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去自给化小农:解释中国农户经济及政策趋向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集生产与消费于一身,是在一定的现实约束条件下追求福利或收益最大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及价值趋向,学界对小农经济的研究形成了各种学派,即生存-道义小农、市场-理性小农、阶级-剥削小农等.各学派解释了特定背景下小农的经济特征,但不能较好解释当今中国的小农经济.从中国转轨经济的视野出发,提出"去自给化小农"假说,分析中国农户经济正在经历"去自给化"的过程,可以从农户的生产、生活、社交及文化等角度对此进行解释说明,并由此提出加快小农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小农向社会化小农的变迁是外部要素和小农自我意识的综合呈现过程。社会化拉近了小农与现代市场的距离,改变了小农的社会关联方式,启蒙了小农的利益意识。反过来,在经济理性支配下,利益考量逐渐成为主导小农选择行为的核心。社会化小农与经济理性的结合为新时期乡村治理结构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农户的市场约束与行为逻辑——社会化小农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中国小农不同于传统小农,也不同于社会化大农,它是介入传统小农与社会化大农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的小农,即社会化小农。因为它已经从传统的"为买而卖"逐渐转向"为卖而买"、从"以业为商"转向"以农为市"、从"小农的市场"转向"市场的小农",货币与市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小农与家庭是"无人不商"、"无物不市"。面临市场化、社会化的货币支出压力,社会化的小农行为已经从依靠熟人关系、道德市场转向求助货币武器和紧缩性的保守选择应对市场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4.
国外农户经济研究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五个方面评述了国外农户经济理论:农户经济理论的经典研究;道义小农与理性小农的争论及其综合;把风险和家庭时间纳入分析框架的风险规避理论和农场户理论;海外中国研究中的农户经济理论和工农业关系中的农户经济理论。不同理论流派都有其视野局限,在运用国外农户经济理论分析中国农户经济问题时必须坚持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5.
黎锦贤 《天府新论》2024,(1):103-111
中国自农业现代化转型以来,小农生产并没有被规模化经营替代,而是顽强存续着。本文以珠海水产养殖户为研究案例,尝试说明小农户在与规模化经营主体的竞争中,凭借其在生产过程中的以下几点优势得以存续下来:通过灵活的农业经营计划,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经营风险;家庭劳动力组织形式使其具有高效的农业生产效率;兼业生产有利于其具备充足的非农收入补充。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进一步推进,尽管小农户凭借其组织农业生产过程中具备的独特优势仍能存续一段时期,但其生存环境将会愈加艰难。面临中国小农长期存在的现实,农业政策应适当向小农户倾斜,在土地、资金、市场等要素配置过程中,应注重激活小农户内生性动力,增强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西方农民学研究中形成了实质主义“道义小农”理论、形式主义“理性小农”理论的争论及“综合小农”的理论综合,对中国小农经济研究影响深远.社会转型期,中国的小农经济处于一种“过渡状态”,处在从生存理性和经济理性向社会理性的转变过程中,其经济理性行为能力逐渐增强.这些变化对中国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农户是认识农业、农村、农民的钥匙,是理解和分析小农社会的基础。理论匮乏和现实需求呼唤对当今中国农户进行“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分析框架。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但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间,社会化水平之高史无前例。传统的经典小农学派已难以充分解释现代农民的动机与行为模式,需要建构新的小农理论范式。当今中国农村和农民处于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化小农”时期,它有别于传统小农、商品小农和理性小农。这一时期是农户内部急剧变化,农民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身份歧视、冲破地域束缚,演化成为社会化、公民化的国民体系成员,荻取国民待遇的关键时期。“社会化小农”的性质、时期、形态定位,将为政府对农民国民待遇的制度安排、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过密化"假设也可以看作小农学派的代表之一."过密化"假设强调人口压力,关注劳动生产率.当"过密化"假设和小农贫困化紧密连在一起时,造成该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并不在人口压力或劳动生产率,而是在农业税和地租,或者说,在于政府行为,而与小农理性的产业化行为并没有直接关系.当"过密化"假设和小农贫困化紧密连在一起时,该问题的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方面出现的主要失误,则在于想避开与马克思学说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农户经济理论是农村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历史悠久、学派众多并互有采借.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大力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兼顾各理论流派的理论争论与交锋,结合中国当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国情,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其对中国研究的意义与局限,以期为农户经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小农单位的计量标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相对值,既受不同历史时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消费需求弹性影响,但其上限由农民家庭劳动力的独立经营能力决定,下限则由维持一个家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目前我国实行"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的小农耕作方式,已经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小农计量单位,它不足以让绝大多数农户过上温饱舒适的小康生活,下一步应重新塑造现代农业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活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虚拟经济发展不足,是我国当前的突出问题。