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文学基本原理的有关理解存在种种误区,针对这一现象,从谁在说、如何说、说了什么三方面分析文学独特的语言本性,可以发现:文学是语言自身言说所显现的世界;文学是以陌生性、想象性的形象符号显示那不可见的存在;文学语言是欲望与智慧合一的诗意言说。  相似文献   

2.
语言作为文学的媒介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媒介相比有它的特殊性:语言是一种文化,文学语言作为媒介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语言还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体系,它与现实世界相分离,有利于文学深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语言也是文学与日常生活的共同媒介,这既使文学与生活、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又促使作家采用某些艺术手段使文学语言在用法上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性;最终文学语言将传达的内容寓于自身之中,因而文学语言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工具与本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艺术依赖语言而存在。文学与语言二者的关系变化,反映出语言在文学中功能和地位的历史演进过程。最初的文学语言是浑融式的,口头文学、早期诗体文学是其代表。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语言被看作表现内容的形式,充当着文学传达意义的工具,这实质上体现出一种内容至上的传统诗学观。受20世纪以来语言本体论的影响,文学语言开始出现主体转向,语言被认为是创造并构成意义的力量,成为文学的主体。即使在当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文学语言面临碎片化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撬动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语言是文学活动的工具载体。文学创作者总是寻求以颇富文学魅力和修辞特色的文学语言来支撑其独特的文学话语方式。艾芜笔下的文学语言平实清新、朴素自然,感受到浓浓地方味的同时可发觉到不少语言变异之处。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是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不仅要有内容,还得要有动人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形象去感动人。翻译也同样如此,必须重视语言的形象性。翻译是一种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最忌机械式的复制,词汇加语法式的翻译腔是与艺术创作水火不相容的。民族语文翻译是社会主义的新兴事业。僳汉翻译刚刚起步,对译文要求词语的对等、两种文字字母的一对一的转换,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6.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文学的主要工具。”(高尔基《论散文》)文学的发展过程 ,是文学语言的锤炼过程 ,也是文学语言的审美追求过程。古今中外杰出的语言艺术家 ,都倾注自己毕生心血 ,千锤百炼地美化自己的文学语言。语言如此神奇 ,又对文学如此重要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学的语言美呢 ?文学语言美指的是语言这个工具自身的美。或者说是语言体系本身固有的审美属性 ,是语言体系本身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就语言而论 ,其审美内涵既包括形式美又包括内容美。语言的形式美指的是语言的声音美———语音…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什么?什么是文学语言?中西方不少语言学家把语言说成是迷宫、怪圈、工具、载体、符号、交际手段、生活准则、文化功能……。在中外文学史上,直到十九世纪,由于文学文体一直杂混于史学、哲学、科学等文体之中,文学语言的界定也一直含混歧异。另外,还因对“文学”的不同理解又导致了对“文学语言”的不同理解。中外古代把“文学”与所有书面语作品混等。直至新时期前,中外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对“文学语言”的定义也未  相似文献   

