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物质变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概念。由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的层次和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却又没有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界定和明确的说明,这就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一定困难,甚至有人企图否定这一概念。本文针对这一概念歧见纷呈的情况分析指出,"物质变换"是马克思在生理学概念"新陈代谢"(德文为Stoffwechsel)的基础上创造性应用的结果,其内涵已远远大于"新陈代谢",不仅不能轻易否定,而且,要在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意义上综合、全面地理解。  相似文献   

2.
"隐含作者"这一概念应用很普遍,但是它的定义和所指一直仍然是学界的争论热点。本文结合当前此领域的主要学术焦点,对引进"隐含作者"的必要性,他和真实作者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隐含作者"这一概念这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隐含作者的提出有利于严谨的文学批评;隐含作者源于真实作者的创作又有赖于读者的建构,他和真实作者之间是一种动态的交叉关系,因此,隐含作者不是一个实体,而是在阅读中得以具体化的一个抽象的集合体。借鉴语言学的两组术语——音位和音位变体以及语素和语素变体——的理解,隐含作者可以表示为:1+1+1+1+……1=1,所以,隐含作者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也可以是许多个(具体的)。有鉴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了对查特曼经典图示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3.
"笔记小说"这一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混乱的不足,这一概念的使用造成了小说概念上的混乱、目录学的混乱。造成这种混乱局面的表象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研究落后于时代的变迁,没能正视小说界已经发生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辨,实际上则体现了古今小说概念的冲突、古今主流思想的冲突、古今学科分类的冲突。文章针对以上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将笔记类作品划分为"小说类笔记"、"历史类笔记"、"考据类笔记"和"杂俎类笔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律行为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行为作为德国民法中的一个人为概念,有对其进行阐释和体系化的价值。但学界中关于法律行为的各种不同定义导致了这一概念的不确定性,使它无法完成作为一个认知工具解决法律问题的使命。概念必须因生活需要而存在,法律行为的定义中既要包含其核心要素意思表示,又要充分重视这一概念的工具性价值,合理限定其属概念,即在定义中强调它的属概念为发生私法上效果的一种动态变化的行为,而不再作为一种法律事实予以强调。  相似文献   

5.
以学界对中国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争论为起点,通过追溯"人口红利"概念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考察这一概念在中国人口研究中的本土化应用,可以发现:应用中存在着片面、简化、泛化的问题,同时将此概念直面中国现实,也可见其存在注重经济效益、缺乏社会维度和注重生产过程、忽视消费过程的潜在缺憾,导致它难以合理、准确解释现实。而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流行或可反映出中国发展逻辑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意向性概念一直是西方学术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内学界是在现象学视域下理解意向性概念的.寻求美学突围的学术追求尤其要反思和警惕这一概念的西方学术理路,同时努力捕捉中西文化、思维的恰切点,以实验性的态度重塑东方美学.  相似文献   

7.
"艺术终结论"并不是宣判艺术活动的终结,而是宣告需要终结关于艺术这一概念的西方现代性话语霸权."艺术"这一概念伴随着西方现代性而发生的内涵历史流变,表明西方现代性话语逻辑下的艺术概念所反映出的理论局促,这为人类学意义上的艺术--人工制品的理论出场清理出了理论生长的空间: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文化策略,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人...  相似文献   

8.
接受美学双星之一的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Iser)在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暗隐的读者"的概念,其所讨论的读者与文本互动关系的焦点就是读者与文本通过"空白"进行的交流过程.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每一瞬间不同的张力结构.这一概念符合艺术规律,对作家、读者和批评家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休谟认为道德的区分不是来自于理性,而是来自于我们的情感,也即"道德感".道德感是一种"特殊的快乐与痛苦",特殊的道德感是休谟道德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是休谟并未对这一概念给予清晰的论述,学界也对此鲜有分析和讨论.因此,这一概念的分析和讨论对于准确理解休谟道德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过去10年间,西方营销学术界一直致力于市场导向的相关研究,但呈现出零散割裂混乱纷杂的研究结果.其关键原因在于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关于这一概念的不同定义和实施方法.本文介绍了市场导向各种定义的异同,并从管理现象和文化现象的层面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1.
情节论     
“情节”是戏剧和叙事类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也是文艺美学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的形态学概念。大约在近代末,这一概念由西方引入我国文论。因为是舶来品,所以许多人对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就不甚了解。一般人使用它时多意指为“故事”(我国文论固有的一个概念,与情节有关系,但并不同一),而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五花八门。明晰概念是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前提。鉴此,本文拟从历时与共时两个方面对这一概念作一辨识。  相似文献   

