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该丧礼文献乃系传统村落文化田野考察所得,是相对于我国古代官方"国礼"文献而言的"村礼""族礼""家礼"新见文献。因而,《文公家礼·丧礼》一方面其体现了官方大传统下的儒家正统丧礼的观念,另一方面因受历史、地域以及包括佛道在内的其他文化体系的影响而自成特色,是研究清代湖南地区社会风情、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民间丧礼的重要新见史料,颇具文献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丧礼仪式是中国传统社会重要而特殊的文化形式,它影响着华夏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维护了古代中国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丧礼仪式承载着古代社会德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符合官方以儒家正统思想整合家庭、家族和乡村社会的要求,在实践的层面也扩展了"礼"的内涵和实用性。全方位的互动模式、文化心理和行为惯习,是丧礼仪式独具特色的德育环境。传统丧礼仪式对个体意志结构和行动结构影响深远,对个体品德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仪礼经传通解》是朱熹晚年组织门人编纂的礼经学基本资料汇编。朱熹直至弥留之际,仅成《家》、《乡》、《学》、《邦国礼》及《王朝礼》草稿,叮嘱高足黄榦继续完稿。黄榦不负师托,至晚年《丧礼》才完成,《祭礼》仅成草稿而去世。黄榦《丧礼》钻研深刻,胡培翚撰《仪礼正义》,《丧服》部份即以黄榦学说为重要参考。朱熹《正编》及黄榦《丧礼》、《祭礼》有宋版以下多种版本,《四库全书》也收录全书,在元、明、清三代,一直作为礼学、经学最重要的资料渊源。  相似文献   

4.
从《泰泉乡礼》来看,明代的社师主要是由以"生员"阶层为核心的基层士人群体所构成的.其生计的维系主要来源于"束癊"所得,并在相对低下的经济待遇中承担起了"启蒙养正"的社会基础教育职责.同时,作为基层文化人的代表,社师通过其"导风化俗"的社会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基层社会生活的管理,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教化与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5.
高二旺 《南都学坛》2010,30(3):44-46
中国古代的心丧有两个渊源,即商代高宗谅闇之制以及孔子弟子为其师心丧三年。两汉三国时期,由个人缘情自发实行的为师心丧,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为轻服的亲属行心丧三年之礼。至西晋武帝亲行心丧,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皇朝的正规礼仪。魏晋南北朝时期,心丧在服丧对象、丧期、丧服、丧仪等方面都有特定的内容,故可视为一种丧礼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仁"与"礼"是孔子治理社会的终极目标,孔子在大讲仁义礼智的同时,也主张国家有适当的"武备",以"兵"来捍卫"礼".以礼为目标,孔子重视军事,但不好战,主张珍惜民力、严肃对待战争.因此他的军事思想处处彰显了"礼"的影子.孔子的这种"礼""兵"并行的思想对我国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明朝后妃与国家礼制关系密切.后妃身份藉由礼仪制度而得以确立.后妃与皇帝之间的复杂感情又会影响到礼仪制度的兴革,如明代历史上出现的洪武丧服改制、宣德贵妃授宝、弘治别庙奉慈、嘉靖皇后丧礼减杀.此外,后妃生育等问题也会引起国家礼制的兴革.明代后妃与国家礼制的关系,是传统社会"家天下"的必然结果,也体现"礼缘情"、"时为大"的礼学传统.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君子之师",孔子之学是"君子之学".回归"君子"的原初含义,强调"位"与"德"的结合,从培养合格管理者的角度,揭示孔子"君子学"的真实意蕴;进而探讨君子之"德",把君子的道德修养作为其从事管理活动的必要前提;并立足于君子之"政",从仁义礼智信"五常德"的角度,展开儒家的"德政"思想.孔子的"君子学"对于任何时代社会管理"精英阶层"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均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师圣"和"师心"是<文心雕龙>的两个重要观点,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实际上是统一于<文心雕龙>的整个体系中的.无论是"师圣"还是"师心",都是对"道"的体认方式."师圣"与"师心"体现了对创作主体意义的重视,是创作主体的不同的创作取向."师圣"与"师心"的关系也是对文学继承和革新关系的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0.
墨子之礼学     
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的审美价值,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证明乐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墨子礼学呈现明显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而行至孔子所在的春秋末年,已然是礼崩乐坏.孔子欲借助“三年之丧”所独具的双重功效,由孝而仁,由仁而礼,由礼而和,所以“三年之丧”成为了“孔子复礼”的新宠,被提至到“古今天下之通丧”的高度.孔子的宣传,为“三年之丧”在后世由礼入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弟子为师心丧三年提供了契机,为后世孝道、仁政和尊师重教的传统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2.
“三年之丧”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但是当时并未真正实行过。殷代和西周也未实行过“三年之丧”。春秋战国时代各国普遍实行的是一种"既葬除丧"的短丧。《尚书·无逸》所谓"高宗谅阴,三年不言",是指高宗诚信地进行衣祀,阴即衣祀。三是虚数,三年是指殷代的一个衣祀年。殷人从武丁到帝乙、帝辛时代一直在举行衣(殷)祀,即系统的周祭。春秋时期孔子等人结合殷代的周祭,将当时通行的"既葬除丧"的社会习俗加以规范理想化的改造,就演变成了后世儒家尊奉的"三年之丧"这种丧服制度中的最高礼仪。  相似文献   

