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体隐喻化对人类的思维和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脸、面"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运用英汉语料,对英汉"脸、面"隐喻词汇的认知特点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揭示两种语言中"脸、面"词汇在隐喻构建及运行机制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Talmy依据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表现出的语言类型差异把世界上的语言划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附加语框架语言"两类,并认为汉语是强"附加语框架语言"。我们通过对现代汉语运动事件成分构造、路径标志功能及属性剖析,认为汉语属于混合框架语言。  相似文献   

3.
在对现代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语义编码模式类型的讨论中,Talmy等学者认为汉语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Slobin认为汉语是等分框架语言,而戴浩一等认为动趋结构当中的动趋成分才是谓语中心,因此汉语属于复杂框架语言。本文借助汉语研究的成果,从共时句式变换当中体标记的位置、轻重音的变化角度以及动趋成分的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所属的运动事件成分语义编码的词汇化模式框架,认为现代汉语虽然具有路径动词但是数量有限。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具有较强能产力的动趋成分,虽然与路径动词同形,但是与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地位,已经不再是完全动词,而是已经发生非范畴化的卫星成分,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  相似文献   

4.
Talmy认为运动事件可以识别出六个认知成分,其中运动的路径是事件的核心图式,根据编码路径的语言成分不同,可以把各种语言分为两类。但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置于一个连续体上,相应地各种语言应分为三类,其中汉语运动事件的表述模式属于第三类。运动事件表述模式的习得过程以及表述模式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词汇化、语法化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涉及到词汇化的内部层次和语法化的先后进程.针对"再说"及一组相关形式(包括语法词、固化短语、照应模式等)的调查说明:"再说"经历了词汇化、语法化交叠发生,词化后继续语法化的发展历程;成为词汇词是"再说"词汇化的终点,但并不是它语法化的终点.  相似文献   

6.
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来看,英源汉语网络词是一种跨语言的认知加工和概念化的结果。根据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过程体现为,词汇概念的选择和融合,包括整合和理解为主的意义组合机制。研究认为,英源汉语网络词的不同形式是在最大认知关联原则支配下,不同识解突显和选择的结果。这种跨语言的意义衍生揭示了其重新词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依据概念隐喻理论和对英汉视觉词汇隐喻语料的系统考查和分析,论文论证了语言的隐喻化过程就是人类借助具体对抽象进行概念化的认知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产生了丰富的概念隐喻和词汇面的隐喻表达,使隐喻性思维成为词义进化和延伸的重要理据,它还连接起语言、认知和身体经验。这种隐喻认知模式层层架起从基本具体经验到高级抽象经验之间的桥梁,并在语言层面留下了轨迹。循着英汉两种语言隐喻性视觉词汇语料的轨迹,论文进一步探析了隐喻认知系统的路径:即一个由五个认知层面组成的"树形"层级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文化—身体经验—意象图式—概念隐喻—隐喻表达。  相似文献   

8.
借鉴词汇概念和认知模式理论,以我国刑法词语为例证,探讨法律词语的词汇认知表征和概念化模式。通过研究发现,法律词语的概念化是以语言系统和概念系统的交互与融合为特征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在法律语境和法律行为因果关系的制约作用下,法律词语的词汇概念经过选择与融合机制,激活了相应的法律行为事件认知模式。词汇概念与认知模式的组构与整合使不同类型的法律词语形义匹配体进行细微调整或重新匹配,进而协调不同概念化主体的认知差异,实现一致性语义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虚化动词是一种语言现象,日常用语中随处可见.虚化动词在逐渐失去本身意义的同时,它的作用和语法功能都得到加强.因此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其语法功能上,过分忽略它们的词汇意义.本文以"have、take、do、make、give"为例,通过探讨"虚化动词+事件宾语"的结构来强调不同的虚化动词其使用范围也不同,诣在引起学习者对虚化动词词汇意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英汉人体词“heart”和“心”认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非常重要和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词义由一词一义演化为一词多义反映了认知主体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而人体词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元概念","心"和"heart"作为非常重要的人体器官,均被英汉民族当做了思维器官,同时,隐喻和转喻一直以来均被当做修辞手段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二者被认为是一词多义演化的认知机制,因此对比"心"和"heart"词义演化过程不仅能揭示词义演化的路径,而且对英汉民族的认知思维也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动词虚化发展而来的,汉语的双音节化和注重口语表达影响着介词的词汇化过程,而乘和趁在经历了一个相异→趋同→替代的过程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假借→类推的融合型词汇化模式。通过共时性的研究,明确了介词性和使用规律;而历时性分析,加深了对二者的区分度,确立了词汇化机制;现代汉语中,乘和趁不再具有能产性,只在固定格式中出现。  相似文献   

