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求学之路     
我一辈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阶段是读书,后阶段:是教书。读书是地地道道的求学,教书在我看来也是求学,一是要向受教育者学习,二是要充电自学,才能胜任教学的任务。所以我一辈子都在求学,谈谈求学之路,也许对自己今后的求学,对别人的治学,都有一些参考作用。主要是一勤、二挤、三创、四恒、五虚。  相似文献   

2.
“多读书才能教好书”自古以来得到大家的认同。但是,有关教师读书情况的调查显示,当前不少教师很少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究其原因。我想有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忆家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和岑家梧认识是在一九三七年的夏天,但在这以前对于家梧的情况我已知道得不少了。他是海南岛澄迈县人,父母逝世很早,家里贫寒,得亲族资助在中山大学社会系读书,是个苦学生。一九三四年大学读到三年级时,一位亲族资助他到日本去留学。在日本三年的时间里,他除学好目文外,勤苦学习人类学,还读了一些进步书刊,并写出  相似文献   

4.
朱小棣 《社区》2011,(17):4-4
小的时候人们受的教育总是“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要孩子们去读好的书,好学向上,喜爱读书,并且相信读书是好事、有好处,可以成为好人或有用之才。稍稍长大以后我才听说一种反讽的说法: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可见读书也有害处,特别是方法不当.亦可误人终身。步人中年才悟出新的座右铭: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  相似文献   

5.
周豫  黄倩凝 《21世纪》2013,(9):56-57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穿过了很多排IPad——没见有人读书。"近日,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就是那个"不阅读的中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在中国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调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科书是每一个入学青年都要阅读的文学传媒,为新文学作品的传播和经典化提供了一个强势平台。受主流意识、新文学发展阶段、教科书编选制度、文化风尚等因素的影响,1917—1927年、1928—1949年、1950—1985年、1986—2015年四个时期产生的教科书新文学经典不同,经典化原因各异。结合教科书编选原理,分析四个时期教科书新文学经典化特点,能够发现影响教科书新文学经典化的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建构出教科书新文学经典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搬到首尔照顾二哥。我和妹妹因为要读高中,只能暂时留在浦项。父母为了筹措在首尔的生活费,把房子和做买卖的用具都卖了,只给我和妹妹准备了一间很小的房间。我们俩一边读书,一边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父母每个月寄来的伙食费根本不够我们吃饱,天天  相似文献   

8.
董健 《东方论坛》2007,(6):71-77
我受的高等教育是残缺的,读书太少,思力薄弱,被煮成了一碗"夹生饭".为了能进行正常的学术研究,我不得不拼命补课,即把这"夹生饭"回炉."思想"的回炉就是重新启蒙,树立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念;"知识"的回炉就是多多读书.在充满尴尬与苦恼的回炉中,我从1978年才算踏上了学术之旅.在此之前,我的学术研究还仅仅是处在营养不良的"胚胎期"里.所以我的学术道路的"正常发展期"是短暂的.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在"戏剧艺术".和"中国当代文学史"这两个领域里做了一些并不理想的研究工作,留下了<田汉传>、<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及一些论文,可供同人参考.现在,在我余年残照之中,只有三个字:读,思,写.  相似文献   

9.
《百姓生活》2013,(7):27
读者问:我今年20岁了,正在江西某大学读大二。父母2005年离婚,我由父亲抚养,我生母每月支付我100元抚养费。我今年初开学时,因学费不够请求生母再给付我学费,但未能如愿。请问,我能通过法院判我生母给付我学费吗?律师解答:你如果就现在的情况起诉到法院,法院会驳回你的诉讼请求。《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了"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虽然你尚在大学读书,不能独立生活,但是婚姻法解释(一)对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作出具体解释,解释规定  相似文献   

10.
数字     
50%温文尔雅的温家宝总理“五四”青年节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探访青年学生时透露,他在大学时50%的时间读教科书,应付考试;50%的时间读课外书,但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36门功课,得了35门优秀。温总理说,在北京地质大学读书时,“我把别人的睡觉时间拿来读书,晚上回宿舍,同学们都睡了,我总是读到最后熄灯。睡到半夜起床,又开始读书。那  相似文献   

