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08,(12):37-38
身处职场,就必须与不同年龄的同事相处,年龄的差异造成的代沟成为职场中同事间交流的障碍,甚至还可能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职场员工更愿意与“同代”和“隔一代”的群体交流。在交流的内容上,“80后”的员工相对其他年代的员工会更加“公私分明”:与特定群体交流工作问题,与其他群体交流生活问题或娱乐问题。  相似文献   

2.
老张是位老员工,业务过硬,为人也忠诚可靠,但由于不会"来事",多年来一直未能得到重用,看着一些比自己资历浅,能力也未必在自己之上的人,凭着擅长领会领导意图、溜须拍马,在职场青云直上,老张的心里颇为愤懑,时常对同事发一些牢骚.  相似文献   

3.
蓝月 《职业》2005,(6):40-41
在职场上奋斗,就像马拉松长跑,相互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有的人得到重用和提升,有的人在原地踏步或频繁跳槽,还有的甚至被同事们排挤、孤立.也许,大家的工作能力相差无几,只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无形的"眼镜",以这种面目去为人处世,自然无法将职场看得清楚、明白.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的"新人们"粉墨登场了.自此,他们与办公室前辈们的关系,已然从"带教老师"过渡为"同事".用四联单换来人生第一份劳动合同后,职场新人所要经受的"断乳期"和压力才刚刚开始.从悠闲的校园生活到紧张的职场打拼,巨大的转型令不少人焦躁不安.心理承受力差、责任感不强、不懂人际交往、礼仪文化缺失等,是职场新人的通病.对此,新人的感觉如何?过来者又有什么告诫?这个话题吸引了不少读者参与,且听他们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职场锐词     
《职业》2013,(31):4-5
职场低情商情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职场情商"这概念的提出,具有积极意义。有一些职场人虽然业务水平较高,但往往得不到大家支持和认可,这时可能就要寻找其在沟通或情商上与别人的差距。所谓"低情商"的职场人通常具有高度自我意识,而较少关心他人的感受。职场低情商的形成与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一些在校时学习成绩优秀、众星捧月的高材生都养成了清高的性格,与人交流有障碍。这让他们在职场中表现得比较脆弱,自尊且敏感,他们的同事也往往敬而  相似文献   

6.
职场透明人     
刘芹 《女性大世界》2006,(7):144-147
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公司利用现代科技监控员工的工作状况,你感觉厌烦透顶?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能力总是被人忽视,待遇总是受到忽略?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总是给予其他同事,你就像一个透明人一样游离在办公室群体之外?或者,密集的人际关系网和开放式的工作空间常常让你无处遁形,昨天刚刚失恋,今天就变成公司里津津乐道的头版头条?又或者,你天真地把所有同事当做知心大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结果你的故事就迅速地被演绎成茶余饭后的笑料?写字楼里无隐私,职场的泛透明化正在迅速蔓延。透明,就意味着自身权益的受损,就意味着隐私和弱点的暴露,就意味着办公室政治的升级,就意味着被卷入职场是非……  相似文献   

7.
朱蒂 《职业》2010,(31)
根据美国某知名顾问公司的研究,职场成功的关键在于"PIE三要素":专业表现(Perfomance)、个人形象(Image)、能见度(Exposure).而三者对"个人影响力"所占的比重,依次为10%、30%与60%. 在老板的眼里,员工也分了三个层次:80%是人尽其才;5%是负债型,有机会就会清算;只有15%是不可丢弃的宝贵资产.提升职场"能见度',简单地说,就是让老板看得见你的能力,把你的名字轻轻地划入资产型名单.  相似文献   

8.
李黄珍  骆潇 《职业》2006,(7):18-19
女患者:瑞贝卡 [镜头回放] 2006年4月爆发的“秘书门”事件,在全国所有知名外企乃至职场人士之间炒得沸沸扬扬,甚至疯狂。瑞贝卡被迫离职,并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女秘书”;而总裁陆纯初现今亦已辞职。火山爆发的终端,是“老外和中国员工存在的文化障碍”无法调和、是违背职场规则导致的恶果,或是其他?为此,《职业》杂志记者骆潇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研究所闫巩固博士。  相似文献   

9.
马冬 《职业》2008,(19)
新闻背景: 近日,人力资源专业机构"前程无忧"在全国发起了<你的职场是否"缺氧">大型专题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6.82%的职场人正处于职场"缺氧"状态.  相似文献   

