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国际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同时,对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并对其经验作了科学总结。他们精辟地论述了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斗争的实质和根源,指出:“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  相似文献   

2.
列宁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也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伟大导师。自从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前后,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也是被压迫民族进行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时代。列宁从进行革命活动的最初年代开始,一贯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和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在有关民族问题上写了很多不朽的著作,在同一切机会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斗争中,坚持马克思  相似文献   

3.
关于阶级、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阶级、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统率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理论的基本倾向是以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统揽民族、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问题,特别是列宁和斯大林甚至直截了当地将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和处置服从于、服务于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经典作家们虽然认为民族主义曾在历史上发挥过进步作用,且对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应区别对待,但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民族主义从本质上说是与阶级斗争学说相悖的,故其对民族主义的本质持否定、批判态度。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主席呼吁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反对美国帝国主义的种族歧視、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視的斗爭的声明,是当代世界革命的重要文件。我們热烈响应毛主席的这个伟大号召,坚决支持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斗爭,坚决支持全世界所有地方被压迫民族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斗爭。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群众性的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在它存在的12年(1864—1876)间,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始终把同情和援助被压迫民族的懈放斗争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第一国际这方面的实际活动中,阐述了一系列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给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留下了极为宝贵的财富。今天,我们重温这些理论,回顾这些实践,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黑人是怎样被套上奴隶的枷锁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主席在支持黑人斗爭的声明中指出;“万恶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制度是随着奴役和販卖黑人而兴盛起来的,它也必将随着黑色人种的彻底解放而告終。”这句話既揭示了黑人被压迫的历史根源,又指出了黑人解放的光明道路和前景。它将使美国黑人、非洲和圣世界有色人种的被压迫人民受到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大大提高他們团結战斗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国际政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际政治的理论概括为以下十一个方面:国际政治的产生有其必然性;生产方式对国际关系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国家的目标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和交换关系决定的;无产阶级国家依然是民族国家,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产阶级的世界革命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是不可分割的;民族殖民地人民必须进行解放斗争;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是紧密相连的;和平是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平等是各工人政党处理相互关系的原则;工人政党应把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以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划分历史时代;最后,号召工人阶级要“洞悉国际政治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一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由資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纪元。被压迫各族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从此成为无产阶級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因之,这就为被压迫各族人民爭取民族和人民解放斗爭的彻底胜利,展开了一条广泛的、可能的和现实的道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和战后初期,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內部,工人阶級的队伍已逐渐壮大,在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工人阶級还成长为一支强大的新的社会力量;农村中的貧农和农业无产者的队伍也迅速扩大,农民群众的不滿情緒急剧增长;民族资产阶級的地位亦有所加强。这便为这些国家掀起民族解放运动和工农运动的高涨,准备了深刻的、极重要的內在前提缌心沂镜哪茄?第一次世界大战喚醒了东方,它把东方被压迫国家的人民卷入国际政治的漩涡,把他們“推上了世界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的锐利武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一九一七年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接着,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潮.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我国遭受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诞生140多年来,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产阶级革命在欧亚拉一系列国家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亚非拉众多国家地区,英勇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这些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充分显示了马列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二战  相似文献   

11.
科学地解决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与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民族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民族问题,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理论著作。列宁和斯大林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着重论述了殖民地民族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  相似文献   

12.
<正> 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一贯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首先把科学知识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联系起来,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恩格斯强调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有众多的专门人才和丰富知识。列宁把知识和知识分子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结合中国社会的具体特点,继承和发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馬克思主义的阶級斗爭理論指出,阶級斗爭是阶級社会发展的动力。封建社会被压迫的农民反对封建制度的斗爭,推动着封建社会前进,并为资产阶級革命准备条件。毛主席說:“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級斗爭,农民起义和农民战爭,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条某本規律也同样适用于日本的封建社会。从十七世紀初到“明治維新”为止,日本是德川幕府統治下的封建国家。十八世紀以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与世长辞一百周年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劳动人民都在深切地怀念他。马克思的一生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一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集中精力指导欧洲无产阶级运动的时候,正是中国步入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年代,也是中国人民开始觉醒、为反对殖民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进行可歌可泣斗争的年代。马克思丝毫没有忽略东方。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他从遥远的欧洲对苦难的中国给以极大的同情和关怀。他振臂疾呼,对中国人民的正义斗争表示坚决的支持。他高瞻远嘱,对中国革命的前景寄于深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元末革命斗爭——紅巾軍的斗爭与朱元璋集团的斗爭,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整体而加以初步考察,认为:当时民族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影响着他矛盾的存在发展变化。在整个民族斗爭的发展过程中,曾經形成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創造了条件,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发展和完成。說元末革命斗爭的性質基本上是民族斗爭,并不排斥共带有农民的阶级斗爭性質。  相似文献   

16.
波兰地区自建有国家以来,在历史上、特别是18世纪70年代后,就成为东方的俄罗斯和西方的德意志两大势力争夺的场所.它几经分割,亡而复兴,是欧洲大的动荡地带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贯极其重视波兰问题,认为这个问题事关整个欧洲.马克思于1863年和1864年写的关于波兰问题的手稿中指出“恢复波兰,就是消灭俄国,剥夺俄国取得世界统治的资格.如果波兰并入俄国,抵当斯拉夫洪水的唯一堤坝也就决溃了.……”长期以来,波兰边界经常变动,二次大战后,成立了波兰人民共和国,并在当时召开的一些国际会议上才确定了它的疆界.本文拟就波兰地区政治地图的历史演变,和影响这种变革的内外因素作如下剖析.  相似文献   

17.
片山潜(一八五九——一九三三)是日本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先驱、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的活动家和领导者。片山潜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以日本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为抱负,以惊人的革命毅力和彻底的革命精神,始终不渝地致力于日本国内外无产者、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的联合,同日本国内外的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为日本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革命业绩闪烁着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全面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性,论述了共产主义制度胜利的必然性,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求得彻底解放指明了斗争方向。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在马列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战而取得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前提?这个问题自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以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再引起激烈的爭论。近年来,在关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的讨论中,它再次被提了出来。有的同志认为只有资本主义的终点才是社会主义的起点;沒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就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些同志引用马克思、思格斯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论述,武断地说,根据马克思、思格斯的观点,只有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才能实行社会主义革命。有的同志还下了绝对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不曾想到,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取得胜利,更不曾想到革命胜利后,在现代生产力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就能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对和平议会斗争有许多重要论述。但在“左”的思潮影响下,长期以来,许多人以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暴力形式的成功经验为根据,把暴力革命看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否认和平议会斗争的形式。对恩格斯晚年关于和平议会斗争方面的论述,或有意回避,或提出所谓“晚年恩格斯反对青年恩格斯”,甚至认为晚年恩格斯是“议会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