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这类文章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大量地引用或叙(xu)述所“读”材料的内容,忽视了对“感”的抒发,致使所写的文章成了缩(suo)写的摘(zhai)抄。写“读后感”一定要写出自己对所读文章的感受、体会,  相似文献   

2.
这次作文,是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读后感或观后感的—般思路是:一、简述原文有关内容;二、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三、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四、应以所读作品或所观.看的节目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更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儿童“读经”现象引发了学界的广泛争论,儿童“读经”的本质是一场经典文化的教育活动。在“经”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学的经典,在内容上要体现广博性、科学性和递进性;在“读”的问题上,不仅要关注儿童的兴趣,而且要处理好“阅”与“读”、“读”与“解”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2,(9):1-1
本人是企业退休职工,两年前参加社区“关心下一代”活动,结识了贵刊。翻看以后,觉得里面的文章写得很有“味”,于是就借来一读,从此与贵刊结缘,特别对“生活”刊更为喜欢。《社区》“生活”刊自2011年9月改版“服务”刊,虽只有两字之别,但充分反映了贵刊为社区广大群众“服务”的一种理念。改版后的“服务”刊,更让人爱读。这几期的“时评”  相似文献   

5.
提起如何指导学生作文,很多教师都会眉头紧皱。的确,稍稍一读学生的习作,谁都难免会有此感受:写活动,必有野炊;写事情,必有让座位、扶盲人;写人物,眼睛、鼻子、声音,男女老少都是一个模样。过去的一篇《小木船》,曾“克隆”出多少的“文具盒”“纸飞机”“四驱车”……“作文难”不仅“难”住了学生,更“难”倒了辅导的教师们。  相似文献   

6.
宇宙人生之规律,可用“多、二、一(0)”螺旋结构加以概括,它不但可由《周易》与《老子》等哲学典籍中找出它的理论根源,也可从辞章中寻得其具体呈现。而落到辞章章法上来说,则包含三种:一是“(0)一、二、多”的顺向结构,这是从创作面,亦即“写”来说的;二是“多、二、一(0)”的逆向结构,这是从鉴赏面,亦即“读”来说的;三是“多、二、一(0)”的往复结构,这是从创作、鉴赏两面,亦即合“写”与“读”来说的。  相似文献   

7.
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曾经在一首诗里写过这样两句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至今,许多的文人学者对这两句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其中的“破”字。有人认为破字强调的是读书要读懂,有人以为破字乃是说读书要读透,也有人说破字是强调读书要把书读烂,还有人认为破字是告诫后人读书要多读。  相似文献   

8.
金建陵 《金陵瞭望》2005,(23):54-54
本文提及的两对主人公与南京有着紧密联系,读他们的“事”就是读他们的“人”。但愿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们,不要忘记他们当年的革命奋斗和生活激情。  相似文献   

9.
浪漫举报     
丁老师:小作者有感而发,能联系现实展开议论,突出议论的中心“我们需要和平”,写得真切而感人。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读后感。 刘同学:李静同学“读”、“感”巧妙结合,简单介绍主要内容后,自然地引出感悟的中心——“我们需要和平”;然后联系现实,举例证明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小作者内心发出呼喊:我们需要和平,文章显得水到渠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全文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写“我是伴着一道道人生的‘坎’长大的”,后半部分写的是“尽管我有种张不愿跨越高考这道坎的情绪”但这道“坎”不能不跨。前半部分属于“面”上的铺陈与铺堪,后半部分则是集中于一个“点”上实话实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飞白”是一种修辞格,“白”就是“白字”,“故意运用白字,便是飞白。”(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得具体些,有意运用读白写白或产生了歧义误解的字词,以收到某种表达效果(如讥讽、谐趣),就是飞白修辞。  相似文献   

12.
师专英语专业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教师有责任利用灵活的教学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3.
张发财 《社区》2012,(5):8-8
过去只要是皇上下达的命令或指示。都可叫做圣旨。“圣”指皇帝,“旨”即旨意,“圣旨”就是皇帝的旨意。电视上出现的那种卷轴圣旨,高度一般是一尺,长度则不限制,明朝一般一两米左右.一米的圣旨展开来读双臂还能承受,两米的话必须拉面师傅才能胜任。到清朝因为是汉满双语,从最右端往左写的是汉文,从最左端往右写的是满文,中间盖一红印。汉满双语内容一致,一个事儿说两遍,跟中英文练习本一样。如此一来长度加倍,最长的六七米左右。  相似文献   

14.
美的默读     
毛志成 《社区》2013,(35):50-50
世上一切真实的美,尤其是深邃的美,包括美景、美物、美人、美文,是需要默读(即“心读”)的。若是只停留在目读、口读、喉读、手读(即鼓掌)的“美”,往往是浅层的或虚奢的。例如美景。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游者见了之后若是一味惊叫,大喊“太美了!太奇了!太绝了!”,或是只忙于拍照留念,  相似文献   

15.
论张惠言     
张惠言是乾嘉时期“常州学派’的中坚,他对易、礼的研究既是清初汉学“经世致用”思想的一种回归,又是清末维新运动的一种先导。他的易学思想直接影响了“阳湖文派”和“常州词派”。作为“阳湖文派”的主将,他的散文朴茂劲健,于淡泊中见恨激,于平和中写忧患。作为“常州调派”的领袖,他主张词创作要尊词体,崇正声,重比兴,有寄托,发幽隐,导渊源。读词、说词要做到“义有幽隐,并为指发。”他的词作充分显示了该派“尔雅哀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叶圣陶先生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要数“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了,“听”、“读”、“写”三项就容易了。小学生正是发展口语的最佳时期,教学中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说话能力,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呢?实践证明:让学生从乐说会说到善说,是一年级说话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必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招及由此形成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是对传统班级规模教学的挑战,但在原有问题并未解决的情况下,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迅速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经长期探索,本文提出的“读多写长”法,是建立在心理、生理、认知思维等基础上的;“读多写长”法符合语言自身规律、符合国情、符合汉民族语言学习行为认知习惯。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其是提高英语教学,特别是提高大班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沈昌文 《社区》2008,(35):52-52
蔡澜先生有一文集《未能食素》,是我早年喜读的谈美食的图书之一。当年大读境外作家写的食经,油然而生的一个念头是:怎么能想办法到香港去住一阵,天天尝些美味。因为蔡澜以及其他诸贤所谈的美食,都在香港,不在什么尖沙咀金巴利道,便是湾仔的大王东街,叫我在北京哪里去找。天哪!那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念”之动,虽说已离“文革”十来年,脑子里有这种叛逆念头还是太不应该。赶紧打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早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习作能力.是“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实验的指导思想。对低年段孩子进行写话训练,让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语文学习的时候.就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两大功能——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并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变成自己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行为。但由于刚入学的孩子年龄太小,认知能力很有限.如若指导不当.势必让孩子们苦于“写什么”、“怎么写”。因此,教师要潜心琢磨、探索指导习作的方式,让孩子在开始接触语文的起始阶段感受不到“习文”的苦恼和困难。从而培养一种愉快“习文”的情感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谈谈我们在“低年级学生写话序列训练”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读”和“写”是两个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读”是自外而内的意义吸收,即理解吸收;“写”是由内而外的思想表达.即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两者之间的联系点,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进“读”,使阅读教学成为听说读写紧密结合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