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留守妇女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欠发达地区出外务工男性越来越多,在农村中就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妇女,她们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立足这个群体的经济状况、婚姻家庭和精神生活,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对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其现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引发了农村"劳力荒",从而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并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民主体缺位的原因,阐释马克思实践主体性理论,探索农民主体复位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与农村非留守老人养老的比较显示,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并没有像已有的研究结论揭示的那样严重。研究结论的差别源于研究方法的不同。已有的研究结论多是子女外出务工前与外出务工后农村老人养老状况比较的结果。这一研究方法因无法剔除时间因素的作用,可能夸大了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妇女问题之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群体不断扩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同时农村留守妇女问题随之日渐突出,面临着劳动强度高、精神压力大以及婚姻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其生存状况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普遍联系的系统思维"原理和"矛盾"观点,分析留守妇女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而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间力量的农村留守妇女却因为身心压力过大而陷入艰难的困境。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帮助她们排忧解难,尽早走出困境,真正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6.
"空巢"村由于中青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并严重影响新农村的建设进程。提高农民主体意识,统筹农村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关系,优化农村软环境是农民主体复位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增进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已成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基于湖南179名农村留守老人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可支配收入对农村留守老人幸福指数的正向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身体健康因素的正向影响在10%的水平上显著;子女与留守老人电话联系时间的正向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劳动天数、留守儿童监护数的负面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因此,应当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及留守老人文化、生活服务水平,降低留守老人劳动强度;同时促进子女履行赡养和精神慰藉义务  相似文献   

8.
范先佐在《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撰文指出,所谓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它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将子女留在家乡的“留守儿童”相对应。从流动儿童的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主要以小学生为主;从发展趋势来分析,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和工作的日趋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倾向将子女带到城里居住和上学。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问题日渐突出.婚姻家庭幸福度作为影响农村留守妇女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近来巳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妇女按其所属的地域不同,可分为偏远农村留守妇女、城郊农村留守妇女和风景区农村留守妇女三类.她们各自在经济生活与家庭生活方面遇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困难,包括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和家庭劳动,婚姻缺乏安全感,受到性骚扰等,切实强化政府作为,争取学者专家们的智力支持,对薄弱农村因地制宜应是当前保障农村留守妇女权益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灾害防治女性化问题,是指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进程务工,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业灾害防治的劳动力主体,从而给农业灾害防治、农村妇女身心健康和农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一是是吸引部分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回流农村,充当农业灾害防治的中坚力量;二是提高农村留守妇女防灾救灾的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实现农业灾害防治的专业化和社会化,这是最根本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对农村的人口结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农村劳动力外流会使农村留守人1:7中老人、妇女和儿童的比重偏大,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失衡,严重影响农业产出效率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推广。因此,应从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转变、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立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民农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造成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上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乡分割状况,由此形成了农村"留守妇女"这一新的群体。她们在政治生活、农业生产、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地位从以前次要地位转变成现在的主要地位。角色地位的转变给留守妇女带来了生活、精神的巨大压力。针对留守妇女存在诸如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新问题,应该加大对留守妇女生活的帮助和扶持,加强农村社区安全建设,排遣其生活压力,丰富其文化生活,提高其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苏北S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留守妇女参与乡村自治腾出了政治空间,她们理应成为乡村自治的主体。但调查数据显示,留守妇女在参与乡村自治的广度和深度上并未改变一贯的窘境。分析表明,这是组织、制度、观念、物质利益及文化教育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乡村政治发展的决策主流,在现今中国男性主导的政治权力结构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加大法律制度层面的建设,以强制性的制度安排,确保留守妇女一定比例的实质性参与,逐步提高她们在乡村自治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由此而生。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在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本文结合实际,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及特点,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通过以家庭为切入点、学校为主导、教师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等多样化的合作,形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村委会(社区)—家庭”一体化平台,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日渐突出。而留守妇女群体生存状况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容易被遗漏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它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次有针对性的深入宁夏偏远南部山区调研;分析这些妻子们"留守"的原因及其她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婚姻关系、健康状况与自我发展的困境等一系列问题,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正扮演着农副业生产的生力军和新生活创造者的重要角色.科技进步的力量使妇女在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方面与男性并驾齐驱,妇女的伦理智慧及生活品性使她们在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方面起主导作用.有碍于农村"留守妇女"充分发挥她们聪明才智和整体效应的因素莫过于世俗偏见及她们自身的心理惰性.全社会应引导她们积极克服这类消极因素的影响,激励她们努力实现自身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式农民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加,其受教育的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为此要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留守儿童的教育正常、顺利进行.这不仅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义.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实际工作中的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家长、学校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迁移中家庭存在留守妇女、孩子、老人问题,以及新"空巢"家庭等问题.这些非经济成本因素严重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迁移水平.因此,加快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工业化进程,鼓励农民工家庭式迁移,以解决留守妇女问题;加强父母与子女的联系,以解决留守孩子问题;落实《老年法》,兴办托老院,帮助老人,以解决留守老人问题;加强家庭情感交流,父母应调整心态,以解决新"空巢"问题.  相似文献   

19.
据估计,目前福建省农村“留守妇女”达208万,在我们进行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留守妇女”的生活状况是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否能够及时帮助她们解决困难,这会直接影响我们国家“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执行。一、“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由于男性是转移外出劳动力的主体,老人、妇女和孩子则留在户籍地,于是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38”是指留守妇女群体。由于丈夫的缺位,“留守妇女”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感情生活都随之产生一系列问题,她们教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和负担必然加重、夫妻关系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留...  相似文献   

20.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对环境作用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限制下,在子女教育问题的现实困难面前,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家乡农村,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因此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群体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