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著名老作家何满子说过:在成都,不认识车辐,就如同没有真正认识成都一样。早在抗战时期即为四川“名记”的车辐,是成都的一块老字号招牌,他的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名号:9旬笑翁,资探老报人,记者作家,美食家,老顽童,策划人,搞笑大师。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称他是“成都的土地爷”。巴蜀鬼才魏明伦则说:“黄宗江是北京的老活宝,车辐是四川的老活宝。”  相似文献   

2.
明红 《老年人》2004,(6):24-25
62岁的魏明伦,也算是“出道修行,终成正果”了。论官衔,他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多顶帽子;论创作,他享有“鬼才”、“戏妖”、“怪杰”等种种声誉。他姓魏,“魏”的一半就是“鬼”,于是说话、做事、写文都透着些鬼气。就说“魏氏剧本”吧,鬼精灵似的,台上能演  相似文献   

3.
邻居张大伯是个“句句说清、事事分明”的人,平时特别喜欢“较真”。然而,进入晚年后,他却经常与儿子、儿媳因鸡毛蒜皮的家务小事发生争吵,弄得家里“冷战”频频,张大伯整天长吁短叹,愁眉不展。  相似文献   

4.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最高成就,夏志清先生曾称他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很多元素:女性角度、乡愁、同性恋,纽约情节等,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必然与他成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与他个人爱好有关,这种偏好也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欺”与“骗”在白先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有不同的风格,被骗和自欺欺人.他生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自幼历经离乱,使他很早就深刻体悟到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他用这世间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欺骗,表现着一个个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考考你自己答案1.你的感情2.出门时最好忘了锁门3.那时她刚出生4.一只死了,一只飞去报警,另外那只留下作证5.亚当和夏姓打架的时候6.不必担心被晒黑7.合订本8.“鬼才要”9.因为司机问他去哪儿,他说:“我不告诉你。”10.不知道。谁会笨到被鳄鱼咬...  相似文献   

6.
卡尔·张 张宽先生是乔治·梅森大学中文教学部的主任,他的英文名字叫“卡尔·张(Karl Zhang)”,卡尔·马克思的“卡尔”。我来梅森一段时间才知道,他不仅精通德语文学,还是位“后主”——研究“后殖民理论”的主儿。  相似文献   

7.
李秉喜 《公共关系》2001,(12):11-12
“我来自柯达公司,所以请允许我用一张照片开始我的演讲……一张照片胜过干言万语。你清楚他的过去,也了解他的现在。你知道他代表着什么,他清楚自己的使命和目标;他永远随时随刻整装待发。”这是世界著名的伊士曼柯达公司中国区副主席——叶莺女士在“2001中国西部论坛”发表主题演讲的开场白。柯达公司不愧为世界著名品牌公司,其形象发言人——叶莺女士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充分展示了大家风范,反映出一个国际品牌公司在公关形象上的刻意完美精神。  相似文献   

8.
小文 《当代老年》2007,(10):50-50
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江南,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对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问他:“这是什么人?”张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问:“农夫的‘夫’字怎样写?”  相似文献   

9.
贾仁山 《老年人》2005,(3):28-29
提起张笑天,文学圈子外的可能不太熟悉。但说到电影《开国大典》、大型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孙中山》等,则无人不晓,而这些影视片就是根据张笑天的作品改编的。在中国,张笑天博学多才,以写得快、质量高、作品多而闻名文坛。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以神奇的写作速度出版了数千万字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的“写作英雄”。 张笑天向来低调做 人,谦虚 为 文 , 媒 体 对他 的 报 道 不多。尤其是他与妻子杨净风雨同舟40年的爱情故事,更是鲜为人知。 说起来,张笑 天与杨净相识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1961年,张笑天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吉…  相似文献   

10.
文澜 《当代老年》2011,(7):38-40
劳模父亲辞世,他最想做的就是子承父业 张秉贵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著名的全国劳模,他在有“新中国第一店”美誉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做了50多年的售货员,把简单枯燥的糖果出售升华到了一种艺术境界,练就了“一抓准”、“一口清”的绝活,并以“一团火”的精神温暖着千万顾客。1979年,张秉贵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和时传祥等全国劳模一起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相似文献   