10.
这个冬天有点冷,金融风暴对国内职场的影响究竟几何?针对眼下的状况,前程无忧(www.51job.com)与天涯经济社区联合进行了"金融风暴下的职场"在线调查,共有3907名职场白领参与,其中62%为男性,38%为女性:53%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3~29岁.  相似文献   

11.
冈子 《职业时空》2005,(7):16-17
人在职场,有着太多的身不由己.相信没有哪个人喜欢总被别人批评,但职场如战场,如果没有抗战能力,麻烦总是自动找上门,似乎注定了你是别人的"出气筒".其实,很多时候做"出气筒"并非你本意,也并非你不够努力,只是有许多Office里的门道你还没弄懂摸熟,无意间冲撞到了禁区,变成了被挑刺找茬的出气目标.面对向你撒气的上司、同事……你的忍耐性有多大?如果他们语言过激、行为过分,达到你不能承受之痛时,你必须翻身反击.  相似文献   

12.
身处职场的人,经常被告诫:不可与同事相处过密,当心"办公室政治"!办公室政治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跟同事之间只能交人交面不交心吗?在职场中,友谊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是将私人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开,还是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友谊,到底哪一种方法更明智呢?  相似文献   

13.
"试用犹如试婚,在此期间风险是存在的,安全是没有保障的,老板是傲慢的,员工是随时被炒的."记者在网上看到一段这样描述职场新人初入职场时的抱怨.虽然带有情绪发泄和夸张的色彩,但新人们初入职场时留下的歪歪斜斜的脚印和如履薄冰的心情,可见一斑.带着憧憬、带着梦想,杀出重围终于赢得入职许可证的毕业生们,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职场发展的前三年,意味着什么?<职业>杂志记者采访了资深职场顾问安静女士.  相似文献   

14.
李黄珍 《职业》2005,(8):23
我沉默,因为现在流行"酷"男一族;我经常犯些无伤大雅的弱智错误,因为我是职场的"可爱女生";我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毫不客气地指出老板或者客户的错误,因为我天性耿直、心无城府……这些细节,你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呢?专业人士分析指出,有67%的个人职场危机是由工作中的一些小细节直接导致的;而盲目乐观游走职场的人们,是爆发个人职场危机的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5.
关注"80一代"这个拥有2.4亿成员的部落 无需杀伐争战,毋膺沙场点兵,沿袭新陈代谢的职场规律,"80一代"理所应当地擎起职场大军的猎猎战旗,迈向职场发展的另一个无极.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形成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理由使年长的管理者用略带戏谑的语气以"80一代"的称谓来定义整整一代职场新人.  相似文献   

16.
阿克 《职业》2008,(25)
职场新人通过层层测试,拿到Offer,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录用后的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近距离考察的绝佳时机,对新员工来说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曹曹 《职业》2007,(31):48-49
人在职场漂,最常说的词语不外乎"郁闷".无论是明规范还是暗规则,难合你意就有束缚,十有八九员工会觉得苦大仇深,可真要突破被套牢的命运,他们又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工作压力大,有时几近抓狂,若甩手辞职了,却要思索到哪里去找更好的"饭碗"呢?  相似文献   

18.
阿俊 《职业》2007,(13):44-45
朝九晚五、殚精竭虑、险滩重重的职场里,不仅需要我们任劳任怨做好本职工作,还有各种人际关系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问题和细节值得我们去思考,去行动,去游刃有余地处理.  相似文献   

19.
雷骅宇 《职业》2005,(10):42-43
职场的怪事越来越多,比如老板们的招聘手段就越来越玄了. 星座与血型制造职场"冤死鬼" 据<劳动报>报道,有位庄小姐去浦东一家外企应聘客户经理一职.公司负责人对她的学历和现场表现都很满意,并同她开诚布公地谈到了薪金和福利问题.结束面谈前,一位面试官要求她填写血型,不知自己血型的庄小姐随手写下了"AB型",结果竟因此未被录用,理由是"AB血型的人情绪波动大,较难与人相处,不能胜任客户经理一职".这让庄小姐啼笑皆非.她告诉对方,AB型是自己随手写的.对方马上表示,希望她能够去医院验血型,只要不是AB型,她就能马上成为公司员工.庄小姐马上到医院验血,结果为B型.尽管能被录用,但庄小姐还是拒绝了这份工作.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公司中女性员工日渐增多,除了与男性员工面临同样的工作压力外,她们还会面临更多来自大性别的问题.所以职场女性在日常工作中应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