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红楼梦》所描述的封建社会生活,带着严重停滞时期的特质:封建主义依然强大牢固,阻碍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理想的曙光还没有照射进来;在封建主义的重压下,人性被扭曲,人遭受巨大的精神痛苦,却找不到出路。《红楼梦》里每—个稍多着墨的人物,从凤藻宫贵妃娘娘贾元春到大观园里的小丫头,他们的性格无不被扭曲,他们的精神无不遭难以逃脱的痛苦。《红楼梦》实在是一部描述人的扭曲和痛苦的小说。  相似文献   

2.
士林正气学苑奇功──评《曹雪芹祖籍考论》周汝昌1922年胡适始著《红楼梦考证》,所考以作者与版本为两大主题。版本一题另论,作者一题则迟至1931年方有李玄伯《曹雪芹家世新考》发表,是为雪芹祖籍河北丰润说之源头。胡氏《考证》之后历25年,拙著《红楼梦新...  相似文献   

3.
我现在才认识到要解悟《红楼梦》实在不易,我直到评批完这部书,对《红楼梦》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书,对康、雍、乾时代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作者都有极为尖锐的抨击。但《红楼梦》又不是一部政治书,而是文学,是一部文学性、艺术性极高极强的长篇小说,其成就之高,可列于世界文学之冠。  相似文献   

4.
如同《红楼梦》的主题之尚无定论一样,《红楼梦》的主线也是研究者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然而,象《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叙事作品,应该能理出一条它的结构主线。我以为讨论《红楼梦》的主线,必须首先明确一个前提,即在《红楼梦》诸多版本中确定一种本子,才有讨论的基础,否则,仁智互见,莫衷一是。那末,确定哪种版本为好呢?以我看,还是以现在大量刊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为好。虽然它的后四十回系高鹗所续,也不论该续有多少缺点和不足,但普遍认为该续是所有续书中比较接近曹雪芹本意的;仅就该续使《红楼梦》成为完璧而通行于今世而言,把这一版本作为讨论《红楼梦》主线的蓝本,也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5.
且说“贬高论”白盾《红楼梦》后四十回所谓“高鹗续书”的评价一直是红坛争论的热点之一,崇曹贬高论曾成为一时风尚,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着绝对优势。这个现象——“贬高论”的出现及其前因后果和影响,是个值得探讨的命题,谨己见于下.《红楼梦》百甘回的流传,读者...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一部流芳百世的大悲剧。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了曹雪芹的悲剧观及其蕴含的美学特征,展示了《红楼梦》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晴雯是《红楼梦》中丫鬟形象中作者最为钟爱的一个,也是读者喜欢的人物之一。她是作者所列红楼十二钗仅有的两个副钗之一。曹雪芹设计的晴雯的主体性格是毫无奴颜媚骨,大胆反抗,嫉恶如仇的性情。这个人物也就因此获得了自身的性格逻辑,她的心理、语言、行动也必将沿着这一逻辑展开情节,向前发展。在《红楼梦》的传抄过程中,因为版本差异,造成了晴雯的形象扭曲变形。究竟哪一个晴雯才是作者苦心孤诣要提供给读者欣赏的典型形象呢?依据程甲本、程乙本、脂批本各自不同的文本原貌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就《红楼梦》现存版本而言,脂批本并非是完美无瑕的,程高本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8.
为判断杨本《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版本性质,运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将杨本前八十回的原有回目与现存十二个主要的《红楼梦》版本回目进行比对,重点分析了杨本独有的十回回目。分析结果表明,杨本的回目与其他版本相比表现出不完善的现象,这或可说明杨本前八十回目有《红楼梦》早期文本的痕迹,杨本前八十回回目应属于一个产生于程本之前的、早期抄本《红楼梦》中的回目。  相似文献   

