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世间的所有艺术之中,可以说,再没有比领导者的统御艺术更复杂、更捉摸不定了。试看,手无缚鸡之力的弱者,可使能征惯战的勇将拜倒在脚下;斗大字不识半升的莽汉,能使许多饱学之士围着他转;一贫如洗的穷儒却有众多人追随;也有其貌不扬的人,  相似文献   
2.
“同顺序m×n排序问题”是指:n个零件Aj(j=1,2,……,n),要在m台机器M_i(i=1,2,……,m)上加工,并满足(1)Ai的加工顺序是相同的,即都是先在M_1上加工,再到M_2上加工,……,最后到M_m上加工。(2)每台机器在同一时间只  相似文献   
3.
文中提出了科技成果“转让率”和“投入产出比”两个概念。测算出陕西省1986~1991六年间科技成果转让率为48.7%,科技成果转化率为36.8%,科技成果投入产出比为0.48,虽然投入小于产出,但属微利经营。并为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前,关于古代汉语“实词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仍然不很明确和统一。“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也是实词活用中的一种现象,是一种比较特殊和重要的活用现象。所谓文言实词的兼义功能,就是指某类实词在一定的句子里不仅具有它原来的词义、词性和语法功能,并且兼有与之相应的另一类实词的词义、词性和功能。即某一实词因活用而可以在句中兼任两个句子成分和兼有两类实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组织行为面临的挑战及组织行为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组织行为面临空前的挑战.外部环境系统出现了变化性增加、稳定性减弱和复杂性增加、确定性减弱的趋势,一方面动摇了传统组织设计重视严格分工的原则和方法,另一方面也全面更新了组织发展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要求组织确立新的效益观和新的生态观.同时,组织中的人也出现了工作价值观多元化、结构差异化、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多样化的变化趋势,要求组织能够以保证工作者稳定性的方式对这种变化做出反应.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并将进一步改变组织的管理技术和活动过程,推动了组织从构筑明确刚性的组织边界转变为无边界管理或渗透边界管理.组织行为面临的种种挑战,对组织行为研究提出了挑战,从而引发了组织行为研究从立场到对象乃至方法的一系列转变.每一个时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继承性地发展了前一时期的探索和研究,因此,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也必将在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历史沿革中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组织政治行为是组织中的个体通过非职位性权力的运用,以影响或试图影响组织内利益格局和关系格局的活动。从组织政治行为的两重性分析组织政治产生的根源,并从人本观点出发,分析组织政治行为的人性基础,可以得到如下的认识:组织政治行为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领导者(管理者)应该从更加符合人性的观点出发,识别他人的政治行为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对他人的政治行为保持足够的职业敏感性,同时,要恰当运用权力并发挥权力的积极作用,避免自身政治行为的破坏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一所普通中学大样本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青少年近视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与诸多因素有关。调查结果明确揭示出:影响青少年近视不仅是和已被人们熟悉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来自社会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8.
1993年全国硕士生录取数量及分布分析──兼谈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任大援,柴三营,王福存,马家(西北大学研究生处副教授、副研究员、副研究员、教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最为关键的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诗的发展已经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如果说这六十多年的历史足以汇成中国新诗的大海的话,那么,每一个独特的诗人就是一条河流。它们以各自的形态流动着,滋润了生活的大地;同时又从不同的入海口,汇入新诗的海洋,为新诗的发展作出各自的贡献。何其芳就是这么一个独特的诗人,他始终寻找着“我的河流”,“低低地唱起自己的歌。”“在我的河流”里航行,唱着“自己的歌”,是诗人何其芳最显著的特点。当清晨,当星夜,他独自凭倚在长长的白石桥上,踯躅在槐荫下,或者瞑坐在幽暗的小窗前,他是敏感而细腻的,“常有些微妙的感觉突然浮起又隐去”,他不惯于从生活本身,从外部世界去得到艺术的发现,而是“倾听着一些飘忽的心灵的语言。”何其芳的诗歌是那些“微妙的感觉”、“心灵的语言”的  相似文献   
10.
杜甫的《望岳》是一首流传广、影响深的唐诗。该诗第四句“阴阳割氏晓”一些唐诗选本多作如此解释:阴:山之北为阴;阳:山之南为阳。“割昏晓”:山之南北坡把泰山分割为昏晓两面。有影响的《唐诗鉴赏辞典》也解释成: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判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对诗的一些文句的解释,虽然人言言殊,但我总觉得上述的解释不妥。《说文解字》中指出了“阴”与“阳”两字的本义,确如上面某些引文所述;“阴”:山之北;“阳”:山之南。解释词义,追本溯源,不失一法。但这只是在追究词的构成,而不是认定这个词语在该句乃至该诗中的特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