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食疗祛火     
中医学所称病理之火,有实火、虚火两种。常见者如: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肾火。以食疗方法祛火,常收到独特的疗效,且患者乐于接受。下面介绍几种祛火食疗法。 心火:患者心烦、口渴、面赤、胸中闷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可用莲子30克,栀子15克(用布包),加冰糖适量水煎煮,吃莲子喝汤。 肝火:患者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而热、烦躁易怒、夜寝不安等。可用猪肝1具,菊花30克(用布  相似文献   

2.
正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人体机能、新陈代谢日益活跃。如果将全年的养生保健比作盖房子,那么春季养生就相当于打地基。一旦地基打不好,身体这座"大厦"的牢固性就没有保障。本刊教你如何避开养生禁忌,打牢春季养生基础。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刚入春,我的口腔溃疡就没消停过,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黄小姐郁闷地抱怨道。其实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支招春主生发,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  相似文献   

3.
慢性咽喉炎中医称之为“喉痹”、“久喑”,多由热郁化火,耗伤肺阴,虚火上炎所致。这里介绍几种简便的饮食疗法,供慢性咽喉炎患者选用。 1、鸭蛋青葱汤。鸭蛋1—只,青葱(连白)数根,加水适量同煮,饴糖适量调和,吃蛋饮汤,每日1次,连服数日。 2、无花果冰糖水。无花果(干)30克,冰糖适量,煲糖水服食,每日1次,连服数日。 3、麦冬白莲汤:麦冬、白莲各12克,冰糖适量,加水  相似文献   

4.
"断桥"考     
名为"断桥"而实不断的现象并非杭州西湖断桥所独有,而是广泛见载于唐以来的诗文作品中.其本义乃指渔人为方便用簖捕捉鱼蟹等而设的简易梁桥,亦可行人,或写作簖桥("簖"为"断"的后起分别文).断桥在文人的作品中逐渐被赋予了别离、隐逸以及结缘爱情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是高温复火。将陈茶放入炒干机中进行高温干燥,温度控制在70—100℃,10—15分钟就基本消除陈味。能优化色、香、味品质。 二是高温参花复制。在陈茶用80—100℃高温进行复火时,应添加兰花、桂花、金银花等花,这  相似文献   

6.
《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775页,“刘桢沈痼(刘桢病)”条。所注[出典]云:“《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粲与……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干为司空军谋祭洒掾属,五官将文学。’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干清玄体道,六行备修,聪识洽闻,操翰成章,轻官忽禄,不耽世荣。建安中,太祖特加旌命,以疾休息。后除上艾长,又以疾不行。’”按,注误。《魏书·王粲传》所云“干”者,指徐干,非刘桢公干。原文前半传王粲,接着交待王粲与徐、陈、阮、应、刘五人“并见友善”,以为过渡。下面依次介绍说,“干”如何,“琳”如何,“瑀”如何,“玚、桢”如何。五人均称其名,所以“干”,一定是指徐干,不可能是刘桢。退一步说,即使以字称刘桢,亦当称“公干”而不当称“干”。弄明白了这一点,裴松之引注之《先贤行状》同样是指徐干,不  相似文献   

7.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之《仓公诊籍》既为史学典籍,又为医家著述,在传统医学和古代史学中具有双重价值.其中应用“火齐”治疗寒热、风疝等共有六例,然而后世史籍、医籍中均无记载.金元以降,医学界多以“火齐汤”为清热逐火之剂,于“火齐”则无论.清代小学家指“火齐汤”为和煮汤药,于“火齐”亦阙如.“火齐”实为云母之一种,可服食,益养生.“火齐汤”即以赤色云母为主要成分的汤剂,补虚可纳气.可见史学之洋洋大观,无不并包,不仅要熟谙文史,亦须融通医文,方可还“火齐”之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8.
1.指称概念的命运。意义和指称是语言分析哲学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通常,人们把用来决定语词指称的方式分为实指和描述两类。这种二分法也许有趣地暗示了现代指称理论的一个分界。自始至终,由弗莱格、罗素和塞尔发展起来的传统描述理论都令我联想对描述的强调;由克里普克、普特南和唐纳兰提出的新的历史因果指称理论则令我联想对实指的强调,后者在一种不太确切的意义上可以看作量一种精致化复杂化的实指理论。现代指称理论的深刻困境在于:基于实指或描述的一切可以设想的用来决定语言指  相似文献   

9.
假传指以拟人的手法为器、物立传的一类相对独立的文体,包含虚实两个层面:实的层面指假传描写了器物的形制功用、发展历史、文化内涵等博物知识;虚的层面指假传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并以虚构人物的品格和经历来影射现实文人的境遇,表达文人的情致和追求。假传通过以实写虚、以虚写实的创作方式使得虚实交融,体现了文人高雅的审美趣味和高尚的品格追求。虚实二元特质是假传的灵魂,但也制约了假传文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火历”三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一九七八年曾因《左传》有夏四月亦名正月之语,提出我国远古时代施行过一种以大火(心宿,天蝎a)昏见为岁首的假说,就文献所载之种种以火纪时、施政材料,成《“火历”初探》一文。八二年,复就天文学史中的三个难题(十二地支中何以有二“子”、太岁纪年法何以与天象运行相反、四宫方位何以与日缠相左),以火历影响予以试解,日《“火历”续探》。至此,“火历”之说,似乎已能左右逢源。现在,复将火历  相似文献   

