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常状态下的决断——民初府院之争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初府院之争,表面上看是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权力角斗,实则是因<临时约法>在政体层面规划的重大缺陷所致.在宪政民主实践的操作过程中,畸形的二元体制结构造成总统、总理权责不清;总统既不能解散国会,亦无紧急命令决断权,国家元首黎元洪在危机时刻没有任何的合法资源可资利用.借鉴德国公法学家施米特非常状态下的决断理论审视整个事件,可以看出灵活的决断策略、决断时机的把握,无不考验着执政者的魄力、经验和智识,而这些要素正是当时中国民主转型过程中所匮缺的.  相似文献   

2.
传统公共行政受合法性问题困扰由来已久,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形成于对代议民主制权力结构之上的现代理性官僚行政的持续改革中.传统公共行政以政治-行政二分作为其理论成立的根据,其官僚体制的特性使得民主与效率之间产生了深层对立,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各个层面冲击着传统公共行政的合法性,表现为合法性危机.我们应该从深入理解合法性危机中学习如何巩固公共行政的合法权威.  相似文献   

3.
张娟  习裕军 《中州学刊》2007,4(1):26-31
“合法性”这一范畴自20世纪初德国学者马克思·韦伯首次提出并加以系统研究以来,已经成为现代政治分析的关键术语。西方学者们就合法性内涵、合法性基础、合法性功能、合法性危机、合法化途径等多个方面,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吕芳 《江淮论坛》2003,(1):56-65
目前国内学界经常提到合法性的概念,但是合法性的内涵外延仍界定不清。本文主要对西方语境中的合法性概念进行一番梳理;同时阐述合法性理论的历史发展。判断权力合法的标准,最初是“客观秩序”,启蒙时代发展为个人同意,从而奠立了古典民主理论的基石。其后,韦伯等人对合法性理论的发展中断了对合法性规范主义的探索。哈贝马斯对此展开批判,认为晚期资本主义出现了合法性,这也就是西方语境下的“民主危机”。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的训政统治在制度设计上具有明显的独裁倾向,但由于国民党独裁之心有余而力不足,国民党的训政统治在运行实态上只是弱势独裁,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国民党应对合法性危机的策略是不断开出宪政支票和不断拖延,但这反而使它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即不但使民众对宪政的期望越来越高,使它自身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而且使民众有了公开追求宪政的机会和借口。  相似文献   

6.
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中最古老、最基本同时又是最具现代性的问题之一.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合法性的问题变得愈为突出.我们知道,社会多样化的物质资源、人们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及多样化的公众需求使得传统的合法性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削弱,从而有可能产生合法性危机.而合法性危机意味着政府将失去公众的信任与忠诚,意味着国家和社会基本结构将发生质交或量变.当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面临着调整与重建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大任务,而发展和完善"宪政"则是目前中国摆脱合法性危机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7.
宪政制度与现代政治合法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宝成 《文史哲》2002,26(3):50-55
宪政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以宪法及相关法律规约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具体运作,赋予政治权力程序合法性和运作合法性。契约论的本质在子表达民众的同意,这是宪政制度生成的内在逻辑。民主选举从根本上赋予政治权力程序合法性。有限政府强调宪政制度对政治权力界限的界定以及政治权力对这些界定的遵从,这将赋予政治权力具体运作上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间组织合法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晶 《理论界》2009,(4):193-194
合法性问题是影响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目前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合法性概念、合法性分类、我国民间组织的合法性现状及危机、合法性建构等内容。如何将合法性理论与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是我国民间组织合法性研究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宪政运动的兴起和当时的政治体制有密切的关系。国民党的训政统治在制度设计上具有明显的独裁倾向,但由于作为训政主体的国民党虽独裁之心有余,但独裁之力不足。国民党的训政统治在运行实态上只是弱势独裁,始终面临着合法性危机。国民党应对合法性危机的主要策略是不断开出宪政支票和不断拖延,这反而使它陷入了更大的困境:民众由此获得了公开追求宪政的机会和理由,对宪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国民党自身的回旋余地却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合法性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分化为自由主义及其批判两大范式。前者宣扬合法性主要来源于"法律、合法性信念和宪政民主",而批判理论认为,这些要素虽然重要,但最终需经真理的检验,以使权力体系重新合法化。批判理论主要来自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但也来自自由主义阵营内部。这两类合法性理论的存在,为当代政治实践提供了较全面的检查视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刘建洲 《江淮论坛》2005,8(2):57-64
中国的人才测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在繁荣的背后,隐含着人才测评的合法性危机问题。学界对测评的功能分析的忽视,是这些危机的产生重要原因。应对人才测评合法性危机,有诸多策略,如:认清人才测评的社会建制机理,规避人才测评的合法性危机;说明人才测评自身固有的特点,解释人才测评的合法性危机;优化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应用的条件,减轻人才测评的合法性危机;规范人才测评的运作流程,消解人才测评的合法性危机;走出科学主义心理测评观的误区,重建人才测评的学理合法性;反对西方测评理论的话语霸权,重建人才测评的历史合法性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合法性理论发展至今,已经分化为自由主义及其批判两大范式.前者宣扬合法性主要来源于"法律、合法性信念和宪政民主",而批判理论认为,这些要素虽然重要,但最终需经真理的检验,以使权力体系重新合法化.批判理论主要来自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但也来自自由主义阵营内部.这两类合法性理论的存在,为当代政治实践提供了较全面的检查视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背后捅刀传说”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德国,它由德国国防军高层制造并在魏玛时期的大众层面广泛传播。该传说主要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其核心内容是认为德国军队没有在战场上失败,而是在后方遭到社会主义者和犹太人的背叛,并向敌国投降和签订屈辱的停战协定。从群体心理视角来看,“背后捅刀传说”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代表了德国右翼势力对一战战败的权威解释模式,契合了魏玛时代以民族背叛和集体耻辱为主导的社会心理。该传说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许多右翼和保守政党宣传的核心形象,它严重削弱了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合法性,为纳粹主义的兴起营造了重要的群体心理氛围。  相似文献   