9.
霍克思英译的《红楼梦》(前八十回)艺术成就很高,引发了很多研究。范圣宇的英文新著《译者的风月宝鉴: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霍克思的〈石头记〉》旨在考察霍译艺术胜境的生成基础(译者的汉学素养与版本校勘)、具体表现(翻译中的音、形与风格、玩趣与想象以及对西方文学经典的引用)和生成过程(基于翻译手稿等一手文献的翻译修改),挖掘霍译本身的艺术与审美价值。作者在书中论及或躬行的很多理念与方法颇有启发价值,如翻译生成研究、以经译经的理念、翻译游戏观等。作者长期沉浸在霍译《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通过反复的译文细读以及对霍克思翻译手稿、翻译笔记等一手文献的通读,再加上校勘霍译《红楼梦》汉英对照版的经历,造就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红楼梦》翻译研究专著。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对等角度探讨《红楼梦》习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古典文学巨著,其语言精辟,但理解难度较大,尤其是体现浓厚汉文化的习语的翻译给中国的翻译者造成极大困难,但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个英译版本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译者们在翻译带有文化特色的习语时势必探悉负载其中的文化信息及英汉习语的对应语义关系。本文比较分析《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翻译,从而例证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是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只要达到功能对等、不影响本土文化信息的传递就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袖珍方》是在明代朱橚主持及授意下,由周王府李恒编撰的一部方书。其成书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朱橚被贬云南有关。此书在编刊及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著录及版本差异造成撰著者的混乱,其作者被认作朱橚或李恒,甚而被误认作明代熊宗立或王永辅。通过各种著录题跋及版本考察,考证此书的成书过程、刊刻时间,厘清此书作者及序跋作者,并与熊宗立及《简选袖珍方》作者王永辅相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新红学家发现加注了脂砚斋的批语的版本前,红学研究中并无脂砚斋其人。脂砚斋不是第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读者,也不是第一批书的人。当时社会上还有其他版本、其它书名的《红楼梦》在流传,不止脂砚斋所抄阅再评的《石头记》一种版本。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苦哭芹,泪亦殆尽”等语是脂砚斋说的假话。  相似文献   

13.
清代旗籍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一部“反《红楼梦》”性质的作品,本文从小说中文康本人对《红楼梦》的评论、文康的性情观、文康的写作动机等方面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儿女英雄传》并不是一部“反《红楼梦》”之作。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版本流变一见孙柏录(一)《红楼梦》伟大。即或程高刻本就可以这样说。(前80回。后40回也是高水平作品,然不足以伟大称之。)脂本更伟大。《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今存十种脂本及程甲本前80回于一体,为探究诸本关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便翻开一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红楼梦》原著及其改编的两部电视剧为例,从版本选择、主题立意、情节取舍、叙事方式、艺术风格、人物塑造等方面探讨古典名著影视改编的"适度性原则"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新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袁卿武【编者按】袁卿武副研究馆员是西北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对古籍版本见闻广博,尤潜心于手抄本之研究。他发现的曹雪芹诗词抄本,可能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海内外对《红楼梦》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经众多“红学”专家穷搜稽考,竟未...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文章基于关联理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汉语歇后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冈的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红学代表著作《红楼梦新探》(增订本《红楼梦研究新编》)《红楼梦论集》之中。从这些研红著作中可见,赵冈的红学研究主要集中于曹雪芹家世生平以及版本考证两个方面。赵冈勤于搜集版本,详于比较文字,且时有新发现,其整理文献的系统性远胜于同期港台及海外红学学人,因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也说迎春是谁的女儿——《红楼梦》版本辨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迎春是谁的女儿——“红楼梦”版本探微》一文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老爷”与“老爹”的歧异、迎春的生母的细密考察,证明程甲本才是最早的版本,并对版本“探微”方法的科学性作出了检讨。  相似文献   

20.
杨泽文 《社区》2008,(32):57-57
有人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部《红楼梦》。的确,不同的人会在《红楼梦》不同的方面为之折服。有人找出了当时的民风习俗;有人看到了人情冷暖,宦海沉浮;还有人独独沉迷于《红楼梦》的精美饮食。《红楼梦》中描写的饮食文化可谓是《红楼梦》的经典之处,其独特魅力并不是因为描写了多少珍馐美味、琼宴豪席,而是从小处着眼,在贾府人的日常饮食描写上做起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