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1世纪初,以迪拜债务危机与欧美债务危机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普遍担忧。剖析21世纪初一系列主权债务的新根源及警示作用,可提炼出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避免“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发生。其主要防控策略包括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遏制过度的房地产金融化,超前推出应对老龄化预案,创建地方债务危机预警、救助机制,设立专门债务管控机构、从精英化金融向普惠金融、人本金融转变等。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以迪拜债务危机与欧美债务危机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频发,引发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普遍担忧。剖析21世纪初一系列主权债务的新根源及警示作用,可提炼出我国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建议,避免"中国式债务危机"的发生。其主要防控策略包括改革地方官员考核晋升机制,遏制过度的房地产金融化,超前推出应对老龄化预案,创建地方债务危机预警、救助机制,设立专门债务管控机构、从精英化金融向普惠金融、人本金融转变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我国30个省份2013年的地方政府债务进行了风险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整体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和规模以及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的重要原因。地方政府要切实解决债务风险问题,关键在于明确债务责任,合理举债,完善债务信息披露制度并建立科学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农村财政债务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农村财政债务风险日益显现,债务危机有可能成为危及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农村财政债务成因复杂,积重难返,化解债务风险是考验农村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识别、处置、化解地方财政风险时,要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提高政治敏锐性、辨别力,区别性质,认真对待,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欧美等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性的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和监督管理逐渐显现出来。当前,一些地方投、融资的平台运作很不规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已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由此引发了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关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梳理,甄别不同债务,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债务与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地方政府负债行为直接违反了<预算法>和<担保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地方政府大多通过变相的方式进行举债,地方政府债务呈现形式多样化,隐蔽性强,透明度低,形成原因复杂,逾期率高,债务的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空缺等特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所负各种债务的总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且呈快速上升趋势,风险在局部范围内已经凸显,潜在的风险很大,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我国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责任机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防止产生新的不合理债务,建立地方政府偿债机制和债务风险的预警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性蔓延,我国政府启动4万亿投资的积极财政政策。对国际金融海啸以来我国政府地方政府债务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债务形成原因及存在可能风险。为了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恶化提出七点政策措施,指出重点在强调完善财税体制扩大地方财权;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大规模裁汰行政冗员;运用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及成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从金融、经济、财政体制等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债务规模考察、成因分析、风险分析,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正在酝酿一场危机,从表象看是财政管制危机,但可能不只是财政管制危机,可能引发财政整体危机,甚至不排除引发政府全面治理危机爆发的可能”.针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对现有债务处理措施、改革现有财政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发债制度、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等是现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陆岷峰  张惠 《南都学坛》2011,31(5):101-109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政府倘若仅依靠自身财力,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地发展经济已显不足;但凡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无不举债,依靠举债借助外力不仅能促进且能加快经济发展。然而近年西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我国中央地方两级负债暗藏隐性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甚是暴露,也从另一个角度警示政府负债是一把双刃剑。而根据自身实力与未来发展预期适度负债才是最佳选择,负债不足与过度负债都是不可取的。目前,实行规模控制是世界各国管理地方政府债务较为普遍的手段,保持地方政府适度负债规模既要约束作为借款方的地方政府行为进行需求控制,又要规范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政府贷款的行为进行供给控制。同时还要与风险预警相结合,对债务规模不足或过度及时施行警示,化解政府负债结构性风险引发危机的潜在根源:以科学发展观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考核制度;依据风险特点规范负债管理法律规章制度;开辟多渠道优化政府负债存量减轻财政包袱;完善地方政府负债规模与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债务可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根本成因是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缺口",省、市、区间的竞争与官员考核制度也促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加大。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显性规模不大,但根据相关研究和信贷实践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较大。目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以发行政府债券、PPP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地方政府债务总体规模大、与地方财务不匹配,导致偿债风险;部分地方政府隐性融资、违规融资规模大,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业务合规风险。地方政府类融资对商业银行来说,整体信用风险较小,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应提高合规意识,学习监管政策要点,规避合规风险,全面掌握辖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投向与偿债风险等。地方政府应在熟悉掌握监管政策的前提下,采用合法、合规方式融资。  相似文献   

11.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的流动性大、金融监管不力、金融衍生产品泛滥以及房地产泡沫破灭,这些只是美国金融危机直接的、引发性的、操作层面的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理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以主权纸币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储备体系。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历史背景下,中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制度上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防止严重的两极分化;必须坚持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必须严防主权纸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负作用,并力推改革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控制房地产市场,谨防重蹈美国次贷危机的覆辙。  相似文献   

12.