13.
三年之丧在儒家经典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历来深受重视,分歧也因此较多。就丧期而言,有郑玄、王肃的二十七月、二十五月之争。王肃依据两汉以来三年之丧皆为二十五月的历史事实,提出祥同月。郑玄更看重理论上的合理性,认为礼缘情制,但需立中制节,所以重视祭而延长丧期,并通过祥异月确立的原则体现儒家丧礼的制作精神,以求收拾人心、整合社会之功用。两晋以后,郑玄之说逐渐流行,成为从朝廷到民间都普遍遵守的制度,但遵守的同时又意味着对郑玄当初用意的背离,人们看重的只是丧期的延长更适合表达丧礼中必要的哀戚之心,而这种重视情感的表达方式总是能够获得朝廷与社会舆论的褒誉。这一过程中,社会与经典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教师领导”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美国教师领导者的情况、教师领导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等,可以得出其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诔文兴盛于汉代,历经魏、晋以迄南朝,渐呈衰微之势。南朝诔文继承了汉魏晋以来诔文重抒情、求审美的传统,抒发个体主观性情更为深刻突出,行文高度骈化,藻采纷呈,用典繁密,音律协畅,对偶精工,与时文风气完全相合。南朝文人过于强调诔文的审美价值,相应地,其实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  相似文献   

16.
古礼丧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据丧期和祭礼的变化多次"易服"。"易服"具体可以分为成服、变服、受服、除服四种情况。"成服"是依据丧制从平时的服装改变为丧服;"变服"、"受服"是成服之后,依据丧期和丧情的变化对丧服进行的改易;"除服"则是丧礼结束后,改回平时的服装。丧服制度中,"服以饰情"、"变而从宜"的思想通贯于整个丧礼易服过程中,同时也是儒家"制之礼义"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悼亡词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感的抒发,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情真意切,透露出浓浓的人情美,表现了人类对最纯洁情感的追求,展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以怀故悼逝为内容的诗歌。这类诗歌通常表现了生者对亡者的无限追思,以情感的悲剧性引起读者共鸣,当中还渗透了文人对人生世态的诸多感悟。本文从怀故悼逝之诗所表现出的生死观、个人身世感等方面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准语文教师"六步"自主师能训练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生专业素质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显得条块分割明显,形式机械,内容空洞,缺乏系统组织和教例诱导且学科专业特色不强。而通过定向安排、自由训练、合作探究、观摩提高、系统测评、自我总结等六个步骤构建的准语文教师自主师能训练模式是加强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师能训练实效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平时成绩、考试命题、考场秩序、集体批卷、监督机制等方面谈"邓小平理论概论"课成绩公正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