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为抗大第三期毕业的同学作了<论待人接物问题>的演讲,对干部和青年在待人接物方面提出了要有伟大的胸怀和气魄、要有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对人要有很好的态度、要适当对付"坏人"等要求.这些要求蕴涵了张闻天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宽宏大量、博爱仁慈,至诚忠恕、言而有信,从谏如流、敬谨周密等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的治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品格。他强调治学要甄别书中真伪,不可盲从书籍;要根据自身实际和研读内容,有所区别,讲求方法;要与社会现实政治相联系,经世致用。探寻曾国藩实事求是的治学品格,于当今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2001至2010年,学界对张闻天的研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文章从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闻天与若干重要问题、张闻天的知识分子思想、张闻天的建党思想、张闻天的外交思想和张闻天对资本主义认识等七个方面概述十年来学界对张闻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学风是学者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综合一体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综合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建设对于社科人才的培养、学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化和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要从人格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在人格提升方面,应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只有把提升人格主体和强化体制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扭转学风不正和学术造假问题,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日益好转,日渐优化。  相似文献   

5.
外交思想研究是张闻天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0~2005年,学术界对张闻天的国际战略思想、外交政策思想、外交风格及其在外交战线上的实务工作等都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张闻天的总体研究中仍处于薄弱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闻天对"学习型政党"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责任,这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理念。创设学习型组织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载体,在学习方法论上,他认为,既要重视理论学习,又要重视调查研究。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国情和实践问题开展学习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尊重群众、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是张闻天"学习型政党"的精髓。针对当前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张闻天提出的这些思想和做法对推动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有关张闻天社会主义观的研究是对张闻天研究的重要问题,亦取得了相当的成果。本文概述了新世纪以来国内对张闻天社会主义观的研究现状,对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的形成背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和首要任务、社会主义的政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发展阶段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概述。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对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出过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理论.张闻天提出如此具有远见卓识的宣传鼓动思想理论并非偶然,根源于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实信仰,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根源于他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根源于他勇于追求真理,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根源于他深厚的理论修养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根源于他丰富的理论宣传工作经验.张闻天关于党的宣传鼓动工作的思想理论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作学术研究55年,特别是后半段时间的努力奋斗,确实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要使“目标始终如一”;做到博与专相结合;广泛搜集大量的有用资料;应潜心研究勤思考;对传统观念敢怀疑;要把压力变动力;要不畏劳苦勇攀登;广泛运用不停步;着力创新朝前走。这些体会就是我的治学精神、治学方法,也可以说是我所走的学术之路。  相似文献   

10.
西方自然教育家在研究自然教育思想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学经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治学智慧,诸如怀疑意识与批判精神,注重对教育问题的理论探索、经验归纳与理论思辩相结合,以自然主义教育哲学观为指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研究的个性化与创造性等等。研究自然教育家的治学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人治学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0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100周年诞辰。青年张闻天的社会政治理想、人生人格理想、爱情婚姻理想是他人生奋斗的风帆;读书求学、文学活动、社会实践是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的主要方式;“抱正定鹄、勇往直前、不屈不挠”是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取得积极成果的主要经验。青年张闻天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相似文献   

12.
我治学的四点体会是:广读书,勤思考,多写作;做学问应该提倡怀疑精神,在"不疑处有疑";论文要论述而不是叙述,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写论文要有水磨工夫,反复修改.  相似文献   

13.
姚汉源先生是中国水利史学的创始人,他一生情系水利,精心治学,其治学精神可以归结为情系水利,孜孜以学;探微解密,严谨治学;成立协会,聚力治学;古为今用,创新治学;笔耕不辍,开放治学。他的这些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去探究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实证精神即实证主义者的治学精神,其实质就是拿出证据,追求真实。鲁迅先生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实证精神,是他受西方实证主义与清代浙东学派治学精神影响的结果。鲁迅先生治中国小说史的实证精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重视小说史料的真实、重视实证方法的运用、重视论断之"言必有据"。探讨鲁迅先生研究小说史的实证精神,学习先贤审慎务实的治学态度,对当下中国学术界的功利主义风气,或许会有警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朴安一生从事文教、编辑事业,著述丰富,治学自成特色。《诗经学》一书明确地体现了其治学方法:注重"正名";注重古书的史料价值;注重对学术史的整理和编撰;注重治学方法的介绍和治学门径的指导;注重学术的创新。他这些治学特点和治学方法在当时处于学术前沿,对后人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6.
河海大学张闻天陈列馆作为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弘扬张闻天的核心价值理念、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凸显特色和优势,陈列馆在育人实践方面进行了4个方面探索:从“表面”到“内涵”,深入挖掘张闻天精神的时代意蕴;从“传播”到“激活”,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从“线下”到“线上”,创新教育实践模式;从“校园”到“社会”,依托实践基地拓展对外育人服务功能。张闻天陈列馆的育人实践探索,也为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校本资源的社会化、历史资源的时代化、精神资源的实践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张闻天同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始终为坚持真理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这种崇高精神赢得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的真诚尊敬和永世的思念。江河奔腾自有源。忠贞不渝的信念,探索求实的精神和无私无畏的高尚品格,是张闻天同志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之源。一、忠贞不渝的信念张闻天同志对共产主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根据张闻天同志的遗稿写出.张闻天同志生前曾对我说:他自一九五九年起调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部经济研究所工作十六、七年来,读了不少书,在工厂、农村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写了点文章.张闻天同志在这十六、七年中给我们留下了约四十万字的珍贵遗著,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外交等许多方面.他的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九六二——一九六三年研究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理论问题;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研究苏联变修的根源;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年从事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关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本文仅将张闻天同志六  相似文献   

19.
陈寅恪的治学方法与其学术思想直接相关,二者为不可分割的整体。陈寅恪的学术研究虽然借鉴吸收了西方学术思想,但其研究方式却完全是中国化的,是与中国文化特点相适应的,表现出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陈寅恪选择中古史为研究重点,又以语言研究为切入点,其目的并非要实现对某一学科学的突破,而是要打通文史哲,寻求从根本上振兴中国文化的精神之药。在具体研究中,他所倡导的诗史互证、存而不论、多立少破以及对旧、伪材料的使用等等,都对今人有启示意义,其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坚持学术独立的精神,更值得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20.
戴震关于治学方法的言论有不少,本文只对他“求十分之见”的治学方法举例加以阐述。其内涵主要有二:一是治学时寻求的结论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治学过程中要运用充分的证据将问题的来龙去脉、枝枝节节都考察清楚,然后再下结论。而这需要对古代文献作仔细的爬梳,并且不盲目地相信和怀疑。此法对戴震及其影响的乾嘉学派意义重大,对今天的学者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