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正> 确定科学体系范畴的“逻辑起点”,对于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理论的辩证内容和系统联系才能逐步展开,才能形成有内在结构和层次的理论体系。对于自然观范畴体系的形成也是如此。一、怎样确定自然观范畴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社会主义行政管理学(概论)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一个逻辑严谨、内在结构合理的体系框架,对于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以就教于大方。 一、逻辑起点:行政系统 任何一门学科要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首先必须确定恰当的逻辑起点。正确的逻辑起点不仅决定着学科理论内容的展开,而且决定着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理论功能的发挥。只有从基本的逻辑起点出发,学科本身的理论内容才能逻辑地联系起来,构成清晰有序的内在结构,许多命题和结论也才能正确地推演出来。  相似文献   

3.
〈一〉任何一门科学,其理论形态都是一个概念系统。这个概念系统必然存在着最基本最原始的概念,其它概念都可以从它逻辑地推演出来。这种概念就是概念系统的起点概念,或者说,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问题,实质上就是按照什么顺序,或以什么方法,来整理一门学科的众多概念,使之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体系,以便更系统、更完整和更准确地反映对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来祥是中国当代一位成就卓著的美学家,他的美学以具有严密的体系性而著称。由于“和谐”是其美学体系的核心范畴,因此,从其理论思想的整体来看,周来祥的美学可以说是一个在中国当代独具特色而又博大精深的“和谐”美学思想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以一系列辩证发展的流动的概念范畴形式,高度概括地涵盖了极其丰富的现实审美实践的历史内容。这就使得周来祥的美学体系不仅具有着高度的逻辑性,同时也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性,而且逻辑和历史还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一般说来,逻辑和历史的统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表现为逻辑中有历史,另一种则表现为历史中有逻辑。周来祥的美学作为一种思想理论体系属于前一种,即是以逻辑的方式高度地概括抽象了历史的丰富内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它的形式虽然是抽象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先生的“创造美学”理论体系几乎对美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问题作了独立而卓有创见的探究,从而形成了自身的完整体系的形态,但是又不断地吸取了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美学流派的宝贵资源,形成了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能量和信息双向交流的开放体系,因而具有着特别强大的生命力。“创造美学”的理论体系称蒋孔阳的美学理论体系为“创造美学”是因为他建构自己美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人  相似文献   

6.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在理论上的两大发现之一。正如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唯物史观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讲授的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体系上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的缺陷那末,现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存在哪些缺陷呢? 第一,逻辑结构的起点选择不当。过去,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通常是把“社会存在”作为起点。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03页)根  相似文献   

7.
新、老制度经济学在逻辑起点和起点范畴、核心范畴、逻辑主线及理论构件等方面都各自有一定的特点,更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主要表现在逻辑主线和理论构成的方式上。新、老制度经济学逻辑主线是方法意义上的主线,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老制度经济学并不是没有统一的理论体系,而目前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也呈现出开放的、松散的特点。老制度经济学是一个“保护伞”,新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共识集合”、一个“集众多学科于一体的企业”,总体上,二者之间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脉传承的。  相似文献   

8.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理论体系的基本标志。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不同于他的政治经济学或历史哲学的逻辑起点,也不同于他的学说的总逻辑起点。通过对马克思的类哲学、异化的积极扬弃、艺术生产的二重性等思想的分析可以认定,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逻辑起点应该是确证人的类本质的“类活动”,而不应是人的社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9.
任何称得起体系的科学理论,都有自己的逻辑起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当然也有它的逻辑起点.一般说来,特定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同时符合两个基本规定:第一,它是历史起点在理论上的本质反映.就是说,逻辑起点要与历史起点一致,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①.第二,它是整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的核心生长点.就是说,由逻辑起点可以推演出整个理论的大部甚至全部内容,就像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商品"一样.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艺术感觉论》作为一部理论著述,其最直观的学术功绩在于:著者以极大的学术热情和勇毅精神,在汇聚了前人零星散落的艺术感觉理论的材料之后,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加以提撷寻绎,从而敷演整合为一个颇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使人们对艺术感觉获得一种系统认识。很显然,要把诸多零散无序的思想资料,重构为富有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对于逻辑起点的选取至关重要。著者显然深得此中精要,在导论中,就于对艺术感觉沿波探源的把握中,确立了描述艺术感觉的逻辑起点——把艺术感觉作为一种“感应”方式加以考察。在这一逻辑起点的统摄下,又将对艺术感觉的描述从整体上分为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由于逻辑起点的正确选择,使著者找到了一条窥视艺术感觉内在结构的渠道,由此获得的突出贡献表现于:对艺术感觉的过程作了首创性的描述,不仅描述,而且给予精彩独到的剖析和论证,从而为揭示艺术感觉的整体结构奠定了基础。著者在选取了一个描述艺术感觉的“借喻基  相似文献   