14.
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合法性理论是政治学的关键性命题之一。把合法性等同于社会公众对政治系统的认同和忠诚的观念 ,代表当代社会对合法性概念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认识。马克斯·韦伯从经验分析出发 ,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合法性基础理论。哈贝马斯提出了重建性的合法性理论 ,认为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文章探讨了合法性与政治角色、法律、有效性、合利性和合道德性等的关系 ,分析了合法性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的问题 ,指出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政治稳定 ,必须克服目前已经萌芽并且有可能扩大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5.
有效性: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政绩基础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意识形态、宪政制度和有效性 ;现代政治权力在强调宪政制度作为合法性的根本基础的同时 ,也十分重视有效性在自身的合法性论证中的作用 ;无论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早期宪政主义 ,还是在新兴民主化国家 ,有效性都对现代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 ,二者之间呈现出一种大致的正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转型国家常常面临来自合法性危机的挑战。合法性危机形成原因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危机的程度亦有强有弱。面对危机,具有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能力的政治体系,通常会通过改变结构和功能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构成的压力。较之改革,革命则是一种更激进的途径和方式,是旧政治系统合法性极度危机的产物,革命也为新政权重建合法性创造了条件。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来分析穆巴拉克时代以来埃及政局变化对处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贝马斯危机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哲学转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并以社会学、政治学及经济学的眼光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其中,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哈贝马斯(J·Habermas)以他的“危机理论”闻名于西方。因此,对他的“危机理论”作一些述评,既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也能使我们更为全面地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及变化脉络。“合法性危机”是哈贝马斯危机理论的核心。哈贝马斯认为合法性是同政治制度紧密相关的概念,是指一个合法的制…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史学与纳粹主义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矛盾.在1933年以前,德国历史学家中很少有人直接支持纳粹党,但他们对魏玛共和国的攻击在客观上为希特勒上台制造了舆论.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分子对德国史学界的冲击只取得了一些表面的成绩,未能在指导思想上、研究机构与人才选拔上对传统德国史学进行根本的改造.然而出于国家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传统,众多德国历史学家自愿地为希特勒的扩张政策摇旗呐喊,少数历史学家还为其侵略与驱逐政策做出了学术论证与谋划.总之,一个没有深度纳粹化的德国史学充当了纳粹政权的得力助手,促成了纳粹主义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9.
谢晓东 《江淮论坛》2007,(5):131-135
孔子具有丰富的合法性思想。面对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合法性危机,孔子开出了克服合法性危机的药方:正名。孔子把社会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基础建立在统治者的“为政以德”之上。孔子的合法性思想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加以转换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合法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的合法性问题是一个引起长期争议的问题。它的理论根源是权利用尽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冲突,它的实质是专利权保护与自由贸易的关系。本文将从经济的、法律及价值取向的角度对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进行合法性研究,并认为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