12.
"意义单位"必须从词汇层面转移到句法层面上去考虑,即"意义单位"不是静态的词汇性单位,而是动态的句法—语义单位。"意义单位"是语言使用中形成的惯例化语言构块,有如下三个特点:(1)按照已知的句法规则生成;(2)属于线性语法;(3)明显受到汉语节律的影响。汉语"意义单位"分十级,呈现为从"语素"到"核心句"的连续体。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绝大多数都是由古代汉语中的动词虚化发展而来的,汉语的双音节化和注重口语表达影响着介词的词汇化过程,而"乘"和"趁"在经历了一个"相异→趋同→替代"的过程后,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假借→类推"的融合型词汇化模式。通过共时性的研究,明确了介词性和使用规律;而历时性分析,加深了对二者的区分度,确立了词汇化机制;现代汉语中,"乘"和"趁"不再具有能产性,只在固定格式中出现。  相似文献   

14.
英汉语言对使役概念的表达存在不同的词汇化模式。本文以Talmy(2000)对两个《论语》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在翻译作品时,以英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多采用词汇手段,以使役词汇表达句意;而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在翻译使役概念表达时则更多采用句法手段,以使役结构表达句意。这一语法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英汉思维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四字骈语"的词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字骈语"介于四字并列的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之间,是研究自由结构词汇化很好的窗口.出现明显的转义是四字骈语词汇化的根本动因,语义等级越低,词汇化的程度越弱,语义等级序列也是词汇化程度序列.四字语音模式、成分的非独立性、高使用度,以及与成语的类比认同等多种语言内外部因素,共同促成了四字骈语的词汇化.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词汇研究是整个汉语词汇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唐代诗歌语言数量极为丰富,既有对先秦汉魏词语 的继承和发展,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有生命力的诗歌语言,同时吸收了民间口语方言,成为近代语言研究的宝贵资 料之一。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唐诗语言的特点和研究概况,试图在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  相似文献   

17.
“名实观”视阈下的中西语言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对中西名实观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名实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语言哲学具有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8.
汉英两种语言千差万别,在社会符号学所划分的语言符号的三类意义中,言内意义的可译度相对较低。文章分别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对沙博里《水浒传》英译本中言内意义的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有时为了用地道的英文传达出原文的主要信息,有必要放弃一些汉语所特有的言内意义,但总体来说,通过应用各种翻译技巧及补偿手段,译文可以再现原文的言内意义,实现功能对等,达到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9.
在词汇化研究中我们一般关注组合个体的语义特异性和历史发展过程,本文另辟视角,考察组合的义类共性和现时结果。我们对收录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中的“名物+方位”组合进行了考察,发现这种组合的词汇化结果是有一定规律的。在目标词义类范畴与词汇化程度分类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义类的方位维度特征、方位不规则个体的特性、名物词的义类特征、义类的词汇化程度差异这四个方面的分析,发现自然度规则和需求量规则对“名物+方位”组合实现词汇化产生影响,并且两种规则的形成受到认知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从历时和共时角度,重点关注了英语复合不定代词的形定后置制约与复合反身代词不对称性,并对其加以句法词化统一解释。研究发现:(1)英语复合不定代词是由原来的"修饰语+中心语"短语词化而成;(2)英语复合不定代词的形定后置是英语定语语序等级和句法词化位置挤压的共同产物;(3)今天的英语复合反身代词经历了两次词化,第一次词化使得原短语结构演化为复合词结构,第二次词化的显著变化是在重新分析机制下将原"同位短语"结构演变为"定中短语"结构,同时引发相关语义和功能变化;(4)不对称性是英语复合反身代词的根本属性,这些不对称性是人类认知、语言使用和语言发展非同一性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