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宏健 《殷都学刊》2011,32(1):43-47
2009年底在河南安阳西高穴村发现了曹操墓,这不仅引起社会各界对此墓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三国文化热"、"曹操热"。本文就曹操一生所担任的官职加以考述,从而使我们对曹操的戎马生涯有更为详尽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随着西高穴墓被确定为曹操墓,不断有学者提出质疑,像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博士张国安先生就认为:"西高穴大墓的墓室与曹操时代的墓葬风格也不相符。东汉晚期的墓葬都是带有回廊形式的,一般都是三室墓,而不是西高穴的两室墓。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2日上午10点,曹操高陵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历时一年,2009年12月27日,从事现场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队欣喜地披露了曹操高陵被发现的大好消息.随后,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位于西高穴的这座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相似文献   

4.
2009年末,河南省考古研究所宣布在安阳西高穴村发现魏武帝曹操高陵。该墓出土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7件,系科学发掘出土;另据报道刻有"魏武王"铭文石枕1件、大刀石牌1件,系被盗追回[1]。  相似文献   

5.
徐龙国 《殷都学刊》2011,32(1):33-38
一、引言 2009年末至2010年初,关于河南安阳西高穴东汉大墓是否为曹操高陵的问题,成为社会街谈巷议的热点,也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2010年1月13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上,考古发掘人潘伟斌向学界介绍了发掘情况及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6.
江达煌 《殷都学刊》2011,32(1):21-23
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经考古单位正式发掘并认定其为曹操高陵(即曹操墓)后,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正反双方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和针锋相对的驳难,一时间关于曹操墓真与伪的话题为海内外各界人士所瞩目。为进一步推动对西高穴大墓及曹操其人的深入研究,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学术笔谈,以期对这场讨论有所裨益和推进。  相似文献   

7.
安阳西高穴村曹操陵墓中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铭词,非魏武王平常所用和曾经所用之意,乃"常仪所用"之意,是魏武王的日常仪杖用器。  相似文献   

8.
杨勇 《殷都学刊》2011,32(1):24-28
2008年12月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位于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的两座大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两座墓南北并列,坐西朝东,彼此相距约30米左右,现已清理完其中的二号墓,并发表简报。根据二号大墓的形制和结构、出土遗物、地望以及相关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9.
自从2009年12月底,河南省文物局于北京发布曹操高陵在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的消息一出,社会舆论一时间议论纷纷,关于曹操墓真假的议论与质疑也随之而起。  相似文献   

10.
在亳县城南郊东汉时期曹操宗族墓群的部分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带文字的砖。这些墓是属于曹操伯叔辈的。出土的字砖共有274块,上面有文字1423个。这批字砖不仅年代较早,文字数量也最多,对研究中国古代汉字书体的演变,提供了新的极为重要的宝贵资料。 出土字砖的曹墓有两座,一是元宝坑一号汉墓(简称元),位于城南护城河外,墓主人是会稽郡的曹太守。字砖上书刻的年号是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该墓出土阴文书刻字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证据研究中,存在"正相关"和"高概率"两种科学证据的概率定义。从这两个定义出发,能够比较清晰直观地解释科学证据的许多相关问题,如科学证据中的"比较级"和"可接受性"等。然而,两个定义自身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正相关"不是证据的充要条件,"高概率"也不足以使证据之为证据。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了曹操墓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消息。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成为国内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热议的话题。其间,我们也十分关注西高穴村大墓的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3.
江达煌 《殷都学刊》2012,(3):113-118
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墓"的发现,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争论。本文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力挺曹操及"曹操墓"。希望和呼吁能正确评价曹操的历史功过,弘扬"邺城及曹操文化",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更好地提升河南与河北、安阳与邯郸这两省、两市的历史文化品位,造福两省、两市的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14.
曹操墓出土以后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人们对二号墓是曹操墓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在此我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商讨. 一、关于曹操墓应该在山旁还是高岗上的问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六月,曹操下诏令对身后事作出安排: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曹操"唯才是举"用人策略的的积极效果,学者有较多的研究;而对曹操赤壁之败的探讨,所论亦多。然曹操的用人策略及赤壁战败之间的内在逻辑,学者似少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前 《家庭科技》2013,(11):35-35
工作压力大、饮食热量高,加上不运动,让现代人的心脏"很受伤"。很多心脏病患者经常出现心悸、胸闷、憋气、心绞痛等情况,因此在常规用药的同时,配合按摩相应经脉的腧穴,能更好地缓解症状。最常用的腧穴是通里穴和内关穴。这两个穴位均与心脏紧密相连,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经常按摩能疏通心气,辅助治疗与"心"有关的病证。通里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络穴,主治心血管和心  相似文献   

17.
隐匿身份侦查指的是侦查人员或受委托侦查的人员隐匿其真实身份实施的侦查。各国立法与实践,都概括性地认可了隐匿身份侦查所获取的证据的证据能力。但是,没有经过授权的隐匿身份侦查,其所获得证据,形同违法取得的证据,没有证据能力,这是绝对证据排除法则。对恣意授权、逾越授权和口头授权则必须区分对待。隐匿身份侦查秘密性与其他诉讼规则存在冲突与调和。隐匿身份侦查的侦查人员或受委托人员一般具有证人资格。国外司法对隐匿身份侦查所获得的物证、书证等证据都持较为宽松的态度。隐匿身份侦查人员获取的被害人陈述一般不应具有证据资格。隐匿身份侦查人员获取的犯罪嫌疑人口供的证据能力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身份伪装是否对自由意志具有强制性;隐匿身份侦查的具体手段是否对自由意志具有强制性。  相似文献   

18.
《殷墟为殷都辩》刊《殷都学刊》1990年第4期,现对文中的两条叙述,稍作说明: 1、该文第五节云:“据悉,在1986年的钻探中,在王陵区东区,武官村大墓西侧又发现了一座带墓道的大墓”。1986年,我队未曾在西北岗作过钻探工作。据我所知,武官大墓西侧有3座带墓道大墓:M1400、M1443、M1129。都是1934~1935年发掘的,另外,在其西南,有一座一条墓道的墓(M260),是1984年发掘的,除此4墓外,此处未发现新的带墓道的大墓。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现的曹操墓,墓葬方向为坐西朝东,与它南北并列的一号墓,墓葬方向也是坐西朝东。引人注意的是,我国历代帝王之陵大部分坐北朝南,以示死后也要君临天下。  相似文献   

20.
索德浩 《天府新论》2024,(3):封二-封三
1980年3月,四川省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公社第三生产队修整晒坝时,意外地在其东北方向发现一座大型竖穴土坑木椁墓。新都马家木椁墓是成都平原一座具有代表性的高等级蜀墓,年代约为战国中期。该墓随葬品以铜器为大宗,种类丰富、组合方式严密,浓缩了战国时期蜀地上层的丧葬礼仪、制度。墓葬的内核是蜀文化,同时吸收了大量楚文化因素,充分表现了蜀国上层源蜀慕楚的文化特点,是探讨战国时期蜀国礼仪制度及蜀、楚文化交流的代表性墓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