12.
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在哲学乃至非哲学领域运用广泛,但福柯真正提到"异托邦"这一概念的文本数量极少。基于对这些文本的分析,福柯"异托邦"概念显现出与"乌托邦"概念既相对立、相差异又潜在同内涵、同功能的特点。"异托邦"概念不仅道出了"乌托邦"的"希望"本质,还弥补了其乌有的缺陷,即异托邦是求异性、批判性的实存本身,具有不可化约的多样性。异托邦普遍存在但不是普适概念,它是概念性的非概念存在。福柯哲学的主旨可以通过"异托邦"概念体现出其强烈的批判功能,但对这一概念的滥用则暴露出哲学学说的固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生产的极大发展、产品同质化的出现,广告宣传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告传播由原来单纯地对产品功能的介绍转为与文化的结合,广告表现出更加浓厚的文化韵味。与此同时,学者们也开始注重对广告文化的研究,"广告文化"这一概念被频繁地使用,并出现在众多学术论文中。然而,通过阅读这些论文,我们发现人们对"广告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分歧,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概念,然而概念的界定是学术研究的前提。本文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广告文化"的含义,对这一概念形成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主题是文章的基本要素,提炼主题是写作实践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对主题的认识却十分混乱。诸如什么是主题,作者是否必须在确认一个明确的主题之后才能写作,主题是不是全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中可以存在多项主题的说法能否成立等等问题,时时困扰着作者、读者和论者。不少人小心翼翼地绕开这个词语,唯恐招惹是非;也有人对这一概念采取不屑一顾的  相似文献   

15.
"乡土中国叙事"这一概念当下虽然深受学界的青睐,但尚没有被认真界定过。这一概念在当下研究中浮出,是因其融合了"乡土"和"中国"这两大价值元素,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审视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乡土社会及文化问题的文本类型的需要。基于此,应该以开放的眼光来对待这一概念,充分利用"乡土"和"中国"的组合可拓出的多方面的意义空间。这一概念不仅应该包含以农村农民为呈现主体的"中国之乡土"叙事,而且应该包含以传统乡土社会文明为呈现主体的"乡土之中国"叙事。  相似文献   

16.
自从韦恩·布思提出"隐含作者"这一重要的叙事理论概念以来,这一概念在国际叙事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由于学者们对它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阐释,形成了以西摩·查特曼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叙事学流派将"隐含作者"看成是真实作者在写作中创造的一个产物,将"隐含作者"囿于文本之内,甚至认为作品在创造出来之后,作者就死了。而以詹姆斯·费伦为代表的后经典叙事学流派对"隐含作者"的理解走向另一个误区,将它等同于真实作者,认为创作文本的不是"隐含作者",而是真实作者。这些对"隐含作者"的理解都有失偏颇。对该概念的正确理解应该打破文本的封闭性、客观性,将其置于人文视域之下,从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双向进行,并考虑作者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才能更好地把握"隐含作者"在叙事交流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道德可证立性"概念在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学界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又是晦暗不明的,加之在讨论其商谈伦理学时对之不加辨明而草率使用,这就造成了对其理论的片面诠释。于是,对此概念加以辨析、明确其逻辑,从而有效诠证哈贝马斯的道德认知主义立场,以及在此基础上追求道德普遍性之理论旨趣,乃是不可或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代民族主义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主义是贯穿整个90年代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在我国大量的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中,由于缺乏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进行类别分析,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陷入了严重的概念混乱之中.本文结合近年来民族主义的不同表现形式,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民族主义、国家民族主义、部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新法西斯主义等6种民族主义的类别判断.以期引起对科学使用"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人内传播”是我国传播学的五大范畴之一,这一概念尽管出现于早期的西方传播学,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便从西方传播学的经典文献中逐渐消失。我国学者林之达、董天策等人在90年代曾对我国传播学界使用这一概念提出质疑,但没有引起学界的反响。“人内传播”在我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认为在人体内可以形成一个传播系统,可以形成“主我”“客我”对话的互动传播模式。从认知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来看,在人体内形成传播系统的说法基本上不能成立,这一理论对于人类大脑思维活动的理解有简单化和二元化之嫌,与当今世界研究身心问题趋向于一元化的立场相悖,其依据符号互动理论所建立的人内传播模式与米德所提出的社会理论亦是背道而驰。据此,“人内传播”这一概念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媒介融合已成为学术热点,但学界对于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层次划分等基本问题依然缺乏足够讨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界有关媒介融合的研究文献发现,虽然融合一词是这一概念的核心,但媒介融合概念的界定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一词,并且至少可以从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四个维度来分析和理解其内涵和层次;同时,媒介融合不仅是一个涉及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制度等多个构面和层次的概念,而且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全新"技术-经济范式"的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