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虚拟经济,以便推动实体经济的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轶丹 《阴山学刊》2006,20(1):92-93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不再延续计划经济体制时并没有深入地研究什么是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留下了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误解,包括对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混同.站在21世纪的高度,从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可以明确指出:商品经济只有一个市场,即只有商品交换市场;而市场经济有两个市场,即商品交换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商品经济不存在生产要素市场,而市场经济存在生产要素市场.与传统的市场经济相区别,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抓住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必须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和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这一核心.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引发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进步与变革并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与法制观的建构 ,它昭示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知识经济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开辟可能性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某些负面效应 ,至于如何有效地防范和规避 ,在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分别提出几种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转型经济是从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过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对转型经济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所支配 ,这种方法以新古典理论的技术关系分析为基础 ,把市场经济完全解释为技术上的资源配置方式 ,从而使作为市场经济核心的货币金融体系依赖于技术关系 ,如在许多的分析中都把金融深化问题作为资本积累的条件来研究。可以说 ,这种研究方法是用实物经济或计划经济的模型来讨论市场经济 ,致使对转型经济的研究不能集中于“从实物经济 (或计划经济 )向市场经济的货币金融体系过渡”这一核心问题上。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一方法论问题。一、一个实物经济 (计划经济 )模型把我国 1978年以…  相似文献   

16.
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正确理解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当代金融经济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从虚拟经济内涵出发,探讨了虚拟经济演进的金融基础及其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伦理经济原理与市场经济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伦理学和经济学仿佛是互有敌意的兄弟。说它们是兄弟,因为它们都是关于人的行动和决策的理论,都关心行动和决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说它们互有敌意,因为它们的规范性内容似乎是互相矛盾的,伦理学追求至善,而经济学追求效率,至善的东西未必有效率,有效率的东西未必至善;追求至善的好心人未必总是得到好报,追求效率的坏人未必总是得到恶报。怎样解决两者之间的这种矛盾,伦理经济提出了若干基本原理,其中最重要的有:善的三重性(道德、效果和效率)原理;伦理经济的双重性(经济和伦理性质)原理;作为伦理学经济的伦理经济原理(如道德利益相容性原理、普遍利益权重原理等);作为市场经济的伦理预设的伦理经济原理(如契约第三方原理、双重效应原理、超动机原理等)。  相似文献   

18.
浅析经济学视角下的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很多,但主要局限于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等层面来展开研究。实际上,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与经济学的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应从经济学层面探寻循环经济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依据主要有资源稀缺理论、外部不经济性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以及效率问题理论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下,两者既存在一致性,又存在差异性。本文指出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各民族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典型的"弱势低速增长周期"。本文基于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从历次全球经济周期更替的规律来看,这一弱势周期的形成归结于全球缺乏新的新兴产业尤其是支柱性新兴产业的支撑。20世纪50年代以来众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美国最近30多年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的演变历程表明,信息经济时代与后信息经济时代的"拐点"已经到来。正是这一拐点的到来或者说信息经济的衰退构成了全球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基于这一视角的经济周期演变机理的分析表明,后信息经济时代全球经济周期的交替、更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新兴产业的培育与支柱产业的形成,这也构成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战略任务,进而决定了全球将进入一个"典型的共同治理探索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