11.
宋腊梅 《江汉论坛》2007,1(6):64-68
在学术研究中,作为"一种尚未证实而被认为是真实的命题",假定往往被当作某项系统理论的逻辑起点或逻辑支撑点.假定不同,则结论有别.同理,假定也可以作为逻辑起点或逻辑支撑点用于实际工作中.假定不同,则工作机制不同,随之工作效果也迥异.具体到干部人事工作中,由于人有一定的特性,权力有一定的特质,故存在着非"伯乐"假定、权力无"休止界限"等假定.根据这些假定来设计相应的补救和钳制机制,就有可能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  相似文献   

12.
每一种理论学说,都要表现为一定的体系并以体系的方式而存在.体系是内容以范畴形式的逻辑展现,它属于理论内容的形式的方面.相应的内容只能体现于相应的形式之中,所以没有一种发展成熟的学科内容不具有一贯性的和严密的理论体系.通常所讲体系,可以有两种涵义.一是指构成某一完整理论的各个思想间所固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联系表现着思想的统一性、连贯性和制约性;一是指一种学说借以表达的理论形式,这种理论形式通常是通过稳定的范畴、原理之间的有机的和统一的联系而表现出来的.前者渗透在思想观点之中,是潜在无形的逻辑,可以称作“思想体系”;后者表现在人们对于业已成形的思想的论述和表达之中,是自觉地揭露于外的联系,属于外显地有形的逻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体系”或“学科体系”.思想是逻辑性的存在,完整的思想在通常情况下都会自身构成一定的思想体系,但这并不等于自然地就具有了它的理论体系.要把思想具有的内在逻辑显示出来,必须通过相应的概念系统,还要建立起自觉的逻辑联系,这只有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做到,这就是属于学科体系建构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首先必须正确选择理论体系的起点。象《资本论》的商品起点一样,有了正确的起点整个体系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关于起点范畴的设想,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劳动、社会主义企业等等。可以说,至今为止还很少有一门学科象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任何理论体系都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借鉴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方法,分析邓小平理论体系,可以看出:邓小平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逻辑起点,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为核心,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包含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逻辑地联象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严谨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博大精深、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本文力图从邓小平构建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入手,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认识和思维活动过程的结果,必然要经过一...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伦理学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思维向度、研究方法、价值功 能、理论视野等方面存在着分歧,根本原因在于对伦理学应当以什么为逻辑起点来构筑自身 的理论体系理解不清,价值呈现不明,致使伦理学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伦理学应 当以对人性的正确分析为逻辑起点,既注意行为的如何,又注意行为的应当,这样才能既有 利于克服人性中恶的一面,又有利于引导人性中向善的一面,使伦理学真正成为“行动的艺 术”。  相似文献   

17.
借助辩证法确定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建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是很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恩格斯认为,建构唯物主义历史观,“只有借助干辩证法才有可能。””而借助辩证法建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首先就要确定它的逻辑起点。因为只有从正确的逻辑起点出发,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概念、范畴才能有序地展开,各个概念、范畴间的联系及其规律才能有序地表达出来。但是,关于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多年来哲学界是有不同意见的。下面,我们从方法论角度,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意见,以求把这个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下去。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把自己的辩证法思想规…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起点,而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探索,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总体性上进行把握,尤其注重把握阶段性和总体性的统一,这就是从“实事求是”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一般哲学路线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逻辑起点的过渡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逻辑起点问题是重构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二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唯物史观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争论是很有意义的。在这场评论中,主要的观点有:以自然人,以“现实的人”,以物质生产活动或劳动,以实践,以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条件,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以社会基本矛盾,以“现实的人”和劳动二位一体,以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包括种的繁殖需要)、劳动三位一体和以需要与物质利益为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重点建设工程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应该吸收这场学术争鸣的积极成果,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重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在唯物辩证法体系的讨论中,有的同志提出,“联系”是一个最简单的规定,把它作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可以的。我也以为,通过一定的逻辑分析和历史考察,确认“联系”是唯物辩证法中最直接的范畴,这对确立联系之为唯物辩证法的逻辑起点是首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充分的。这因为,只是抽象至极的范畴不见得一定就能成为起点,要成为逻辑起点的东西,还必须是整个体系得以建立的根据和基础,从它出发,可以而且必须逻辑地产生出理论的本质、逻辑的基项以至有机的体系;不具备这一条也就意味着它缺少成为逻辑起点的条件。同时,联系范畴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最直接的规定,是否已经毫无疑问了,同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成为这个体系由以建立和丰富的根据。因此,对联系范畴是唯物辩证法范畴体系的根据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