自己的个性吗,为什么一定要融入集体,跟别人一样呢?那多没个性啊。"怀有这样想法的同学,明显对职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9.
聚焦     
日前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时间为34个月,在职时间的中位数为24个月。也就是说一半以上中国职场人士在一家公司安心工作不到一年半,就开始了辞职跳槽的准备。分析称,中国企业都未建立有效的模型以评估人才潜力,多数中国企业对此甚至毫无概念。在缺少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企业习惯通过提供更高的职位和薪水来吸引外部人才。这使得中国的职场人往往不够耐心,频繁跳槽换工作。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十月是职场"跳槽"旺季,历来有"金三银十"之说。于是"跳槽"还是"卧槽"就成了最近职场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跳槽"和"卧槽"究竟哪个更适合于个人发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