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和政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成为中国“十五”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一、推进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任务,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水平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体系的布局、规模结构与经济发展不适应;缺乏  相似文献   

2.
中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的共生经济现象。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仍然滞后于工业化的进程。究其原因,除了传统经济体制对城市化这一进程缺乏足够认识之外,在宏观指导上也缺乏一个符合国情的城市化战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在对建国以来城市化的历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对指导我国迈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存在的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3.
第三产业发展与广州城市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广州城市化现状分析 1978年以来,广州社会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化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1978年~1998年广州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2.97%,1998年,广州市区人口城市化水平为61.9%,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二位。从世界范围看,1998年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31%,中等收入国家为66%,高收人国家为76%,广州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对比1998年世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广州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3310美元)已经超过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人均 GDP2955美元),但城市化水平(61.9%)却只达到中等偏下收入水平国家(58%)的水平。这说明,广州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提高城市化水平以促进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已成为广州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王平  肖文 《城市观察》2011,(5):15-21
文章分析了以要素、环境和政策竞争为主的地方政府发展竞争对我国城市化的影响,并就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提出几点构想。研究发现:积极作用方面。要素竞争夯实了城市化基础;环境竞争改善了城市风貌;政策竞争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消极作用方面,政府竞争导致城市用地扩张过快,户籍改革相对滞后和城市特色逐渐消逝等问题。为实现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有序,需要增强城市“两规”的协调性、坚持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良性互动和加快土地与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5.
罗勇 《城市观察》2016,(3):137-143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带来了许多资源环境交织的矛盾与问题,其中与城市地质环境相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工程经济活动已成为城市地质环境的重大影响因素。城市绿色转型将带动中国城市化向更高的水平推进,也为城市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从理性与适度增长、转变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系统地建设生态环境、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建设和管理模式和城乡地质环境的统筹等绿色战略方面出发,可以提高城市地质环境政策制定的立意高度,在未来城市的地质环境发展中充分地显示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的绿色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6.
自工业革命起,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城市化强有力地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及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城市化是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人类社会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线索。进入21世纪,城市化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城市犯罪率的提高,严重威胁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广西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城市化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广西的人口流动及犯罪率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往低碳未来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中国政府声称,在1980年到2000年期间,有4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人均GDP自1981年以来增长了5倍。除了经济增长之外,中国还经历了能源需求的大幅上升,尤其是在本世纪初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之后。  相似文献   

8.
未来20年将是我州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中国到长期持续的大规模怏速城镇化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中国经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关键时期。国际城镇化发展规律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镇化率超过50%时,就到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从人均GDP看,按照当年汇率6.2855计算,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到6102美元,城镇化率达到了52.57%,远低于发达国家同样人均GDP水平时期的城镇化率,具备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截止到199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68个,其创造的GDP总值占全国GDP总值的79%,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8年的30.4%。按照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规律,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时,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加速发展阶段。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已经由初步发展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城市交通等城市公共物品一直  相似文献   

10.
吴志明 《城市》2009,(4):65-68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国“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由1990年的26.2%上升到2007年的约45%.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普遍80%以上的水平还存在着明显差距。近几十年来.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我国地区性差异大、发展多层次不平衡导致西方传统的以单个城市或城市群为中心的城市化道路并不能适应我国所有地区并取得成效。如何选择一个比较适宜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仍旧是一个困扰中国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growth since 1978, there has been a remarkable trend in China, i.e. the steady decline of the share of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in GDP that has made China one of economies with a low consumption rate in the world for a long time period. This phenomenon is concerned by economists since it is important for economic policies given the key role of consumption in the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causes about decline in China’s final consumption rate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 Evidence implies four causes: decrease of consumption propensity, adjustment of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reform of urban housing system and slow growth of rural income.  相似文献   

12.
英国城乡统筹政策对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开启了城市化进程,在经历了早期城市化带来的城乡失衡、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教训后,英国政府开始了对城乡统筹政策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世界的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矛盾逐渐凸显,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我们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统筹、联动发展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当前处于工业化后期的中国,面临着与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几乎相同的城市化问题,因此,有必要学习英国的城乡统筹经验,以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新二元结构”问题的成因和缓解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是我国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导入地区之一,"新二元结构"引发的社会问题较为突出。"新二元结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我国户籍制度基础上,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因体制因素和自身因素的交织作用,导致其在经济、社会、文化等福利获取方面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分隔的社会现象。上海"新二元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和显性化意味着上海经济社会结构转型正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回应这些问题成为上海现阶段亟需破解的重大社会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李扬 《科学发展》2014,(10):5-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是政府过多地、直接地参与经济活动,二是城市化加速导致地方政府举债。对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总体判断仍为风险可控。一是地方政府加上中央政府的债务占GDP的比例在40%以内,远低于60%的债务率标准。二是中央政府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在各级政府间平衡债权债务,使得中国加总的净债务率较低。三是中国整体的资产负债表仍然健康,尤其是中央政府保持相当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体制性的解决办法是治本之道。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地方政府不规范借债问题,须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狭小。、但有限的土地并没有成为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相反,通过借鉴世界城市规划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自身的创新土地管理,新加坡在土地空间利用上展现了其面对住房、交通、环境、水资源利用等城市发展共同挑战问题时独特的解决方法。长期稳定的综合规划、短期局部的灵活应变和土地效益的综合考量成为新加坡土地政策的三大特征。新加坡在土地管理中对土地使用效率和社会公平兼顾的政策理念与效果,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有非常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高 《城市观察》2011,(6):158-164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进程的主要刻度标尺。新世纪之初,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与变革的时期,城市化作为这一时期的一种内生发展力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着新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研究分析,以期为中国城市化战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梁涛 《城市观察》2011,12(2):139-148
文章从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视角研究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住房需求问题。英国、德国、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进城农民工的基本住房应该主要由政府提供。鉴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对进城农民工具有强烈的排斥性,文章建议改革我国现有的廉租房制度,将进城农民工纳入保障范围。对于可能出现的资金供给不足,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以及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作为二三产业发展在城市空间的动态物化载体,必然反映出区域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之间存在着较密切的关联性,这种内在联系颇值得探讨。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中国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的关系,并着重剖析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对城市化的弹性影响,最后从优化产业结构的维度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快速前进的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破坏。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1)走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路;(2)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3)实现新型城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4)充分认识我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平欣光 《城市观察》2010,(6):117-129
论述了城镇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及经验教训,并就中国城镇化推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指出中国应走特色城镇化之路。文章并就珠三角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应发挥先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