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5月20日下午,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总后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将为盐城师范学院陈毅塑像揭幕。共和国元帅陈毅曾在盐城这片热土上留下深深的战斗足迹。1940年下半年,陈毅根据中共中央“发展华北、开辟苏北”的指示,率部北渡长江,东进北上来到盐城。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陈毅力挽危局,致电中共中央,提出“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毛泽东迅即签发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不久,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盐城遂成为华中抗战的指挥中心,新四军的铁军精神也渗透进盐城的每一寸热土。盐城师范学院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大力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培育和凝铸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陈毅元帅十分重视教育。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他戎马倥偬仍不忘教育;在他关心下,抗大五分校、华中党校、鲁艺学院华中分院等相继在盐城建立。1958年,盐城师范学院前身之一的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创建时,陈毅元帅欣然为学校题写校名,寄托了他对老区高等教育的殷切希望。陈毅塑像为铜质全身立像,塑像屹立在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东进路中部,展示了陈毅元帅叱咤风云、大气若定的儒将风采。简朴而隆重的揭幕仪式由盐城师范学院院长薛家宝主持、院党...  相似文献   

2.
屹立在校园内的陈毅塑像盐城属于革命老区。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任代军长。1959年,陈毅元帅亲笔为我校题写校名。盐城师范学院始终大力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培育和铸就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摄影:享耳)新长校区图书馆我院图书馆被确定为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站一级站,馆藏文献达167万多册。(摄影:享耳)通榆校区教学主楼音乐广场(档案室提供)热烈庆祝盐城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3.
铁军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形势下,我们应弘扬铁军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纪律观念教育。利用“三个结合”,将铁军精神贯彻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把“盐工精神”上升为体现盐城工学院独特精神气质的大学精神,必须通过对“铁军精神”的传承来完成对已有“盐工精神”的重塑。按照“铁军精神”内涵和实质,从大学精神培育和地方高校特色养成角度看,“盐工精神”应包括六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即矢志报国岛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顾全大局的团队精神;服务社会的民本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要塑造“盐工精神”,就不能不到“铁军精神”这一优良传统中去汲取营养和力量。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20日,以反映新四军在盐阜区抗战为主题的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读者座谈会在盐城师范学院举行。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到会讲话,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成长春,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计高成、副会长薛维松以及其他各界的60多位专家、学者等参加了座谈会。大型历史画册《铁血丰碑》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周克玉上将为画册题词“铁军精神,永放华彩”,并担任画册顾问;盐城市政协文史委员、新四军纪念馆馆员陈宗彪任画册主编。《铁血丰碑》收200余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形象而系列地反映了新四军东进开辟苏北、“皖南事变”后重建军部、创建华中及盐阜抗日根据地、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迎来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历史过程。在谈及编辑出版《铁血丰碑》的目的时,主编陈宗彪介绍:在盐阜大地上,遍布着刘少奇、陈毅等众多新四军将士的足迹,新四军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战役战斗所形成的遗迹旧址,已成为盐阜人民弘扬铁军精神、传承铁军文化的载体,新四军将士英勇献身的壮举也已化为一座座铁血丰碑。我们把散见于各种报刊文献上反映新四军奋斗历史的照片搜集起来,目的就在于:诠释新四军的丰功伟绩,用铁军精神激励后来人。新四军老战士、新四军研究专家严锋撰文指...  相似文献   

6.
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是铁军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源泉;异常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是铁军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条件;以叶挺和陈毅为代表的新四军高级指战员群体和众多新四军将士是铁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人脉渊源。  相似文献   

7.
以艰苦奋斗为荣是邓小平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艰苦奋斗为荣是中国共产党赢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以艰苦奋斗为荣,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禁止对任何东西的破坏和浪费,就要倡导以艰苦的劳动创造幸福生活,就要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就要反对干部特殊化,坚决惩治腐败。弘扬邓小平以艰苦奋斗为荣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现代青年健全人格的培养,是预防腐败的利器。  相似文献   

8.
新四军“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对敌斗争与政权建设中所形成优良传统和作风。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在分析具体内涵、挖掘当代价值、探讨传承发展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但是与同时代我党创造和培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的研究相比,存在明显不足。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要从深化新四军“铁军精神”的内涵研究、分析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流变过程、开展新四军“铁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研究、进一步挖掘“铁军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四个方面明确研究的重点方向。推进新四军“铁军精神”研究,还需要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种方法,注重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通过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凸显的.新中国成立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通过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精神彰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会主义开创时期,艰苦奋斗通过"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艰苦奋斗通过劳模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新时代精神表现.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与作风。这些优良传统作风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具体表现;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措施。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重要。有些人认为,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艰苦奋斗,而今天经济发展了,部分地区、部分人已经富了起来,因而艰苦奋斗已不具普遍意义,只是仍然贫困的地区和人们的事。还有人虽然也讲艰苦奋斗,但却没有付诸实践,在他们眼中搞市场经济就得讲排场摆阔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从成立到撤销虽然只有短短的20个月,但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侵华日军对皖中地区的不断进攻和疯狂推进,皖中地区成了抗日前线,也给新四军在本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面对新的抗战形势,中共中央做出了新四军向北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1939年之前新四军在江北地区共有武装力量2万余人,但是在江北活动的新四军既远离新四军军部,又有长江阻隔,给新四军的统一指挥带来了诸多不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顺应了时局的需要,更符合当时全民族抗日的大潮流。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对华中占领区的统治,消灭该地区内的新四军,1941年7月至1944年底,日汪在江苏大部分地区掀起了罪恶的“清乡”活动。针对日汪掀起的“清乡”活动,活跃在江苏抗日根据地的新四军在中共中央及华中局的领导下,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把武装斗争、统一战线与群众动员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展开反“清乡”运动,最终赢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13.
在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军政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从1940年10月到1945年8月,活动在盐阜区的新四军围绕抗日斗争,积极开展文学、音乐、美术创作和戏剧演出、歌咏等文艺活动,宣传抗日,表现根据地新生活,体现出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昂扬的主旋律.而且文艺活动形式多样、种类齐全,对抗战斗争和苏北抗日根据地文化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根据地法制史研究在1979年以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局限于陕甘宁边区。从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角度而言,开辟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史研究的新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法制文献的整理和挖掘,以及与其他根据地法制史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盐城新四军文化资源开发的现状调查,发现盐城新四军文化资源的开发呈现政府投资高但收益低,发挥不了应有价值的状况。通过探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提出树立品牌化、产业化的理念,从市场的角度,整合盐城的新四军文化资源,推动盐城新四军文化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6.
新四军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它传承和发扬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工农红军第四军的铁军精神。对由陈毅原词、集体改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反映了新四军与两个老四军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对其所表现出来的铁军精神作了归纳、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17.
卫生工作是新四军后勤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在壮大过程中进行了适合战争情况的卫生制度建设,在实践中总结出“预防为主、保健优先”的卫生理念。以此为指导,新四军在传染病管理、卫生管理、卫生会议、检查、汇报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展了卫生事业。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医疗卫生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抗战期间 ,《新华日报》在后方竭尽全力动员民众参军参战 ,鼓动民众捐款、捐粮、捐物支援抗战 ,倡导对前线将士的慰问运动 ,动员和组织民众捐助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斗争 ,发挥了唤起民众支援抗战的倡导者鼓动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