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此文对外国文学研究中以时间序列展开的研究范式进行了反思。虽然历史想象从来离不开空间的展开方式,地域文化特征也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视角,但线性的历史时间序列长期以来都是文学研究的主线。既往的研究虽然也将文学书写中所包含的地缘政治要素进行了叙事层面、作品特点和人物心理等层面的分析,但并没有对地域要素和地缘政治文化问题与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行集中审视。作者指出,在后“9·11”日益复杂的历史时期,文学研究重视地缘政治的批评视角可以扩充和调整文学研究理路,有利于深入探讨文学的跨界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代文学发展流变的重要表征是以小说、戏曲和小品文为代表的休闲性文学的大繁荣,而休闲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现象,对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意义深远。本文将明代文学的这一重要流变放在休闲美学的视角下,从遣怀自适和休闲娱乐的角度阐释明代文学的转向,将文学类型的历史变革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结合,加以重新审视,还原休闲美学精神对明代文学转向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黄圭 《天府新论》1994,(2):92-93
独出机杼创意深层──简评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黄圭任何时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都并非孤立存在,自由发生、发展的,它是整个时代社会文化构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份。而所谓文化构型,既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其形成、发展与变化也必然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  相似文献   

4.
本文梳理了城市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对应性关系。人们在既往的文学研究范式中多注重传统意义上的内部和外部研究,而未强调历史进程中城市文化现象与文学表征之间的有机联系。作者指出,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尤其是以城市为标识的生存方式及其基于都市经验的精神状态,对于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塑形作用,它不仅带来了文学书写主旨的变化,同时也促使文学融入文化现代性之中。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是一个多元的论域,它既包括文学书写的主旨、策略以及文学研究理论指向的变化,也有效补充了人类生存空间的迁移对于认知的激发作用。对于文学现代性问题进行跨学科和多重要素的考察,有利于人们认识文学以诗性语言呈现思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口头文学作为口头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口头文学进入文学史叙述经历了持久的讨论.实证主义和形式主义等各种文学史学彼此之间存在分歧。20世纪文学史学在口头文学与文学史学的结合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学理论体系。口头文学与文学史学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不可分割的,口头传统研究虽然挑战了文学史观、文学史上的既定结论以及文学史叙述方法,但是口头文学与文学史学的结合仍然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学史学应在价值判断、真实性、艺术性等方面进行创新和变革,真正揭示口头文学作为历史存在物的价值、意义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柯艺 《南方论刊》2009,(4):91-93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性格,社会环境、自然景物,以及情节发展的最小的组成单位所作的细腻描写。细节虽小,它却象细微的核子一样,在文学作品中释放出巨大的震憾力。本文试从细节描写与一般描写的区别入手,初步探讨文学细节的作用,以及文学对细节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志忠 《齐鲁学刊》2022,(2):143-16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张志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变革经验”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文学发展所做的一个抽样研究,该项目结项成果“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创新经验研究丛书”(9种)以莫言的文学创新道路为中心,揭示其与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内在联系,全方位拓展了莫言研究空间,深化了对中国当代作家和当代文学进程的研究,有助于世界进一步了解莫言等中国作家。世界性与本土性的文化交汇、新时期文学和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进一步助推,是莫言创作变革创新的内在条件,也是他走向世界、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原因。今年是莫言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0周年,丛书出版对纪念莫言先生获奖具有特别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以“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为契点,探讨莫言文学道路的发展与流变,分享莫言创作与中国文学变革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8.