11.
徐相兰 《社区》2010,(23):56-57
读书伴我成长,知识改变命运。对此,我有太多的切身体会。 我出生于苏北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我的祖辈终日与土地为伍,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充满了困难和艰辛。记忆中我的父母总是苦口婆心地教育我们姐弟:“要好好念书呀,要勤奋呀,家里很苦,书读好了才能有出息。”等等。  相似文献   

12.
偷偷读书     
于艾香 《社区》2012,(23):5-5
每个人的读书都与自己的独特经历有关。我读书就有令我自己都不解的特殊情结。我喜欢偷着读书。越是偷着读,我的兴趣越高。何谓偷着读?简言之,背着人读。不让人知道,悄悄地读,装作是没有读书地偷着读。这个偷字.真是涵盖了我读书的全部心态。为什么要偷着读呢?追溯起来.与我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经常有人问我:你从一个仅读两年初中的人变成著文写作的学者型教师,其间知识是从哪里来的?我认为: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 "一本好书是一位好老师".小时候我并不爱看书,一放学就和伙伴摸鱼捉鸟,打野仗,捉迷藏.记得在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天,全家人都不在了,我躲进阁楼偷翻箱子--里面一定藏有集邮本,没想是哥哥的藏书.  相似文献   

14.
书,是一颗幸福的种子。亲子阅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通过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通过共读,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  相似文献   

15.
李剑红 《社区》2011,(20):15-15
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他们为我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周写一篇周记,很多同学都写成了流水账,而我大多写读书的感受,也就是读后感。现在报刊上称之为书评。  相似文献   

16.
玩书记     
许兴城 《社区》2014,(5):7-7
我曾经是个嗜好读书的人,尤喜读与考试无关的杂书。为考试而读书是个苦差使,无目的的阅读却是件享受时光的惬意事。  相似文献   

17.
飘雪 《北京纪事》2018,(4):28-33
匣中美玉 艺术之路 我虽对紫砂知之甚少,然而也知道丁蜀镇是著名的紫砂泥产区,宜兴陶器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范姓乃中国紫砂界的名门望族,然而,范培君却出生寒门,三岁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他四处求医,却并无成效,最终还是落下了腿疾.家中一贫如洗,有时还要靠借粮度日.1984年,范培君16岁,父母已无力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作为长子的范培君放弃了继续读书,他决定挣钱供两个妹妹读书.范培君的人生是艰难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同村的叔叔在紫砂二厂做壶,说动了厂长,收下了他.从此,紫砂艺术给了范培君人生的独立与机遇.  相似文献   

18.
由古到今,人们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期望值总是很高,似乎教师就必须无所不能。那么每天疲于“应付”的我们,拿什么来快乐身心呢?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我们,就要在平凡与神圣之间架设一个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读书。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长大后,我对学生说:“书是成长的摇篮”;二十多年来,我对自己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喜欢读书,读教科书。学期初,新到的教科书散发着油墨香,那种诱惑不是我辈读书人经受得住的。我必定要从头到尾细细通读,不读完,心里就猫抓似的难受,尽管有时连着好几年…  相似文献   

19.
金镝 《新天地》2012,(4):49
都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于我这个夜猫子来说,却是"一日之计在于夜"。一个个平淡的夜晚,在我的"烹调"之下,都变成了一道道丰盛的夜宴。我平时喜欢读书,觉得那是疗养身心的一种过程或途径,而我退休后又受聘于一家企业,属于"老来再就业",于是,只好白天全力忙工作,晚上再全心滋养我的爱好。我的夜生活可以用三句话来形容:侃大山,听音乐,爬格子。偶尔再加上一个读闲书。我自诩  相似文献   

20.
徐小平 《21世纪》2008,(12):14-15
来美国时间虽然短,但还是抽空来看了在波士顿读书的两个朋友的孩子,一个是在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读钢琴硕士的朱昊冰,一个是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读MPA的林嘉。两位同学的父母都是我的好朋友。中午在波士顿四季酒店请他们吃了午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