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绿色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是保证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统筹协调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农业领域而言,就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进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文章初步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绿色农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分析了推进绿色农业与生态文明的融合"要做什么",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怎样才能做得到"。  相似文献   

2.
四川民族地区分布着我国最有价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发展四川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旅游业,应该抓住长江上游生态建设的机遇,以城镇化为核心,加速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实行生态移民。没有民族地区城镇的发展,现代文明的传播将减缓,工业化进程难以推进,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与内地进一步拉大。小城镇的建设要充分体现民族社会、文化、习俗等特征,才有生命力,才能与旅游业的发展相互促进。把旅游业和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抓住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机遇,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以生态移民的方式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推进。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了战略布局,也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绿色发展薄弱、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落后、环保法律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展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需从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健全生态法律制度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发展较为落后,解决传统农区的产业选择问题可以促进传统农区的产城融合发展,对推进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传统农区在产业选择上存在两大误区,缺少支撑农业生产的产业集群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城镇依托。应依据产业选择对传统农区的产业要求对城镇功能重新定位,从而成为以特色农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物流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深加工工业为主导的小城镇,或以生态旅游与休闲农业为主导的小城镇。传统农区的城镇化建设应做到产业规划与小城镇发展规划相融合、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相结合、新兴产业培育与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产业园区建设与小城镇承载力提升相结合,使传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较为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亟需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比较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生态循环农业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许多县市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农业发展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必须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制定发展规划、突破技术瓶颈、完善激励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唐山市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优化的迫切性,将唐山市的产业优化问题与当前热门的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并基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视角,重点探讨了唐山市推进产业优化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文章分析了阿拉善左旗牧区畜牧业产业化、信息化的现状及影响城镇化的因素,认为要加快牧区城镇化就必须做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发展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质;改变思想观念;把生态移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本文在探索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并从生态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培育生态产业和制度安排四个方面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速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关键推动力的背景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悠久的产业基础,凤城市绿色经济区建设充满了新机遇,但在绿色发展的认识程度、发展水平、体制机制方面还面临不小挑战。为此,凤城市要严守生态安全的底线,通过做优绿色生态农业、推动绿色低碳工业发展、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应利用好国家、区域、省、市各个层面的规划、行动方案,增强绿色发展意识,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融入新发展格局,探索出行之有效、可复制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初步建成辽东绿色经济区样板区和东北东部绿色发展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现代化决定了中国现代化的成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有专节论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如何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高质量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当前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此,本刊以笔谈形式,以“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组约了一批长期奋战在乡村振兴建设一线的学者的最新成果,力图把他们对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和新观点展示出来。李小云教授团队在云南的系列实践以乡村产业为切入口、紧紧抓住对乡村建设过程中功能的再认识问题,很好地解决了农民收入提升这一关键问题。刘祖云教授着眼于乡村生态振兴与生态乡村建设的议题,从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来源出发,探讨生态乡村建设这一学术命题如何从理论领域走向实践领域。张琦教授提出,乡村的全面振兴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及安全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广阔市场发展空间和人才智力支撑,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道路上问题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评价四川省国土资源承能力不容乐观,其承载能力处于人均资源贫乏省区之列。四川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极其有限,还必须肩负起建设、保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历史重任。因此,加速城镇化推进,减轻国土资源承载过限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科技产业发展。重点是成、德、绵与川南地区把资源的消耗降下来,使绿色GDP快速增长;同时积极发展创汇农业,城郊型农业,其布局向远离城市的乡村和山地区发展,大力生产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13.
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黄河三角洲地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备一些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许多问题,如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农业缺乏技术支撑和社会支持等。为此,应发挥农民在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选择适合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把农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无公害农业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创意农产品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意农业以知识产权为先导,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美学经济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指引,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质量效益为动力,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以持续利用为目的,以农业企业为主体,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创意农业通过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建设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发挥优势,避开劣势,抓住机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意农业"点石成金",加快了创意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成为新农村发展最快的富民产业.加强宣传,拓展渠道,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优化升级奠定坚定的产业和经济基础,收获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人工智能的科学属性和产业属性,论述了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群与专业群一体化建设,学科群与产业群融合发展,建立"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贯通的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出一是要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四个方面深度融合,推进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二是要加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体系建设;三是建立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人工智能学科群与产业群深度融合,在提升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同时,推动地方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生态转型是一个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产业系统创造一个新的范式,将人造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中,逐步实现由线性系统向循环系统转变.为此,通过利用综合分析法,分析产业生态转型的基本内涵、推进层次和推进结构;探讨并建立了产业生态转型的生态产业建设机制、循环经济建设机制、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机制和清洁生产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生态农业是山西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精华相结合,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一种新型农业。也是当前国际上所寻求的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山西省地貌条件复杂,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建设和发展生态农业对山西农业持续发展意义更为重大。本文论述了山西省生态农业建设的作用与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11,(30):I0002-I0002
十二五开局之年,溧水县农业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深入开展“能力建设年”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全县农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九大农业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强化农业生态功能、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效推进了高效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建设。形成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全县“十二五”农业发展态势开局良好。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面“三农”问题的教育类型,能够为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志向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遵从要素融合挖掘乡村产业新资源,结构联动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功能驱动延长乡村产业新链条的产业逻辑;主动革新突破乡村人才培养的来源性障碍,多元协同构建主体联动育人的合作化模式,应用引领增强乡村人才发展的适应性机能的人才逻辑;空间承载助推乡村物质文化适应,教学内嵌活化乡村制度文化传承,基因重塑促成乡村精神文化自觉的文化逻辑;理念引导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新生态,绿色供给赋能农业生态产业大循环,行动协同塑造农民宜居乐业新优势的生态逻辑,以及以融合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形式有效,以适切性人才培养催生乡村治理新动能的动力转换,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组织秩序和谐善治的目的理性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20.
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交叉产业。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能够对相关项目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行客观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项目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