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历史名城的地段和街区的保护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中,应该尊重历史名城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特色,承传历史文脉,保护历史地段与街区的格局,活跃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针对法国波尔多Chartrons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商议发展区((Zones d’Aménagement Concerté,缩写为ZAC)的运作模式,研究分析了夏尔冬商议发展区(ZAC Des Chartrons)的更新模式,该城区改造模式对中国城区改造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中国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应加强历史街区保护立法,使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有法可依;坚持保护与更新相结合,让历史街区成为城市中有生命的有机体;尊重历史街区原有空间肌理及城市特征,使街区完整保留自身的历史特色;不仅要保护有形的历史街区物质实体内容,还要保护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展示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物质空间,其周边环境往往是感知城市传统文化生活的主要场所.该文选取草原城市呼和浩特市的大召历史街区及其周边为研究范围,在公众感知视角下,对历史街区更新后的空间营建情况实施评价.该文以语义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构建强调公众参与的历史街区空间环境评价体系,对城市历史街区更新后的空间环境评价和管理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介绍了城市历史街区的价值以及国际上关于历史街区的保护状况和保护宪章的拟订,分析了西方城市更新运动对历史街区以及城市多样性的影响;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总结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和历史街区的现状以及相关保护制度等,并对未来的历史街区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文化多样性渐渐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进入了全球市场竞争中。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欧洲很多城市都通过发展旅游业保护和复兴城市的民族历史街区,实现城市文化多元化。改革开放后,城市旅游为中国民族历史街区提供了生存的机会。以西安回民街为例,通过调查访谈、借鉴国内外发展案例,分析旅游对于复兴民族历史街区、打造城市多元文化的作用,为未来城市多元化发展和民族历史街区的保护作一个前瞻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与世界文化趋同现象相对应,千七的觉醒导致户人们对区域特性、地方特性、民族文化的追求,其中包括对城市中“亚文化群”的追求。当今世界正处于文化的多元与共存之中,这也是世界建筑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回民街区存在于我国多数城市中,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各斯林一千三百万人,跨十几个民族,分别居住在我国一百多个不同规模的城市中。而北方城市中的回民街区是有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亚文化街区。这些街区具有历史久远,文化内征深厚,多元文化并存的特征。在调研中发红,这些街区绝大部分正待于更新,由于…  相似文献   

7.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通过对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模式及其利弊的综合分析 ,本文指出我国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科学发展值得思索的几个共同点 ,并试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及其文脉传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历史街区及其文脉因旧城改造渐消于人们的视野,城市文化品质逐渐归寂于平庸。以汉正街为例,探讨了武汉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保护的传承现状与问题,分析了历史街区文化保护传承的路径,提出了文脉"活化"的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得出了保护历史街区、传承其文脉,提高城市整体质量是城市更新的必然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主题街区对城市风貌和人文特质具有极强的表现作用,本文以成都市制定规划的“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六大旅游休闲商业区”为例,探讨了成都市旅游主题街区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结合锦里和文殊坊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对相关实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出发,剖析当今城市特色危机的原因,阐述历史街区在现代建筑群落中的地位,及存在与发展的方式。文中具体以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传统保护区研究为例,讨论了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意义、现状,并初步提出了保护与改造的一些具体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省深入开展"三年大变样"的形势下,特色街区作为推动城市发展上水平、出品位、生财富的重要载体,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针对目前我省城市特色街区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实际,文章就加强我省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和发展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历史街区整改成为我国诸多城市在城区整体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在阐述成都宽窄巷子历史及其整改规划的基础上,对其整改后的商业业态选择及文物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评析后指出,经济利益应与历史文化相协调,在软、硬件两方面对原有历史文化应有较完整的保存,并强调原住居民作为历史载体,其留存对历史文脉传承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在政府支持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居民的历史文化元素。城市历史街区整改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历史街区保护的法规和政策;二是采取半保留半整改措施来实施历史街区整改工作;三是提高居民自救意识;四是不同街区的整改应采取不同策略;五是在历史街区整改中应注意经济利益与精神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商业街区占城市用地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商业街区购物消费环境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推进了国内城市商业区景观设计的发展,但与中国现阶段快速的、大规模的城市商业街区景观建设现状相悖的是缺少这方面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针对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导则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通过时中国城市商业街区景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总结,从景观设计理论及外部空间设计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市商业街区景观设计的导则,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从城市建筑伊始,虽受到较多的西方建筑文化熏染,但也存在中西融合共生的城市景观,并形成了以文庙、极乐寺中国传统建筑群为代表的历史街区。以这一历史街区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流变作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一历史街区的演化过程和主要建筑风貌特征。分析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哈尔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和发展势态。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中国语境下的城市历史保护。通过取样研究中国的三个历史街区,作者分析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在理解原真性、集体记忆及其空间表述上存在的差异,同时关注在东西文化的差异背景下,城市历史保护所面临的相似的问题。文章详细论述了具有文化敏感性之叙事方法,并论称从公众史学解析城市景观,代表城市历史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日本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历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怎样处理好现代人工化的城市建筑和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时,日本注意控制城市的视觉空间,尽可能少建高层建筑.在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方面.日本特别注重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日本的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一、概念界定 我国提出“历史街区”的概念,是在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人不可移动文物范畴,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四条)。  相似文献   

18.
特色街区是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连云港特色街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定位模糊、发展层次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提升连云港特色街区的发展水平,就必须深刻认识特色街区发展规律,紧跟国内外发展趋势,同时要根据地方实际,统筹规划、科学管理,实现连云港特色街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代汉口是由旧市区与租界区平行发展而来的商埠城市,一个多世纪以来汉口历史街区经历了形成、发展、成熟、衰退与更新到再发展的历史过程。汉口历史街区范型表现为自由放任型、整体受控型、控制—放任叠合型。其空间形态分布表现为街道格局特点、丰富的节点空间、富有特色的城市标志、边缘系统的演进、区域的体验。功能置换,邻里交换,政府、企业收购,市场化,再开发是汉口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传统街巷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内容。镇江大龙王巷历史文化街区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色,相当一部分街巷的空间尺度和空间界面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但目前仍存在街巷狭窄、交通不畅、沿街巷建筑风貌参差不齐、街巷空间景观单一、环境卫生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从疏解街巷交通、完善街巷系统、保护街巷空间和延续街巷文化等四个方面来保护这些传统街巷,延续其传统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