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史哲”創刊已经七年了。在这几年中“文史哲”对我国的学术研究作出了許多貢献。例如,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問题的討論,关于紅楼夢问题的討論,批判胡适、华崗、馮雪峯、陆侃如反动的学术思想等等。所有这些成績都是不能否認的。但是,“文史哲”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其中特別突出的是“厚古薄今”的傾向。这个傾向主要表現在那些方面呢?产生这个傾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現在,我們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陈伯达同志关于“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講話,给我們历史科学工作者指出明确的工作方向,我們必须认真地加以研究。“厚今薄古”同“厚古薄今”是哲学和社会科学工作中的两条道路問題,因此,我们在研究“厚今薄古”方針同时,必须用这一方针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学界对我国古代文艺理論的整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在有些研究文章和著作中,也存在着违反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忽視无产阶級的阶級观点和阶級分析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把古代文艺理論現代化和美化古人的傾向。这种傾向也突出地表現在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工作中。因此,我們通过对研究《文  相似文献   

4.
根据客观分析抑是凭主观意愿来判断事物,这是当前我国阶級斗爭的一种反映,也是我們同右傾机会主义分子斗爭的焦点之一。右傾机会主义分子是用反动的主观唯心主义来衡量一切事物,因此,他們看問題总是离不开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凡是合乎  相似文献   

5.
我們系文学史教学中有在的突出问题,叫它“厚古薄今”还说得太輕了,应該叫它“崇古非今”更为恰当。下面我們就从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教师的崇古非今思想在我系文学課程的设置和讲授內容上,崇古非今表現得非常严重,探源求本,是由于教师的可怕的崇古非今思想。我們要详細揭一揭。一、我們的老师对古人、古代作品常推崇备至,錯誤地把他們捧到不应有的高度。研究詩经的認为只有詩经才是真正的詩,新詩不屑一顾。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期问题是历史科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毛主席在《矛盾論》中說:“如果人們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們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我們研究历史,如果不注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就不能科学地揭示和把握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八屆八中全会給了我们反右傾,鼓干勁,保卫总路线,保卫大跃进,保卫人民公社以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在国庆十周年这个偉大日子的前夕,根据党的八屆八中全会的精神,来檢查和进一步提高我們对敎育方針的認識,以更高地举起教育革命紅旗繼續跃进,这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一) 中四語言專門化同学,初步檢查了四年来所学的全部語言課,一致感到厚古薄今、頌古非今、脫离实际、脫离政治的現象在語言教学中严重存在,而且,完整地表現在課程设置、教学內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現在,仅就我們所知道的进行一些揭发和批判。从課程设置看,語言教研組为我班开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现在談談关于历史学习的几个問題,供同志們参考。一史与論的問題第一,研究历史必須从事实出发,不应从概念出发。我們的历史学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学。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共产主义运动的斗爭經验中总結出来的,是从人类历史整个发展过程的研究中总結出来的。我們学习历史,必須对具体的人物、事件、时間、地点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进行研究。研究历史从事实出发或从概念出发,是唯物与唯心的根本区別,是真正的历史科学和假科学的根本区別。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整理、研究我国古代文艺理論遺产的工作,出現了一个繁荣景象,有許多人正致力于多方面的研究,报刊杂志上陆續发表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研究論文。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事情。但是,从已經发表出来的某些研究文章看,我們对古代文艺理論批評著作的研究,也显然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乃至表現着有害的傾向。我觉得,有一点值得首先提出的是,有的文章在銓释古代文艺理論著作中的一些术語的时候,往往簡单化地譯成或解释为現代文艺理論批評中常用的  相似文献   