11.
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 ,“活生生的火”是指物质性的“火”,是永恒运动变化的 ;赫氏有时把“火”看成“灵魂”,只是借用当时人们熟悉的概念以表达自己的新思想而已 ;“逻各斯”与“火”作为本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逻各斯”是“变化”的抽象形式 ,而“火”则是“变化”的实在表现。因此 ,赫氏哲学应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而不是二元论  相似文献   

12.
楼志新  张菊娥 《云梦学刊》2002,23(2):101-103
成语中带数词的现象比较普遍。带数词的成语虽然其存现方式和结构关系有所不同,但从语汇角度看其语用功能主要有实指、虚指、泛指和无义四种情况;从修辞角度看,成语中数词的修辞方式主要有比喻、夸张、惜代、反复等类型。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实踐,的确使我們认識到对人的作用要重新估价。这一年,我国的物质条件并沒有发生多大的变化,仍然是“一穷二白”,然而就凭着在党的正确領导下,由于广大群众的干勁冲天,共产主义觉悟的提高,就干出来一个粮食猛增一倍,鋼铁翻一番的奇迹。“事在人为”、“人定胜天”这两句話,被我們的实踐又一次証实了。但是党教导我們,这不是說只要干劲冲天,就可以不必按照規律办事。过去一年的大跃进,恰恰是冲天干勁和科学分析相結合的結果,“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  相似文献   

14.
沈长云同志作《评鬻熊为火师说》(《江汉论坛》1984年第1期),驳拙文《<“鬻熊为文王之师”解)辨误》(《江汉论坛》1983年第9期)。欣读之余,发现沈文在鬻熊是否火师问题上所驳的,不是拙文实有的论据,而是沈文为拙文虚构的“论据”。  相似文献   

15.
“干谒”,《辞海》释为“求请;有所干求而请见。”又引书证《北史·郦道元传》:“性多造情,好以荣利干谒,乞丐不已,多为人所笑弄。”显然,这与“干媚”、“干禄”等一样,是一个含有贬义的词语,尤其对于中国传统文人来说,意味着一段不大光彩的行径,如张衡所说:“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思玄赋》)那么,唐代大诗人杜甫一生有无“干  相似文献   

16.
形式美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外在之形,二是内在之实,三是内在之虚。在外在之形上,西人重形,印人重色,中人重象;在内在之实上,西人是质实而静态的原子、分子,印人是具有空的性质的四大(地、水、火、风),中国是质实与动态合一的阴阳五行;在内在之虚上,西人突出是的能、场、暗,印人突出的是空,中国突出的是气。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明清实学思潮基本特征的认识,学术界或曰“经世致用”;或曰“人文主义”:或曰“厌倦主观的冥想而倾向于客观的考察”和“排斥理论提倡实践”(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尚未形成一致认识。在我看来,明清实学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一个“实”字,即“实体”、“实理”、“实政”、“实教”、“实心”、“实念”、“实才”、“实功”、“实言”、“实行”、“实习”、“实践”、“实用”、“实风”等。明清实学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思潮,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8.
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即俗话所说的“搓脚心”,有固真气、降虚火、补肾气、镇静安神、舒肝明目、疏通经络、健体强身、益智补脑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脚掌能够使末梢神经敏感性增强,平衡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还能刺激大脑增加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学术界对我国古代唯物论大家王夫之哲学思想的研究,曾有许多高学术水平的论著,从各方面、多角度探讨了这位伟大哲学家深邃的思想,然而,研究他的名实、文质思想的论著似不多见。在这两个问题上,王夫之同样有着许多思想的闪光,笔者不揣浅陋,试探一二求正于方家。名与实,指概念、名称与事物、实在。与此问题在理论上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是文与质,文指华采、外表,质指本质,也即形式与内容。正确认识名与实、文与质的关系,对规范人们自己的言行和处理实际问题有着指导意义。王夫之在继承和总结孔子的“正名”、“文质彬彬”…  相似文献   

20.
(5)魏侍中应璩在直庐,见一白狗,问众人无见者。逾年卒。近犬祸也。(二、犬祸、923)原标点易生歧义。根据上下文来看,“问”的对象应是“众人”,“无见者”则是叙述的结果。“众人”之后逗号不可缺。(6)晋武帝太康八年三月乙丑,震灾西阁、楚王所止坊,及临商观窗。(三、火不炎上、933)“震灾西阁楚王所止坊”是一句,中间不当停顿。“西阁”为西端之宫殿,《汉书·杨恽传》:“恽上观西阁上画人,指桀纣画。”何晏《景福殿赋》:“屯坊别署三十有二。”注:“坊,别室也。”“楚王所止坊”应在“西阁”内,震灾西阁内楚王所止坊一处,而不是“西阁”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