11.
92岁的贺友直先生,是中国的连环画大师,他的《山乡巨变》《李双双》是中国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画家刘旦宅生前曾赞叹:在连环画领域,贺友直是除张乐平外的“另一只鼎”。陈丹青的评价是:“连环画家的全能冠军,连环画的大寿星、常青树,俗极而雅的文化老姜与老将。”  相似文献   

12.
桐溪 《伴侣(A版)》2014,(12):18-20
2014年8月2日下午,著名歌手陈楚生在博客里公开晒出了与妻子郝佳的照片,他还为这张图片配上了真情流露的文字:“爱情不是终点,陪伴才是归宿,愿大家都能收获自己的幸福生活。”此外,被幸福所包围的陈楚生还透露了这样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妻子目前已经怀孕,他也要正式开启“l+1=3”的生活模式了。  相似文献   

13.
李卫国 《公共关系》2000,(12):10-11
作为战略家的毛泽东,在处理重大国际外交问题时,非常善于“打牌”。例如,为了打破中美关系的僵局,他先后打出了两张“牌”:“斯诺牌”和“乒乓球牌”。  相似文献   

14.
这世上有一种人,是被上帝亲吻过的:他想作画,一出手就能震惊艺坛,作品动辄千万元;画腻了转而去写书,甫一出版便洛阳纸贵,引无数文人竞相赞叹;就连写作之余不务正业跑到电视上骂人,也能迅速博得一片叫好声:话如匕首,刚好刺在了世人的七寸……这位集画家、作家、舆论领袖、公共知识分子、“民国范儿第一人”等等头衔于一身的人,就是“老小孩”陈丹青。在他看来,人生在世无非图个乐子,不好玩,毋宁死;别人撞得头破血流都未必能得到,却被他信手拈来的“成功”种种,只不过都是浮云。  相似文献   

15.
被誉为中国“鬼才”的画坛大师黄永玉,一向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做人与处世方式。前几天,从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谈到了他对人生的几点看法,读后颇受启示。  相似文献   

16.
梧桐 《当代老年》2006,(11):22-23
自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以来,易中天横空出世,迅速窜红,不但讲座人气火爆,而且其作品已垄断畅销书排行榜,有人说他是“学者明星”,有人讥他为“学术异类”,还有女“粉丝”放出话来:“嫁人就嫁易中天!”  相似文献   

17.
蓬云 《当代老年》2011,(1):25-25
6次下江南巡游的乾隆皇帝,所到之处或行走间,他不但要批阅公文,还喜欢吟诗题词,他是如何“一线办公”的呢?古时书写是件麻烦事,要研墨、铺纸、润笔,更得有张桌子吧。这些东西得多少人给‘领导”准备着,随叫随到,若是误了事,  相似文献   

18.
23年前,在幽静的无锡汤巷,常有一位身穿淡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缓缓地拄杖从赭红色的45号小楼走出,沿着运河岸边散步。世纪风云在他胸中酝酿出真理的篇章。这位老人,就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被打成“反党集团副帅”的张闻天。“文革”中的张闻...  相似文献   

19.
靳静 《职业》2023,(9):78-79
<正>丘柳滨低调务实、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秉承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专注坚守工匠传统,不断挑战铣工加工的高“精度”。他有一双“巧手”,怀着一颗“匠心”,把对完美的追求注入每一件“作品”。他在集团10余种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批产任务中,破解了许多加工难题,被誉为“五菱难题解决专家”,确保了集团汽车各重点车型研制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他参与生产试制的各款发动机在历次三高试验中均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0.
《职业》2010,(4):73-73
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的乞丐王子照片传遍了各大网站,他犀利略带忧郁的眼神,以及那原始版的“混搭”潮流,引来众多网友的追捧,这乞丐太有“范”了,更有网友为其取名为“犀利哥”,之后,“犀利哥”红遍网络各大论坛,成为了全民关注的话题。“犀利哥”不仅成了网上的红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他、救助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