11.
近半年来,我系师生在党的領导下,通过教学整改,向党交心,拨白旗、插紅旗,以及关于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的辯论,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家認識到我系厚古薄今的現象是十分严重的,它給教学上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要求貫彻厚今薄古的精神編写新的教学大綱,使历史科学更好地为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在編写大綱中首先碰到的一个問题是,教学大綱由誰來編写;是由某些教师包办編写呢?还是在党領导下发动羣众来写。这是无产阶級思想与資产阶级思想首先交鋒的一个問題。八月初,在党的領导下,发动同学推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自从陈伯达同志为了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跃进,提出了“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方针后,全国各地史学工作者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我曾参加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历史研究所筹备委员会和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厚今薄古”座谈会,深受启发。对于历史科学如何贯彻“厚今薄古”的原则问题,我是同意范文澜同志的意见的:“厚今薄古”还是“厚古薄今”,是兴无灭资还是兴资灭无的两条道路的斗争,我们新史学工作者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者立场上,以厚今薄古、兴无灭资为己任,确实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研究,使历史科学真正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政治服务。在过去受到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旧史学影响的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仇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国內外反动势力,声嘶力竭地对我們党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进行恶毒的攻击和誣蔑的时候,党內右傾机会主义分子向党放出了一枝“阶級斗爭熄灭論”的毒箭。这是一种反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它在理論上是荒謬的,在政治上是反动的、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在古典文学教师中,我也算个厚古薄今的人;忽然摇身一变,反对厚古薄今,不免见笑于大方之家。但这有什么关系!从旧垒中来,比较了解情况,反戈一击,不是更容易击中要害吗?——这也是坏事变好事的一例。厚古薄今者的特点之一是:迷信古人。在古典作家面前,总要扬麈舞蹈一番。在课堂上,斋戒沐浴,捧出古典作品,不但不敢批判,而且嗟叹咏歌,手午足蹈,焚香顶礼之后,还要  相似文献   

15.
《学术月刊》已經創刊两周年。这两年,是不平凡的两年:經历了1957年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爭,經历了1958年的社会主义建設全面大跃进。两年来,上海学术战线上展开了激烈的斗爭,这就是:1957年春天資产阶級右派分子歪曲党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鳴”方針,从政治上掀起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并在学术战綫上爭夺领导权,反对馬克思列宁主义。右派分子的这个进攻,受到我們坚决的回击,把他們的阴謀粉碎了。1958年,我們又展开了“厚今薄古,边干边学”方針的大辯論,批判了学术界厚古薄今的严重偏向,提倡学习毛澤东同志著作,探討两类社会矛盾学說,提倡深入实际調查研究,反对理論脫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偏向。并在  相似文献   

16.
“厚今薄古”是“厚古薄今”的反面提法。为什么有些人要“厚古薄今”呢?主要是企图逃避现实。为什么要逃避现实呢?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对现实缺乏热爱,害怕斗争。而对现实缺乏热爱,害怕斗争则是表现了人们的立场观点问题,世界观问题。所以要想从“厚古薄今”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必须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也就是说要把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改变成为工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战斗的一些为我們留下了丰富的理論宝藏和思想財富。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設持續跃进的新阶段。客观形势在疾速发展,要求我們的認識能力和領导水平不断提高,要求我們的工作方法不断改进。在当前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一) 杜甫的詩是我們文学遺產的宝庫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目前研究它的人很多,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馮至先生的“杜甫傳”一書就曾以比較謹嚴的态度介紹了杜甫及其作品。但是必須指出:目前对杜詩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問題。表現得突出的是:在傅庚生先生的“杜甫詩論”一書(以下簡称詩論、上海文藝联合出版社1955年6月第一版第四次印刷)和馮文炳先生的“杜甫寫典型”(載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以下簡称学报——1956年第一期)一文中,貫穿着唯心主义观点、庸俗社会学傾向和虚无主义观点。本文試就这些問題,提出自己不成熟的意見。  相似文献   

19.
一“厚古”的根由我们科学界确实存在一种很不科学的事体,叫做“厚古薄今”。某些科学工作者,首先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方面,感到现实生活的无限丰富,感到人民群众的无穷智能,感到生活在这样伟大的时代是最大的幸福,感到我们的同时代人,的的确确是正在从事前人所没有做过的光荣伟大的事业;另一方面,却又甘愿把自己关闭在“三代”的“象牙之塔”  相似文献   

20.
一把整个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簡單地归結为現实主义和反現实主义的斗爭;把現实主义的概念和現实性、真实性、艺术性、典型形象等概念等同起来,甚至于把現实主义的概念和文学艺术中的人民性、战斗性、党性、(諷刺)、进步意义、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等概念等同起来,这种庸俗化的簡單化的反科学的傾向,在我們的文学艺术的研究中和文艺批評工作中是普遍流行的,严重的。例如,胡蛮同志在“論描写人民威情”一文就說:“作者是不是現实主义者,主要是看他的作品的效果所发生的客观意义。”这样,在評論艺术作品的时候,只要它的效果所发生的客观意义是好的,或者它符合于上述某些概念,就可以象貼商标一样,一律給它一个“現实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