8.
文学语言是"情感语言",哲学语言是"反思语言"。它们既有相关性,又有差异性。文学语言具有描述性、形象性和"暗示性"等特点,哲学语言具有陈述性、抽象性和"自明性"等特点。对它们各自特点的探讨和明示,是深入研究文学与哲学、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及其关系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学的根本构成要素,文学语言以静态文字反映客观世界,以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感召读者,引导读者获得非凡的阅读体验.英语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历史性和时代性,必须要透过其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来探寻,正是作者通过形象性、意向性、情感性、含蓄性、生动性等语言艺术,赋予了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文学的本质是形象。因为第一,文学语言的特性是它的构象性,本身并不是自足的,而是措向外部世界,目的在塑造形象,表现生活的感性形态,因此语言不能成为文学的本质;第二,文学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存在形式都是形象。认为文学的本质是形象,可能碰到来自两个方面的反驳:一是认为形象没有普遍性,一是认为形象牲有非凡性。但认真分析,这两种说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一本文所说的文学语言是狭义的文学语言,即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音乐性等特征,使它与科学著作中的语言乃至生活中的实用语言明显地区别开来。关于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论认为文学借助语言符号虚构社会事件来描述世界,表达情感,因而具有虚指性。以奥斯汀、塞尔为代表的言语行为理论则认为,说话就是做事,文学语言具有述行性,是一种社会行动。文学语言不仅描述事件,而且在与文学程式、规约、惯例、重复、读者等交互中通过虚构事件来参与社会行动,创造新的意义指涉,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切入点,深入挖掘文学语言的新特质,探究文学语言的述行性特征及其内在的运行机制,恢复语言与主体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对重新审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重新认识文学语言的内在属性和文学的社会功能都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诗文都属于文学语言,文学语言究竟有没有音韵美?我们认为是有的。文学语言的音韵美,或称诗文声律,就是文学语言的音乐性。这不仅是汉文学语言的特点,而且是世界各种语言进入文学语言所共有的特点。现在有些人对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持否定的态度。最明显的是所谓“现代派”,他们把音韵说成是诗歌的“枷锁”。在文学领域中,诗的音乐性,较诸其它文学形式更突出,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此,否定诗的语言的音乐性,也就等于否定了一切文学语言的音乐性。有些人承认诗需要讲求音韵美,散文(prose)(这里指广义的散文,与韵文verse相对而言)则没有什么音乐性可言。因而对于散文的语言美中包含的音乐美,就不去注意。在研  相似文献   

14.
《红旗谱》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作家情绪的倾向、个性的特征及其表达思想的特有方式等,都是从语言的具体运用中显示出来的。因此,作品的语言特色与作家的创作风格有着密切关系。研究一部作品的文学语言,是研究作家的艺术风格和该作品的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红旗谱》是一部公认的艺术质量较好的长篇小说,它在文学语言方面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15.
文学语言在刺激人的头脑时,会导致一个虚拟的文学形象世界在意识中建立,从而将自己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区别开来.文学语言的这种独特功能与它的能指结构和意义所指结构、以及两者结合而形成的文学语言的整体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为艺术美区别于其它社会科学的独特性在于它是人的审美创造的产物。它在反映世界的方式上不同于其它社会科学,不是以抽象的概念、理论体系,而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的方式显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采和内在蕴含。文学形象是语言塑造的,文学语言的特殊功能表现为它善于描述艺术形象,人物的声、容、状、貌、行动、心理,事物的色彩、声音、形状、性质、运动等感性状态,一经它的刻划,无不生气灵动地显现出来。文学语言的造型性特点已被中外理论家充分肯定,无须赘言。 文学的审美本质表明,文学不仅在反映生活的方式上,而且在反映生活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上也不同于共它社会科学。文学反映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和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的新兴文学现象。如果排除其数字语言这一表现形式(音影图等)而只就常见的文字语言形式而言,则网络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带有非常鲜明的糅杂性特点。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学区别于哲学社会科学,其特殊本质应该是什么呢?别林斯基认为是形象。他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我国“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理论,受此影响,也一直把形象性视为文学的特殊本质。近年来人们发现,文学作品里有形象,科学著作里有时也有形象。于是,一些论者又主张用情感性来概括文学的特殊本质。在我们看来,上述两种意见都不无偏颇之处。文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相区别,既在于情感,也在于形象。准确地说,文学作为艺术的特殊本质,应该是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前景化是文学语言的标志性特征,能体现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差别。翻译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时应采取不同的策略来选择译文的语言。文章认为文学翻译的译文语言选择策略应为诗学策略,诗学策略要求译文选择前景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同时译者选择的前景化语言应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学规范。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本体的真实与创作主体创造的真实两个层面论证文学语言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能在文学文本中产生逼真效果。认为通过语境、修辞等基本手段可使文学语言呈现出逼真效果,文学语言的真实是语言本体的真实与创作主体创造的真实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