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豌豆属植物曲柳(PisumstivaL)和荷兰豆(PisumsativumL)细胞染色体作了计数,并讨论了有关细胞学和分类学问题.实验表明,曲柳的核型公式为K(2n)=14=6m+6sm+2st,属于"2A"型,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2L+4M2+8M1;荷兰豆的核型公式为K(2n)=14=8m+2m(SAT)+2sm+2st,属于"2A"型,相对长度组成为2n=14=8M2+6M1.同时还计算了两种植物染色体的体积,研究了它们的相对长度变异幅度、臂比变异幅度等.  相似文献   

2.
对国产圆叶碱毛茛 (HalerpesteseymbalariaPurshGreen)进行了核型研究 ,其染色体数目 2n =16 ,核型公式为 2n =16 =8m + 4sm + 2st (2SAT) + 2t。核型类型 2A ,核型不对称性系数为 6 3 77。推测碱毛茛属可能起源于毛茛属的美丽毛茛组 (Sect .Auricomus (Spach)Tamura)中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国产前胡(Peucedanum decusivum(Miq.)Maxim)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其核型公式为,2n=22=18m+2sm+2st(2SAT),核型不对称系数58.15,核型类型为2A。与当归属(Angelica L.)和蒿本属(Ligusticum L.)的一些种的染色体核型比较,显示出它们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前胡的核型对称性较高,是其核型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国产圆叶碱毛茛(Halerpestes eymbalaria Pursh Green)进行了核型研究,其染色体数目2n=16,核型公式为2n=16=8m+4sm+2st(2SAT)+2t.核型类型2A,核型不对称性系数为63.77.推测碱毛茛属可能起源于毛茛属的美丽毛茛组(Sect.Auricomus(Spach)Tamura)中的原始类群.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江西毛茛属两个种的核型。毛茛(Rarmnculus japonicus)为K(2n)=14=6m+4Sm+4St,核型类型3A。茴茴蒜(Ranunculus cantoniensis)为K(2n)=4X=32=12m+4sm+12st+4t,为异源四倍体,核型类型3B。  相似文献   

6.
在减菀的根尖制片中,对碱菀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碱菀的染色体数目是2n=18,其核型公式是2n=2x=18=10m+2sm+6st;依据Stebbins的分类标准,碱菀的核型为“2B” 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重楼属(Paris.L)植物:华重楼(P.polyphylla varchinensis)和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进行了染色体核型研究。华重楼核型公式为2n=10=6m+4t;七叶一枚花核型公式为2n=10=6m+4t+3b。其中3个b染色体均为m着丝点,该核型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棱喙毛莨(RanunculustrigonusHand.-Mazz)的6居群77个个体进杆了核型分析,发现核型变异现象,并用下面4种不同的核型形式加以表示。(1)昆明型核型2n=2x=16=4m+2sm+10st(2SAT)是四种核型中最普遍的一种技型;(2)苍山型核型公式为2n=2x=16=6m+2sm+8st(以2SAT),其杂色体大小与其他几种核型相比,显得特别大,它是一种旱生性的细胞型;(3)贵州型核型公式为2n=2x=16=4m+6sm+6st(2SAT),其随体染色体具有一个比短臂大得多的随体,而其他核型的随体是近等于它们的短臂,它是一种株形矮化的细胞型;(4)昆明-苍山型核型2n=2x=16=4m+3sm+9st(2SAT)其特征介于昆明型及苍山型之间,故认为核核型是后两者之间的余种。  相似文献   

9.
簇毛麦6V染色体上携有抗白粉病基因Pm21.本研究利用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单端体和双端体附加系(2n=42+1t和2n=42+2t)为材料,通过自交,观察后代植株6V端体出现频率,以评价外源染色体在小麦背景中的遗传平衡程度及稳定性,为利用培育小麦-簇毛麦导入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自交群体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观察,发现在双端体附加系(2n=42+2t)自交群体(F2)中,2n=42+2t,2n=42+1t,2n=42的出现频率分别为51.92%,40.38%和7.7%;在单端体附加系(2n=42+1t)的F2群体中,2n=42+2t,2n=42+1t,2n=42的出现频率分别为1.85%,17.59%和80.56%.χ2检验表明(χ20.01=0.000),两自交群体问6V端体传递能力存在显著差异,6V端体的传递能力与亲本携带的端体数密切相关,双端体附加系在减数分裂时主要形成n+t配子,而单端体附加系则形成n和n+t两种配子,n+t配子参与受精的竞争能力主要取决于6V端体的遗传平衡程度,单端体附加系自交群体中的6V端体出现频率较低.这表明6V端体可能携有较多的不利基因导致n+t配子竞争能力较差.小麦-簇毛麦6V双端体附加系Pana(2n=42+2t)6VS在Moisaon 6MV/6B中通过雌雄配子传递频率研究发现,6VS通过雌配子的传递频率(33.33%)远高于通过雄配子的传递频率(4.87%).这也与其抗病性鉴定结果一致.此外,还发现以Pana(2n=42+21)为母本获得了小麦-偏凸山羊草-簇毛麦三属杂种,而以Pana(2n=42+2t)为父本却未能获得小麦-偏凸山羊草-簇毛麦三属杂种,暗示Pana(2n=42+2t)附加端体可能对花粉育性有一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同顺序m×n排序问题”是指:n个零件Aj(j=1,2,……,n),要在m台机器M_i(i=1,2,……,m)上加工,并满足(1)Ai的加工顺序是相同的,即都是先在M_1上加工,再到M_2上加工,……,最后到M_m上加工。(2)每台机器在同一时间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