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是决定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之所以愈见萎靡,主要原因即在于内在精神之下滑。文学精神,主要指作品中的文化精神,具体包括国家时代精神、全球时代精神与人类精神三个方面。探寻相关精神内涵,提升相关精神品位,是中国当代文学能够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古代公文作为实用文体,因其写作目的的需要,与文学作品难以截然分开,以及作者大多擅长文辞而带上浓郁的文学色彩。古代公文具有独特的文学特色,是古代社会的产物,探讨其原因,可以了解公文写作的历史演变,并从古今公文的差异中,更加明确现代公文的写作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现实问题上,来自文学艺术的思考,向来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从“文学上海”角度反思并重建上海与文学的关系的重要原因。本文认为“文学上海”的本质在于“以时间来思考”;时间以及在时间基础而产生的记忆问题,是“文学上海”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在百年海派文学中被不断书写,其中尤以张爱玲、白先勇以及王安忆为代表。三者笔下呈现的“文学上海”异中有同,均以上海这座以时问构形的城市为依托,在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中,描画出上海这座现代城市在历史时间及文化记忆中的诸种面相。这些面相提醒我们,海派文学与上海时间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文学上海”有着时间及记忆上的复杂性,因此在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上,我们应该保持更加多元的取向,对那种以牺牲记忆来谋求发展、以单一的现代时间来规约上海发展的做法保持一定的警醒。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文学史写作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遭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质疑。钱理群、陈思和、谢冕等人先后提出贯穿20世纪的整体文学史观,试图从时间维度上来推动重写贯穿百年的文学史。金克木和刘登翰则提出将文艺研究作“立体研究”,试图从空间上对文学史进行理论整合。在此基础上,朱德发提出“现代中国文学史”的学科理念与设想,它不仅从时间维度上将传统的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贯穿成一个整体,而且在空间上将原先被排除在外的一些文学纳入文学史范畴.真正实现文学史写作从时间到空间的立体型整合,完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从史观到研究的结构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郑远嘉 《阴山学刊》2021,(2):27-34,59
不少西方文论中使用广泛的概念,在解释儿童文学时都显得捉襟见肘。如将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接受美学、女性批评等理论中有代表性的概念置于儿童文学的视野下考察,便可明晰此点。故而,全面认识儿童文学的特殊性,填补儿童文学身后的理论盲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反理论”的儿童文论不仅将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发展,还可能为当代文论提供全新的对照点和参照系,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拓宽文学理论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张达 《文史哲》2002,2(1):25-29
“十七年”的文学观是反映论亦即认识论的文学观;以这样的文学观看待文学,不仅造成了理论的不科学性,而且对创作造成了伤害;这样的文学观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来自别林斯基、普列汉诺夫等19世纪俄国文学理论家;反映论的文学观,带有机械唯物论、庸俗社会学的特点。新时期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学观已经有了可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六组不同知识分子关于文学的看法或是文学史的勾勒,说明了现代中国文学理念多重缘起的看法以及由此所衍生的辩证意义。该观点试图重申中国文学永远不必定为一尊,其发生发展乃是诸般合力所致的见解。所谓多重其所见证的不仅是同时代不同观念间的众声喧哗与龃龉对话,同时也是不同时空语境下,东西话语、过去之我与现在之我、前驱与后学之间的借鉴、增益、证明、赓续,甚至于反叛。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所谓的全球化时代,在面临西方文学文化理论的强压之下,懂得使用什么样的话语来回应西方学界或是广义的东西方学界的不同挑战。  相似文献   

15.
龚举善 《阴山学刊》2003,16(3):9-13
艺术本体论研究已是20世纪的显学。对于文学创造理论研究而言,本体论堪称最高方法论原则。在世纪之交的开放性语境中,对艺术生态和理论研究有必要进行科学定位。本体论研究虽不失为文学创造理论阐释的重要维度,但也并非文学研究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6.
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包括女性文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话语和研究视角。20世纪中国女性儿童文学的生命意识,基于人的发现、女性的发现、儿童的发现走向自觉。作为生命主体的女性作家在自传体文学、女孩故事/少女小说及童话的写作中,言说着生命的体验、身份的探寻、成长的反思,并开始从个我到群体的生命思索,表达同性间的相惜相助,追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基于生命为了生命的言说,无论对写作主体、写作对象还是对期待读者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文学“危机论”是一个伪命题——与赖大仁教授等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危机论”认为,当前文学的危机不仅表现在文学的形态在技术因素冲击下所发生的变化,更重要的还表现在文学精神的萎缩和缺失之中。这种“危机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文学形态的变化并不意味文学的危机。而如果以最本质的人性的标准来衡量,说文学精神从整体上正走向萎缩和缺失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在一个日趋走向精神自由和文化多元的社会中,文学的危机没有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陈飞 《兰州学刊》2014,(12):36-41
节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和多层意义的概念,但是目前关于节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在马克思那里,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时间节约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首要经济规律,随着社会形态的演进,劳动时间越来越短,自由时间越来越多。劳动时间的节约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时间是人的充分发展的空间。马克思的节约理论不仅在宏观上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微观上也是个人生命与精神成长的指南。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湖南文艺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有的成果甚至走在全国的前列,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湖南文艺理论研究的发展是一个逐步从左的思想禁锢不断解放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以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逐步走向开放与多元的过程,西方现代一些文艺理论为丰富与发展湖南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为促进湖南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亚丽 《齐鲁学刊》2007,2(1):105-107
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大致形成了三种范式进化论范式、阶级论范式和现代性范式。以这三种文学史范式为参照,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范式认同仍然存在危机,面临种种新的文学史范式的挑战。在这个意义上,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写作范式的回顾与考察,将有助于本学科文学史范式的再生与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