欧元区的经济困境:主权债务危机及其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以希腊、意大利为典型的“欧猪五国”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中.这不仅直接反映这些国家的经济困境,也在世界经济尚未复苏之际直接威胁欧元的稳定,拖累整个欧元区经济下行.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对这些国家的救问题深感头痛.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复杂.在分析以希腊为典型的“欧猪五国”的主权债务危机形成基础上,探讨其形成的诸多原因,分析其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的影响)和出路,为清醒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迅速向其它欧元区国家扩散。一系列危机的爆发引发危机国家政府债券持有者的疯狂抛售,债券收益率上涨,市场流动性紧缩。直至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形成和发展分析入手,总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提出若干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住房产业作为国民支柱产业的确立以及货币分房政策的实施 ,住房抵押贷款将成为全社会最主要的住房消费方式。随着住房贷款市场规模的日益增长 ,不仅给银行带来了越来越大的信贷压力和资金供需矛盾 ,也因“短存长贷”引致的资产负债不匹配程度加重而加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风险 ,就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隐患。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缓解这一矛盾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夹击下,美国、希腊、西班牙等地区的房地产泡沫相继爆破。然而,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年的畅旺后仍屹立不倒。如同加拿大的金融系统,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稳健程度享誉全球。文章分析了21世纪以来加拿大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加拿大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讨论了加拿大房地产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论转型期的政府危机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这是一个战略发展机遇期,同时也是一个危机易发期,对我国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危机和政府危机管理的概念内涵进行了表述,分析了目前政府危机管理所处的环境条件,侧重就政府危机管理长效机制的架构提出了笔者的探索思路,旨在阐明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欧债危机的直观表现为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违约的困境,在欧元区17国中,以希腊、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意大利这五国家(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并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这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几个经济后进的国家不顾本国情况对外大量借债、政府隐瞒问题、放任不管和欧元区的体制问题。这场危机既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也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风险投资行为与流动性危机模型,对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及其与流动性危机的关系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对迪拜债务危机进行了现实透视,可以发现: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将导致社会风险资产总体规模高于社会有效水平;债务危机是投资机构非理性扩张的必然结果;迪拜“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是引发其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4—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使用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及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影子银行、地方政府债务与金融发展水平三者之间存在动态耦合关系.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影子银行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多元的融资方式,在增加政府融资能力的同时提升了政府债务水平;而地方政府债务需求显著推动了影子银行规模的快速发展.同时,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危害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金融发展水平,继而使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受到约束.但金融发展并不能有效约束影子银行规模,原因在于,政府融资需求是影子银行的主要动力,若不能控制地方政府的借贷行为则无法从源头解决问题.监管机构在去杠杆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影子银行与地方政府债务、金融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如此才能够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中国边疆危机丛生。为应对危机,公共舆论界藉公共舆论为利器,及时报道了各类危机发展态势,提出诸多颇具建树的应对方略。在公共舆论催生下,清廷通过施行各类新政去应对边疆危机。针对此等尝试,公共舆论界亦进行了及时报道和宣传。而当清廷统治即将崩溃、边疆局势却急速恶化之时,公共舆论界又对清廷与地方当局应对危机不力、行政腐败等行为进行了严厉批判。清末新闻传媒围绕边疆危机的以上报道乃至批评指责,均属特殊环境下公共舆论应对边疆危机的重要内容,展示了清末时人藉公共舆论为利器,抵御边疆危机、固我边圉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