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重重阻碍,如何有效调节经济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宏观经济统计的指标,直观地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调节我国经济的关键。笔者就从GDP出发,围绕这一宏观经济统计的指标对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统计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杨根秀 《经营管理者》2013,(25):156-156
国内和国际政治对于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并且也进一步影响着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理论分析,首先探讨了国际政治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的影响研究,进而从政治体制改革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政治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影响,以求揭示出这种影响的力度,引起政府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乔媛  张文娟 《经营管理者》2009,(18):129-129
从国内外经济发展史来看,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一直是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本文从经济的角度,运用协整理论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揭示我国城市化经济学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服务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球服务业产出比重和就业份额持续上升,逐步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发展服务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经济可持续性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主要从两者关系的角度分析发展服务业对经济可持续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口因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实质的角度出发,论证了现阶段江宁区的人口数量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人口质量与经济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县域经济角度分析了三省交界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该类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这一研究将对全国范围内三省交界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作为区域发展的主体,研究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间的关系有重大意义。文章从上市公司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环境对上市企业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三个角度对我国企业组织和区域发展间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和企业组织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形成研究思路、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数据有待从不同角度分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金融业增长较快,但是与周边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通过建立回归模型,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安徽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2,(2):2-M0001
胡锦涛 中共中央总书记 我们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十五”时期区域经济关系前景分析 “十五”期间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任务仍十分艰巨。除前两轮的区域经济冲突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外,新的重复建设苗头已开始显现,新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再次爆发。仅从宏观经济的总体趋势、未来五年的战略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深入研究了中国在1990-2013期间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电力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耗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不存在电力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与此同时,VAR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对当期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正向的作用,滞后一期的电力消耗促进当期的电力消耗,同时也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经济增长的滞后期对当期电力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产生负向的作用,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滞后期对当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但正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结论一样,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进而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该发现对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和电力部门能源政策的制定都将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methods for testing the existence of a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mponents of a nonstationary fractionally integrated (NFI) vector time series. Our framework generalizes previous studies restricted to unit root integrated processes and permits simultaneous analysis of spurious and cointegrated NFI vectors. We propose a modified F‐statistic, based on a particular studentization, which converges weakly under both hypotheses, despite the fact that OLS estimates are only consistent under cointegration. This statistic leads to a Wald‐type test of cointegration when combined with a narrow band GLS‐type estimate. Our semiparametric methodology allows consistent testing of the spurious regression hypothesis against the alternative of fractional cointegration without prior knowledge on the memory of the original series, their short run properties, the cointegrating vector, or the degree of cointegration. This semiparametric aspect of the modelization does not lead to an asymptotic loss of power, permitting the Wald statistic to diverge faster under the alternative of cointegration than when testing for a hypothesized cointegration vector. In our simulations we show that the method has comparable power to customary procedures under the unit root cointegration setup, and maintains good properties in a general framework where other methods may fail. We illustrate our method testing the cointegration hypothesis of nominal GNP and simple‐sum (M1, M2, M3) monetary aggregates.  相似文献   

13.
我国(1996-2003年)货币政策低效性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运用协整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1996-2003年间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此段时间内我国的货币政策表现出低效性。论文基于实证结果,对货币政策低效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民间金融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理论探究了民间金融对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选取全国地区性民间借贷综合利率指数作为民间金融的代理指标,建立VAR模型分析了民间金融对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在理论上能直接以及通过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而民间金融与货币政策的互动依赖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或正规金融的传导。从实证分析来看,民间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式是先促进后抑制;同时民间金融也能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其利率升高会加剧通货膨胀;但是民间金融和货币政策无显著关系,这是由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没有起到传递作用以及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无明显的互动,由此表明民间金融并不能通过货币政策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民间金融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对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管控民间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进出口贸易市场的混沌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经济管理系统混沌的检验,主要体现在证券、期货和外汇市场,由于其他经济领域序列数据的匮乏,传统混沌分析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采用最新的基于小数据样本的临近返回检验,研究中国进出口贸易1989年1月到2003年5月的月度数据序列,发现了混沌的拓扑特征;进一步应用小数据量方法计算最大Lyapunov指数,数值结果同样证实中国进出口贸易市场存在低维混沌,从而佐证了国际贸易市场混沌的存在;实证结果为国际贸易系统模型的建立和预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面板的Granger因果检验,对1997-2008年间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风险投资与创新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均是一阶单整变量;且Kao检验、Johansen Fisher检验和Pedroni检验的协整检验结果也十分显著。这不仅说明了风险投资和专利授权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且还验证了"风险投资先于创新"假说的成立。但却没有发现"创新先于风险投资"的显著证据。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对M2的动态效应时滞分析及危机效应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测算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M2的效应时滞和贡献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文章利用Markov状态转换及HP滤波模型识别不同货币政策状态的时间区间;利用多项式滞后分布模型分析政策工具变量对货币供应量影响的滞后效应,并以此为先验信息,建立了货币政策的Bayesian-PDLS动态效应分布模型,对金融危机期间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了实际测算。主要结果表明:(1)外汇储备为M2的决定性因素,存款准备金率为M2主要的限制性因素;(2)货币政策变量M2总体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U"型分布;在紧缩型情况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W"型分布;在扩张情形下M2对利率的弹性变化呈"v"型分布。  相似文献   

18.
薛俭  朱迪  赵来军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0):210-219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迅速,省际贸易快速增长,由此带来了隐含污染省际转移问题,形成了隐含成本,造成了省份发展不均衡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基于此,本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隐含成本结构合理性评估模型、结构分解分析模型,选取泛京津冀区域的2007年和2010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以SO2作为隐含污染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发达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是隐含SO2的净输出省份,间接获得隐含SO2的经济收益;欠发达省份(河北、山西、内蒙古)是隐含SO2的净输入省份,承担隐含成本。发达省份隐含SO2的结构明显优于欠发达省份。负值的技术效应和正值的规模效应是造成隐含SO2改变的主要驱动效应,研究结论可作为改善省份的均衡发展、区域的可持续增长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paper uses the key role of technology as starting point in determining trade flows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t industry and country level as a growing number of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and empirical verifications have recognized over the past decade. The paper uses a set of new data on trad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osts at industry level for a certain number of countries to relate trade performance to a set of differen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across countries and industrial sectors since the early 1970s. A single model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is applied to the data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costs and country specific factors to overall performance, both in the short run and the long run, via a panel data analysis. Model specification follows the cointegration approach, where a long-run cointegrating vector is estimated along with the dynamic adjustment towards long-run equilibrium.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preliminary results, related to a certain number of different industrial sectors for 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我国宏观经济因素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宏观因素选取了工业增加值、消费、出口、通胀率、广义货币增速、利率以及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以反映实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变动。本文首先利用马氏域变模型对所选变量不同时期所处状态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了各宏观经济变量周期与股市周期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各序列绝对离差建立马氏域变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其冲击响应函数研究各宏观经济因素波动对我国股市的影响。研究发现,A股收益率和各宏观经济变量变动都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在大多数时间里实体经济变动和股市波动保持了较好的协同性,股市周期略领先于实体经济周期;M2的快速增长往往伴随着股市的大幅上涨,但股市大幅上涨阶段并不与M2的快速增长相伴;利率调节对股市周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通货膨胀对股市收益率影响显著;实际汇率变化周期与股市收益率周期相协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