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贵州现代知识分子的崛起,是贵州现代化启动的最为重要的标志,于1895-1905年间展现于社会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群体,是其刍形;它由旧式官绅、学而优而不仕者、科举学子和塾师四个途径转化所至.第二代知识分子群体兴起于辛亥革命前后,是贵州现代知识分子成熟的一代,为贵州现代化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基础.贵州现代知识分子是贵州现代社会各阶层形成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洋教”是当时中国人对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统称。洋教传入贵州,始于明末清初。184o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取得了传教特权,贵州的洋教势力亦因此而迅速膨胀,其传播范围逐步扩展,对贵州的政治、文化产生了影响。明末清初,西方天主教传人贵州,十九世纪后期,基督新教又相继传入。洋教传入贵州的渠道主要有二:其一,是黔籍或外省籍人士在外地奉教后返乡或入黔的影响,这是洋教传入贵州最早的来源。早在明末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在京与官绅士人阶层交往,不少人信$f天主教,其中就有贵州举人。思南信奉天主教的…  相似文献   

3.
唐宋商人婚姻变迁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官僚,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妃,乃至正位中宫。这主要是宋代商人经济实力的提高、入宋后阶级关系的变化和财婚风气日盛的结果,此外还与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关。唐宋商人婚姻变迁的背后蕴涵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贵州农村社会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贵州农村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 ,有诸多源于自身的障碍。其封闭的环境、落后的教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念严重制约了贵州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城市化和社会变迁的角度 ,将城市化和贵州农村地区社会变迁的研究相结合 ,通过城市化及相关影响因子的引入 ,加速贵州农村地区的社会变迁和现代化进程 ,探索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回顾新时期以来贵州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贵阳五青年画会"成为贵州现代艺术运动的启蒙者和观念革命的先锋。在中国"85美术新潮"时期,贵州当代艺术虽然远离运动的主流,但却以自己特立独行的方式,从文化的边缘向文化的中心构成了强劲的冲击,由此形成了"贵州美术现象个案"。与此拉开距离的其他青年艺术家,也因其成功的"个案"与"贵州美术现象"交相辉映,共同建构了贵州当代艺术的辉煌。2000年以来,贵州青年艺术家以多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和观念摄影等为主要创作形式,拓展了贵州当代艺术的表现空间和领域。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级政府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有理由相信,贵州当代艺术定会再度重新书写自己的另一次辉煌。  相似文献   

6.
贵州近代的科学技术,萌芽于清代末年,推广于民国前期,抗日战争时期达于鼎盛,抗战胜利后一度衰落,直到解放后才逐步恢复、发展,进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本文仅就贵州解放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扼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过程,是这一过程中经济社会结构发展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贵州城镇化面临城镇化水平低、城镇综合承载力低、城镇化体制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加强规划的引领,促进城市群发展,实施“五个100工程”等举措,贵州城镇化建设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唐代商人在等级上属于平民阶层,即法律上的“良人”。抑商政策对贬低商人地位有一定影响,但称商人为“贱类”是泛指商人相对于“士”这一贵族、官僚阶层之贵而为贱,并非以商人为唐律中的贱民。与同一等级的“农”、“工”相比较,商人富且贵。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贵州国有企业的企业制度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出贵州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和重点,最后提出相应所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20世纪以来贵州文学史、仡佬族文学史进行梳理,探讨仡佬族作家文学崛起所彰显的意义,尤其要探讨王华和肖勤作为仡佬族第一代女性作家,在世纪之交以如此高的起点脱颖而出的背景和原因及其对贵州文坛甚至是当代文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城镇作为经济活动的区域中心,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镇的形成过程不同,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也有所区别。本文从考察明清时期贵州城镇的形成历史背景出发,总结其一般性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出其对当今贵州经济格局,尤其是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抗战期间贵州经济研究情况及其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贵州出现了经济建设的机遇。贵州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代表了当时贵州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此同时,一批经济人才、企业家、经济工作者,纷纷涌现在贵州高原。编辑出版贵州近现代经济资料,调查、研究、讨论贵州经济建设报告,以及理论研究文章和学术著作,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实践出理论,理论又指导实践,这是抗战时期贵州经济建设发展繁荣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贵州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既是贵州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构建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新的历史背景下贵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引导贵州高等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印顺法师是当代中国佛学大师,民国年间曾振锡贵州,住持贵阳大觉精舍,创办大觉佛学院和觉华图书馆,弘扬中观和唯识之学,并在贵阳完成其名著《唯识学探源》,从而影响和促进了贵州现代佛教教育事业和学术活动的发展,提高了贵州佛教的信仰层次和文化水准,与贵州结下一段难得的佛缘。  相似文献   

15.
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的开发与持续健康的发展有赖于当地居民的有效参与,本文在对社区参与进行基本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中社区参与的意义和内容,并探讨了有效实施社区参与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与“和谐贵州”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问题是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背景之一。进入21世纪,贵州人口问题从以往单纯的人口数量膨胀问题开始转向人口数量膨胀和人口结构失衡"并驾齐驱"的新时期,人口老龄化更是其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贵州人口老龄化呈现出速度快、城乡、地区和民族不平衡、超前于经济发展等特征。从发展的眼光看,其必将逐渐演变为具有更大挑战性的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针对"和谐贵州"建设进程中的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人口与社会经济"共普和谐"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文化与贵州旅游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喀斯特地貌作为贵州典型的山水特征极具观赏价值不容置疑。但仅把此作为区域旅游的主要吸引物 ,从旅游发展的趋势来看是不全面的 ,而应该与这块地貌上产生的文化现象联系起来 ,深入发掘其内涵 ,从生态环境上做到可持续发展 ,从自然和人文景观上做到互补协调 ,从现代意识支配下做到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以及从旅游业的发展规律上遵照不同的开发模式 ,才是贵州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赶上周边省市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在广东书院发展史上,文澜书院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不仅是广州西关绅商参与地方公共事务时一个因缘际会下的附属产物,还是清代书院制度与广东书院文化发展下的时机选择,更是广州十三行行商家族主动融入地方士绅圈和参与地方事务管理的着力举措。文澜书院不仅为行商带来投身地方公益的口碑与荣誉,为其赢得了在商言商、遇绅而绅的身份认同,更为行商家族实现"由商入仕"的发展战略提供平台与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