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团的任务》是列宁1920年10月2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已经打退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基本消灭了高尔察克、尤登尼奇、邓尼金等白卫武装,即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苏维埃俄国正处于由战争转向和平建设的转折时期。布尔什维克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同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青年对完成这个主要任务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列宁针  相似文献   

2.
十月革命与世界和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面临严峻的形势。面对德国百万大军的进攻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破坏和颠覆,苏维埃俄国需要和平的环境,以保障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苏俄颁布了《和平法令》,实行了和平外交政策。《和平法令》及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实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制定《和平法令》和实施和平外交的过程中,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和平学说,创新了世界和平的理念,提出了奠定世界和平基础的原则,为人类的持久和平做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1921年初,苏维埃俄国结束国内战争后,开始转入和平建设时期.由于帝国主义战争和国内战争的破坏,当时苏维埃俄国的国民经济处境十分困难.为了医治战争创伤,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带来的消极影响,列宁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以实行粮食税、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允许自由贸易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政策.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国民经济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解决以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措施,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要贡献之一.本文仅就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理论方面,作几点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和工人阶级发动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开拓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几十年来,我们对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和历史作用始终给予高度评价。有些世界近代史著作在评述十月革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时认为。十月革命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①其理由是:“十月革命从内部瓦解德国帝国主义和德国君主制所起的作用,要比尼古拉二世继续作战所起的作用大得多”,苏维埃俄国的影响“增强了德国  相似文献   

5.
<正>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俄国面临严重的危机,粮食紧张,物资匮乏,内部发生了白匪的武装叛乱,外部有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武装干涉。为了克服困难,渡过危机,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争时期,大中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实行严格的监督;国民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生产资料由国家无偿供应,产品全部交给国家,由国家直接分配;日用消费品实行配售制度,禁止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6.
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模式,给中国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留下了一些沉痛的教训,如效仿苏联设立国家政治保卫局,导致苏区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照搬苏联的政党制度,造成苏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严重后果;照搬苏联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有可能加剧民族分裂活动;照搬俄国苏维埃政权的阶级关系模式,使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富农在很长时期被当作革命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同交战国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使苏俄退出了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这个条件极为苛刻的和约使俄国失去了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波兰、乌克兰等领土,苏维埃俄国还要向德国缴付60亿卢布的巨额赔款,复员自己的军队,并与其签订极为不利的贸易协定。尽管如此,和约的签订,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还是有极大意义的。但  相似文献   

8.
十月革命后,在俄国的辽阔土地上,展开了列宁所说的“苏维埃政权的凯歌行进”。到1918年秋,在苏维埃俄国的30个省中,已建立了2个区域苏维埃、30个省苏维埃、121个市苏维埃、314个县和区苏维埃、6033个乡苏维埃。在中央和地方,经过大量的组织工作,建立了统一的苏维埃国家机关体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苏维埃国  相似文献   

9.
从列宁的和平共处策略到当代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并粉碎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后,列宁提出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灵活策略。50年代中期,新中国继承、发展了列宁和平共处的策略思想,倡导和奉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然而,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贯彻和运用不论在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还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都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对某些国际政治问题的认识也有了相当大的转变,我们才真正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贯彻、运用到和所有国家的关系中,从而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普遍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二年四月十日召开的热那亚会议,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即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各国共同参加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会议,也是苏维埃俄国争取和资本主义各国和平共处斗争的第一个回合。在国内战争时期,苏维埃俄国虽然曾同德国签订过布列斯特和约,但那只是一次双边的外交活动,而热那亚会议,则是苏维埃俄国对所有的协约国以及德国进行的一次胜利的外交斗争。  相似文献   

11.
俄国帝国主义即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短暂的。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算起,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后不过二十年左右。俄国资本帝国主义复灭最早,这种独特的历史命运是由它的特点即根本弱点所决定的。应该怎样认识俄国帝国主义及其特点?苏联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俄国帝国主义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它的特点就是军事封建性。例如,雅可夫列夫写道:“俄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俄国帝国主义即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是短暂的。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算起,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后不过二十年左右。俄国资本帝国主义复灭最早,这种独特的历史命运是由它的特点即根本弱点所决定的。应该怎样认识俄国帝国主义及其特点?苏联学术界长期流行的一种观点是:俄国帝国主义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它的特点就是军事封建性。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年,苏俄由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为此,苏维埃政府不得不把国由一切工作纳入战争轨道,宣布全国为军营,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政策对于处在危急关头的年轻苏维埃政权来说,是有它的历史功绩的。因它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前线的供应,保证了工人、干部和城市居民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准,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从而战胜了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但是,当时的俄国共产党人曾经一度误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应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是列宁在1922年3月党的理论刊物《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撰写的一篇重要的哲学论文。列宁撰写和发表这篇论文,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俄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相联系的。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国际资产阶级极端仇视苏维埃政权,他们联合俄国境内的反动军队,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猖狂的进攻,但是到了1920年末,却以失败而告终,俄国的国内战争已经结束,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的重大任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起了战略围攻。俄共(布)为了构筑稳固的远东防线,保护社会主义营垒,主动与中国国民党结为联盟。为了弥补国民党的先天不足,充分发挥俄共(布)与国民党联盟的作用,俄共(布)与共产国际便精心筹划国共两党实行“党内合作”。这种违背马克思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的“党内合作”,从一开始就注入了必然失败的因子。  相似文献   

16.
二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明确提出了俄国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方针;十月革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俄国开展了宏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俞良早教授关于十月革命以前列宁未提出俄国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列宁在世时苏维埃俄国还没有开展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产生这种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他混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俄国十月革命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机关。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列宁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最初之日起,就十分重视改进和完善苏维埃政权机关工作。特别是在其晚年,对苏维埃国家机关改进和完善问题作了许多重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资产阶级复辟思潮和“左”倾教条主义曾分别从右的和“左”的方面进行攻击。列宁及时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保障了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本文试图对列宁领导这场斗争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七十周年了。七十年前,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举行城市武装起义,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政府的统治,摆脱了帝国主义体系,组织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革命的火焰引向农村,取得了乡村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使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马克思、恩格斯规划的人类前景,第一次变成人间活生生的事实,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开始了。关于十月革命对人类历史的意义,正如列宁说的,坚冰已经打破,航线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苏维埃俄国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在这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资产阶级复辟思潮和"左"倾教条主义曾分别从右的和"左"的方面进行攻击.列宁及时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坚持两条战线的斗争,保障了新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本文试图对列宁领导这场斗争的历史作一简要的回顾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