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发达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西方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区域相继而起,并逐步演绎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其中,"自然发展型"大学城主要涵指"多校区大学"和"多元化大学"两种模式,"规划建设型"大学城主要涵括"大学科技园"和"现代大学城"两种类型;前者以英国剑桥大学城和美国加州大学城等而著名,后者以日本筑波大学城和美国密苏里大学城而闻世。  相似文献   

2.
大学城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一大趋势。自中世纪大学萌芽以来,大学城逐渐演变成两种形态:“自然生成型”和“行政规划型”。大学城运行的逻辑在于其开放性、资源共享性和集聚效应,大学城的发展契合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响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社会需求。我国大学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着力于社会参与、以人为本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建设广州大学城是关系到广州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工程,在市政府已经确定了大学城的选址,并完成概念规划工作后,如何实现大学城建设的目标,仍然有许多问题急待研究。2001-2005年是广州大学城建设的关键期,本文拟就大学城建设的“教育特区”理念以及大学城如何吸引大学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孙继斌 《社区》2004,(12):46-46
2000年9月,位于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正式“开城”,成为国内第一家大学城。随后,一股大学城建设热潮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的大学城已有50多个,而且争先恐后在“大规模”上做文章。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00公顷;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大学城的发展阶段以及形成模式均有所不同,国外大学城往往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国内则表现为在较短的时期内“主动构建”。由于国内大学城的发展特征,其发展模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形态组合模式、区位优化模式、资源互动模式和现代管理组织模式,它们将构成一个体系,在此基础上把握大学城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仙林大学城的兴起为背景,在综合运用多种调研手法的基础上,就大学城周边的仙林新村社区的发展变迁状况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通过深入剖析导致变迁的原因,揭示了大学成长与社区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大学城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概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国家相率兴起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城市,并演绎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的现代大学城模式。大学城的诞生,既改变了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强化了城市的教育功能,同时也促进了大学自身的发展,并构成了独具特质的新的城市发展走廊。  相似文献   

8.
大学园区构建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各地建立了60多所大学城或大学园地。广东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都建立了大学城或大学园地。大学城或大学园地的构建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具体表现为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相关地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建校与学校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州大学城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大学园区,拥有最大规模的大学生群体。因此,加强大学城校际间体育文化的构建,对大学城学生乃至整个大学园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校际间体育文化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促进大学园区体育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大学城校际间着手体育文化的构建有着特殊重要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0.
大学城·大学文化·人文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城建设是适应高等教育迅速走向大众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建设大学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然而大学是不可能速生的,必须综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以及现有高等院校的规模等具体情况来长远规划,应该适当减弱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大学自身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保证大学城建设能够把服务高等教育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而不是本末倒置的价值追逐。大学文化的积淀是长期的、历史的,而且对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是大学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新技术革命的需求,各国先后兴建起大学城,并且大学城周边出现了与教育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集群和生活服务产业集群。大学城周边产业集群对城市发展产生的互动效应主体现在经济集聚效应、经济辐射效应、外部正效应和投资乘数效应四方面,由分析可知产生良性的互动效应,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必须进行资源共享和有效合作,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与高校在产业结构和学科结构上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进而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何谓大学之"大"--关于我国大学之"大"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大"涉及到大学是什么、做什么等大学发展的根本问题,涉及到大学教育的本质及其规定性,涉及到大学的定位与特色的形成。在我国的大学发展历程中,先辈对大学之"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许多独特见解,这对指导当前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参考价值。当代大学只有从关注大学的有形之大、有限之大,即重视大学的时空之大、大楼之大、规模之大转向关注大学的无形之大、无限之大,即重视大学的胸怀之大、文化之大、精神之大,才能使大学真正肩负起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大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大学城建设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目前众多学者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课题,作为教育资源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更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总结其特性,分析了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和特点,进而探讨我国大学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以期为大学城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The greatness of a university relies not on the size of a building, but on the maters it has. This is Mei Yiqi's definition of the university concept and a high degree of conciseness on the spiri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Although China's university education system is derived from the West, China's university education thought originated from Confucianism. Mei Yiqi's thought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that is, judging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dhering to ancient academic principles. With the "The Great Learning" in The Four Books, Mei Yiqi divides today's university education into advocating morality and justice and enlightenment. The former is the study of self-cultivation, the latter is the study of worldliness. Mei Yiqi's thinking on university education has practical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today's university education reform.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城”规划热潮的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知识创新"工程大背景之下,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通过回顾了国内外大学城发展的状况及目前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探讨了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大学城所具有的内涵特征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与一流的师资和学术环境;开放性与知识文化的共融性;宜人化、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大学城建设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与时俱进推进高校德育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高校德育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高校德育创新的理论根源.高校德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格,突显人的主体性,彰显德育面向生命、启发生命、安顿生命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全面、深入、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善于在"导"字上作文章。这就是"晓之以理,积极倡导;动之以情,善于引导;以人为本,科学指导"。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校报要把办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起来。本文从"导"字入手,全面阐释了大学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育和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广大基层地区师资在质量上与城镇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贫困的中西部地区,师资力量的薄弱已成为制约乡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也成为解决城乡差距的最焦点问题之一。本文着力于对师范类毕业生基层学校就业进行分析,探讨师范类毕业生基层学校就业的走向,以便为今后更好地促进师范类毕业生基层学校就业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