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陈赓平,浙江临海县人,我校中文系退休老教师。今年四月十一日不幸病故于原籍,享年八十一岁。其生前所著《阮籍<咏怀诗>探解》,曾陆续发表于本刊,下面是他为全文所写的“代序”。陈赓平同志在他临终前夕,还于病榻之上逐字逐句地对本文加以修改润色,表现了他刻苦勤奋、治学谨严的精神。在此谨志,以示悼念。  相似文献   

2.
马作楫先生是山西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德高望重的诗人、作家.他从1942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有<忧郁>、<汾河春光>、<马作楫诗选>、<无弦琴>、<怀念>等诗集.他的诗文激情充沛、格调清新,艺术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3.
<诗辨新探>是先师郭晋稀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精心撰写的一部专著.郭先生在<红旗手>(<甘肃文艺>)1961年第1期上开始发表他的<文心雕龙选译>,是国内最早进行<文心雕龙>今译工作的学者.1963年,他的<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出版,次年香港建文书局加以翻印,后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等又加翻印,流布港、台及国外.1982年郭先生出版了<文心雕龙注译>,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应岳麓书社之约,撰<白话文心雕龙>.所以,他以研究<文心雕龙>而知名于海内外.意大利汉学家珊德拉教授对郭先生说,她研究<文心雕龙>就是从<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入门的.  相似文献   

4.
李白对<诗经>的接受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他在思想上自觉把<诗经>当作反对齐梁柔靡之风的武嚣;第二,他与<诗经>有着相同的精神契合点即抒发性情;第三,他看重<诗经>的政治讽刺精神.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李白在其作品中从字词、句式、意境、手法、题材等各个方面对<诗经>进行了接受.  相似文献   

5.
塞涅卡(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是古罗马尼禄皇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剧作家和修辞学家.他一生勤于著作,给后世留下不少文化遗产,其中主要哲学著作有<论发怒>、<论善行>、<论幸福牛活>、<论短暂的人生>、<论心灵的恬静>、<论慰藉>、<论仁慈>以及<塞涅卡书信集>等.他的这些哲学著作虽然名目繁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调--理性主义.  相似文献   

6.
论李贺对《楚辞》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对<楚辞>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与偏好,他与屈原相似的遭遇、相似的现实语境,使他在情感上容易与屈原产生共鸣,这是他对<楚辞>接受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还与韩孟诗派对<楚辞>的继承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沈从文接受<圣经>影响与他早年在湘西及后来在北京的经历有关,现实的冷漠与严酷使他对基督精神充满渴求,并从中获得精神慰籍.沈从文从<圣经>中直接吸取艺术营养,无论是语言意象、叙述模式、人物塑造还是对爱的探寻等都受<圣经>影响颇深,他所创造的"湘西世界"也与<圣经>"诺亚方舟"有渊源.  相似文献   

8.
<正>我校韦志成教授新著《周易大道》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他历经5年钻研探索,数易其稿,以30万字的鸿篇,从全新视角阐释"天下第一书",著述"世上第一道",解读文化元典《周易》的奥妙。"道"为主干提其"精"。《周易大道》首创性地以"道"为主干  相似文献   

9.
清代沈涛的<说文古本考>虽非研究<说文>逸字的专门之作,但其补充<说文>失收的逸字凡141个,数量可观.在详细考察所补逸字的基础上,总结其考证条例有二:一、根据<说文>本书和他书的说解作为内证增补逸字:二、利用他书引用<说文>的异文作为外证增补逸字.进一步利用后世发现的沈涛所未见及的前代典籍印证<古本考>的结论,认为<古本考>方法可行,征引资料丰富,考证翔实有据,因而结论大多可信.尽管在过去学界对<古本考>很少关注,但事实已经证明它的价值不容忽视.沈涛的研究方法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他的研究成果是<说文>校勘和大型辞书编纂的有益资粮.  相似文献   

10.
王闿运是清末著名经学家,以推尊<春秋>公羊学而闻名于世.他在<春秋>是经而不是史的"经史之辩"基础之上,对<春秋>三传进行褒貶尊黜,认为<公羊>、<榖梁>相发而并存,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春秋>三传现.  相似文献   

11.
由我校经济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肖建乐撰著的<唐代城市经济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北京)2009年二月出版,全书21.6万字.  相似文献   

12.
孙星衍对<晏子春秋>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最早为<晏子春秋>文本作了注释;参与了<晏子春秋>几乎全部领域的学术论争;提出了<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这一目前看来最正确的观点,为后来的<晏子春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月14日,由我校和光明日报共同举办的"光明讲坛"进校园活动在太白校区举行。我校段清波、李浩教授分别以《城+长城=中国文明》《李白与丝路文化》为题作主题演讲。我校校长郭立宏,光明日报副总编刘伟出席活动并致辞。200余名师生代表听取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和引文分析的方法,对1999~2003年<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发表的论文文后的参考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我校教师利用文献的情况,为我校图书文献资料的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校古籍研究所将部分科研成果编为《文史新探》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88年2月出版。包括以下篇目:姜亮夫:《<尧典>新议》,刘操南:《太史公书春秋十二诸侯史事辑证自序》,徐忠良:《金城公主入蕃和亲有关年代考辨》,徐规、包伟民:《<石林燕语>订误》,沈文倬:《日本尾张藩刻本<群经治要>载<孝经>郑注与我国群籍所引佚文之异同》,方建新:《对台湾宋晞先生所编<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一书的几点意见及勘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约翰·斯坦贝克在他的<愤怒的葡萄>这部小说中成功的运用了<圣经>中的相关原型来渲染气氛.本文以<愤怒的葡萄>为例,揭示<圣经>相关原型在此文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朱子在<尚书>训诂上矫正了传统注疏的一些错误,他对<尚书>脱简的判断和语序的调整,突破了对经典的迷信,开拓了<尚书>研究的新方向.他以理学思想阐释<尚书>词句,赋予了这部古老经典以时代思想的新鲜血液,为我们实现经典的现代化转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论基础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作为意象派诗歌代表人物庞德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他的代表作<地铁站一暼>和<河商的妻子: 一封家书>来说明中国文化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与陶渊明的<饮酒>诗相比,白居易的<效陶潜体诗十六首>更具世俗色彩.这是由白居易独特的生活经历及其特定的时代促成的.对于白居易本人来说,从<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中不仅可以看出他的前期生活及创作的痕迹,也可以预见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的轨迹.对于时代来说,<效陶潜体诗十六首>反映了时代文化趣尚转变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正>"谭平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建树、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是我校前身雷阳中学堂、雷州中学校时期的教师和校长。"值我校前身雷阳书院诞辰380周年、师范教育112周年之际,12月25日,我校举行纪念谭平山校长诞辰130周年专题研讨会。民革中央、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省政协、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省社科院、中山大学、中共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